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将至,大家是不是已經開始準備年貨了呢?
小編掐指一算,很多人的購物車裡都少不了一些小零食。

薯片?辣條?是不是還有小魚幹?
在零食界,鮮香四溢的小魚幹當然是有一席之地的。
吃起來,那真是一包接着一包,根本停不下來。
但你知道超市裡1元/包的小魚幹,是用什麼魚做的嗎?有沒有營養價值?吃多了對身體有害嗎?
别光顧着吃,趕緊來看一下!
超市裡1元/包的小魚幹,
是用什麼魚做的?
超市裡1元/包的小魚幹基本為兩種魚制作——鳀魚和銀魚。這兩種魚都是小型魚,無需去鱗、去鳍、去頭和髒器,即可整體食用。除鮮食,其大部分會被曬幹加工成統稱"海鯅"的幹制品或小零食。
小魚幹有什麼營養價值?
這兩種小型魚都屬于優質蛋白質水産品,且含有鉀、鈉、鎂、磷、鐵、鋅和維生素A等多種營養成分,但因為其它限制攝入量的成分也不低,故不能算是高營養價值和保健成分的食物。這種魚的營養特點利弊如下:
銀魚,屬于鮮見的、可食部位100%的高含量優質蛋白質水産品。銀魚曬魚幹,是為了儲存和運輸。經過曝曬制成的銀魚幹,随着水分含量的降低,其營養物質得到濃縮,但色、香、味、形會經久不變,可與多種食材完美相配。
據《中國食物成分表(第二版)》,新鮮銀魚蛋白質含量很高,為17.2g/100g。但脂肪和膽固醇的含量并不低,分别為4g/100g和361mg/100g。從現有資料可知,每百克曬幹後的銀魚含蛋白質72.1克,脂肪13克。
鳀魚幹是超市裡小包裝鹹魚幹的主力軍,同樣也是蛋白質與脂肪含量都很高的食物。從文獻資料看,鳀魚幹粗蛋白總量為59.4%,脂肪含量高達16.0%,其中,飽和脂肪酸(SFA)占總脂肪酸的60.0%。
由此可知,1元1包的小魚幹并不适合所有人食用,特别是血脂異常或控制體重的人群。但在正餐蛋白質攝入不足的情況下,如早餐隻吃米粥或啃面包時,選擇魚幹做零食,可以較好的補充營養,有益保護免疫力。
小魚幹能不能放心吃?
從食品安全性來講,超市裡的小包裝魚幹是可以放心吃的。
從2021年6月18日起,所有的食用魚類生産加工小魚幹的企業,須落實中國水産流通與加工協會标準化技術委員會準許釋出的團體标準——《風味熟制小魚幹(T/CAPPMA 01-2021)》。也就是說,目前市面上銷售的1塊錢1包的小魚幹,其原料加工以及添加的配料都是符合相關食品安全标準的,可以放心食用。
然而,從營養學角度來講,小魚幹是真的不可以放開吃的。如上所述,小魚幹脂肪含量高、熱量高,雖然也是高蛋白質食物,卻不能像雞胸肉或豆幹這樣的高蛋白食物起到減肥增肌的效果,反而會成為能量炸彈。
更重要的是,小魚幹的鈉含量不低,并且加工中為了改變小魚幹的腥味,免不了加入防腐抑菌增色和改善口感的添加劑。添加劑的量即使是在标準範圍之内,如果無節制地食用,很可能導緻幼兒、 孕産婦和年老體弱的人群的體内的蓄積,對其健康造成危害。
吃零食要注意什麼?
科學正确的選擇零食可以補充正餐的營養和能量不足,保持活力和身體健康,即選擇不加工或低加工的低脂、低鹽、沒有添加糖的的食物,如大豆、酸奶、水果、蒸或烤的薯類和适量的堅果。
但是一旦選錯了零食并發展為長期習慣,就會導緻能量超标,營養失衡等健康問題,尤其對兒童、少年來說,會影響其正常成長發育,為成年後的某些疾病的發生埋下隐患。
比如辣條、薯片……就是錯誤的零食選擇,其不但屬于高油、重鹽、精緻碳水、刺激味蕾成瘾的食物,還可能存在各種添加劑、色素、甜味劑甚至重金屬超标和污染問題,對此應該特别注意,盡量少吃或不吃這種零食,尤其是特殊生理時期的人群。
超市裡那些一塊錢一包的小魚幹
或者是薯片等零食
雖然從食品安全的角度上講可以食用
但它們脂肪含量高、鈉含量也不低
如果無節制地食用
會對身體造成巨大危害
是以我們的日常飲食一定要少油少鹽
注意營養均衡
來源:科普中國。
各位同學注意啦~
大學習資料統計截止時間
為每周日22:00
請大家不要忘記青年大學習~
點選文章左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