天天看點

“頑強孤兒”楊六斤:爸早逝,媽“抛棄”,靠吃草在深山頑強生存

7歲開始獨自生活,在楊六斤的世界裡,家邊水庫裡手指長的小魚就是最好的美味,漫山遍野的野草野菜是必不可少的菜肴。

“頑強孤兒”楊六斤:爸早逝,媽“抛棄”,靠吃草在深山頑強生存

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男孩為了維持最基本的生活,靠着吃野草存活了5年時間。他的父母去了哪裡?他為何會過着與野人無異的生活?

在他人的幫助下找到改嫁遠方的母親,卻不得一起生活,難道他的命運會一直凄慘下去?讓子牙童趣學生觀察仔細為您講解楊六斤的多舛命運。

守空房不忘感恩

廣西隆林德峨鎮地區有一處苗族聚集的村落,那裡是楊六斤的家鄉。6歲以前的他本生活在一個和美的六口之家裡。

“頑強孤兒”楊六斤:爸早逝,媽“抛棄”,靠吃草在深山頑強生存

可好像是犯下了什麼不可饒恕的錯一般,這個家在短時間内分崩離析了。先是父親得了急病離開人世,接着母親帶着弟弟遠嫁他鄉,從此音訊全無。

還沒等楊六斤有所反應,唯有的爺爺奶奶也接連去世。什麼叫做孤兒?獨守着一間空屋子的楊六斤自此深有體會。

7歲的孩子實在太小了,沒有辦法好好承擔起自己的未來。于是村上司便将這個苦命的孩子安排給年長的堂哥照顧。

堂哥雖有心撫養孩子長大,可是他也有自己的一家老小要照顧,常年在外打工。不能時時刻刻照顧,他便每年給五百元的生活費。

“頑強孤兒”楊六斤:爸早逝,媽“抛棄”,靠吃草在深山頑強生存

就這樣,獨自存活與世間的孩子在摸索中一點點學會怎樣活下去。

好在周圍鄰居常有恻隐之心,大叔大嬸們時不時接濟幾斤米或是一袋鹽,有時半壺油,有時幾個雞蛋。

好似嘗到了被人關心的味道,楊六斤嘴上不說,卻常常用行動來表達自己的感激。

每天不吃早飯便去鄰居家幫忙喂豬。熟練地切豬草,再将其攪拌在飼料裡喂下去,幾頭肥碩的豬崽子哼哼唧唧一番操作,幾乎把和它們差不多大小的楊六斤擠倒。

“頑強孤兒”楊六斤:爸早逝,媽“抛棄”,靠吃草在深山頑強生存

可看一看這個即将8歲的孩子,他的臉上好像沒有一絲稚嫩與天真。

喂完豬回到家,他要在幫他人放牛前把午飯做好。一個泥土壘成的竈台,男孩點燃了柴火,沒有炒菜,家中也沒有太多調味品。

他隻是蒸了半碗米飯作為一天的主食。一個老舊的鋁制飯盒裝上一半的米飯和一些辣椒醬。這其實是他早上和中午加起來的食物。

很快就到了放牛的時間,楊六斤提着飯盒來到鄰居家裡,喊一聲“阿娘”就把牛牽走。

“頑強孤兒”楊六斤:爸早逝,媽“抛棄”,靠吃草在深山頑強生存

8歲的孩子還沒有牛高,卻能牽着牛哼着歌上山去。第一次見的人可能會想到美好的田園牧歌景緻,可看似歡樂的小小牧童,命裡卻沒有多少甜。

不奢望努力求活

山上有幾十種野菜,沒有人教他如何辨認,楊六斤靠着挨個品嘗找出了自己“喜歡吃的”菜。

味道特别苦澀的是他眼裡的草,但凡有些酸甜味道的,就是他認知裡的菜。後來獨自生活的五年時間裡,這就是楊六斤用來補充營養與調節生活的救命稻草。

“頑強孤兒”楊六斤:爸早逝,媽“抛棄”,靠吃草在深山頑強生存

後來楊六斤的事迹被人傳播出去,有記者前來采訪時,問出過幾個讓人“匪夷所思”的問題。“這個野菜好吃嗎?”

如果嘗過鮮甜的水果,鮮嫩的各種蔬菜以及肉食,誰會去嘗苦澀難咽,不知是否能吃的各種野菜?

楊六斤的回答很豁達直白:“很好吃,有點酸有有點甜。”男孩子說這話的時候,手上正拿着一片野菜葉子蘸着辣椒醬往嘴裡送。

“頑強孤兒”楊六斤:爸早逝,媽“抛棄”,靠吃草在深山頑強生存

也許辣椒醬的辛辣可以沖淡野菜的酸澀。之後之間男孩随手折斷樹枝做筷子,他還有米飯要吃。

後來記者嘗了一下楊六斤碗裡的野菜,他第一次品嘗“澀”是一種什麼口感。這分明就是野草,哪裡是什麼野菜?

于是記者再也忍不住叫停楊六斤,告訴他這樣的食物吃不得。楊六斤沒有反駁,他聽話地放下了野菜。

“頑強孤兒”楊六斤:爸早逝,媽“抛棄”,靠吃草在深山頑強生存

小魚就是除了野菜外,楊六斤自我補充營養的又一管道。時間一轉來到午後,六斤準備去捕魚。這可是不要錢就能品嘗的肉類食物,楊六斤非常認真以待。

家門前面的水庫是他天然的糧倉,裡面有很多手指長的小魚。捕魚需要魚餌,這可難不倒捕魚“老手”楊六斤。

前往水庫的路上“迅速”挖些蚯蚓,之後将其放入戳了許多洞的飲料瓶裡,一個簡單而又實用的捕魚工具便制作完成。

一個下午的時間,楊六斤就收獲了17條小魚。也許在城裡人眼裡,陽光明媚再加上自己有時間,這就是帶孩子周末去郊外踏青的最好時光。

“頑強孤兒”楊六斤:爸早逝,媽“抛棄”,靠吃草在深山頑強生存

可這樣的好天氣了,楊六斤在為自己謀得生機。他在用自己熟練的求生技巧,向他人展現自己堅韌的品格,樂觀的态度和聰明的小腦袋。

晚上,别人家燈火通明正在吃飯,楊六斤也不逞多讓。雖沒有亮亮堂堂的光,也沒有家人的陪伴,但鐵闆煎魚就着米飯的味道,一樣然他心裡滿足異常。

不敢奢望别人家的幸福,小小男孩抱緊自己汲取溫暖。

“頑強孤兒”楊六斤:爸早逝,媽“抛棄”,靠吃草在深山頑強生存

沒人要開啟新生

這是楊六斤一天的生活軌迹,他五年來的孤單生活,似乎也隻有家門外的山有所了解。

每一個新年都是獨自度過,就算好心的鄰居送來一點飯菜,也會在說句“新年快樂”後忙忙回家團聚。楊六斤有一個隻有自己的家,每年的新年,他也隻能獨自對着自己祝福——新年快樂。

現在來看楊六斤,隻看他的面相,似乎已經成長為了一個稍顯沉默的大男孩。可又有誰知道在這條成長的路上,他究竟受了多少苦,嘗了多少的心酸。

“頑強孤兒”楊六斤:爸早逝,媽“抛棄”,靠吃草在深山頑強生存

于是楊六斤很早便學會了低着頭默默忍受。可每當他聽到别的孩子讨論自己沒人要時,他總會躲在一旁偷偷流淚。

當記者提起楊六斤的媽媽時,一直鎮定的男孩隻說了幾句話,就忍不住哭出了聲。也許這時候的他,才會讓人想起還一個遺失母愛5年多的12歲孩子。

當記者問起,想不想去見一見你的媽媽時,楊六斤的眼裡泛起了光。那是一個非常偏遠的村莊,坐了半天的客車,又走了兩小時山路,楊六斤這才見到了闊别已久的媽媽。

“頑強孤兒”楊六斤:爸早逝,媽“抛棄”,靠吃草在深山頑強生存

很感人的場景,即使五年未見,依然攔不住血緣的牽絆,男孩子撲進母親的懷抱,下一秒,壓抑了5年的委屈徹底爆發,他痛痛快快地抱着母親哭了起來。

母子相聚的時刻很短暫,現實是殘酷的。母親說自己沒有能力讓大兒子跟着她,這個村子裡也沒有楊六斤的田地,沒法讓他在此立足。

看着母親愧疚的表情,在自己面前切切諾諾地說話,楊六斤當即就說沒關系,還說12歲的自己已經是大人了,主動與母親分别。

“頑強孤兒”楊六斤:爸早逝,媽“抛棄”,靠吃草在深山頑強生存

得益于新聞的報道,楊六斤從棄兒變成了寵兒。社會各界人士紛紛出手相助,捐款捐物。

而彙集到村子裡的資金被楊六斤的監護人堂哥拿出一部分為村子修通了公路,剩下的錢都存入了楊六斤的個人賬戶直到現在。

而如今的楊六斤也改了名字,還是繼續和堂哥一家人生活在一起。至于今後的路,想必這位吃了太多苦的孩子自有打算,也相信這位定的生活不易的孩子,能很好地融入社會,開啟新生。

“頑強孤兒”楊六斤:爸早逝,媽“抛棄”,靠吃草在深山頑強生存

願每位孩子都不再被忽視,願每個孩童都能健康快樂地成長。如果你與楊六斤相遇,你會對他說些什麼呢?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讨論。

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請關注我,為我點贊并轉發,你們的每一份鼓勵,都将是我不斷前進的動力。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