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趙卿墓中發現虎形竈,虎形竈不稀奇,為何最珍貴的是不起眼的煙囪

長達幾千年的農耕文明,決定了中華文化的底蘊。“民以食為天”,這句充滿了哲理的話語,道盡了我們祖先曾經的辛酸,因為總是沒有足夠的糧食,衆百姓開始寄希望于神靈,竈神應運而生,但是在太原的趙卿墓中,最重要的不是發掘的虎形竈,反倒是一截煙囪,這是為什麼呢?接下來讓我為您揭秘。

趙卿墓中發現虎形竈,虎形竈不稀奇,為何最珍貴的是不起眼的煙囪

(本文所有圖檔,全部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系本号作者删除。圖檔與内容無關,請勿對号入座)

太原市晉陽縣金勝村,原本隻是一個無人關注的偏僻小村,唯一對它不離不棄的,就是那千百年間一直流淌着的汾河水,1987年,這個小村子迎來了它命運的轉折點,這一年的春天,原本建造在村東口的太原第一電廠需要擴建,可就在施工的時候,勞工們意外發現了大量的古遺址,幸好包工頭比較有保護文物的意識,打電話叫來了省裡的考古專家。

趙卿墓中發現虎形竈,虎形竈不稀奇,為何最珍貴的是不起眼的煙囪

安保人員在進行了封鎖後,專家們開始仔細地勘探這片土地,希望得出這片古墓的準确範圍,令他們驚訝的是,這片古代墓群似乎無窮無盡,其中較為大型的古墓就有700餘座,專家們紛紛按下激動的心情,逐一開始對它們進行挖掘。在衆多的古墓中,有一座十分特殊,它形制巨大,墓中藏品極其豐富,從發掘出的石碑中,專家們得出結論:這就是晉國正卿趙簡子。

趙卿墓中發現虎形竈,虎形竈不稀奇,為何最珍貴的是不起眼的煙囪

作為春秋時期晉國趙氏的領袖,趙簡子曾任士大夫,專心輔佐國事,緻力于改革,為晉國的強大付出了自己的力量。趙卿墓被儲存得十分完好,墓長為11米,寬9.2米,深度為14米,專家們先後從中發掘出了3421件珍貴文物,其中青銅器多達1402件,它們大都造型華麗,雕刻精美,但其中最具代表的卻是一個“竈台”。

趙卿墓中發現虎形竈,虎形竈不稀奇,為何最珍貴的是不起眼的煙囪

這個竈台通體為青銅鑄造而成,最上端豎着一個盂狀物,其實它就是用來放鍋的竈,在竈的前端是一根豎立起來的煙囪,最有趣的是,底部添加燃料的入口,居然被雕刻成了一個虎頭的造型,大老虎張開血盆大嘴,就等着“吃”進燃料,專家們都覺得這個設計非常有才,這樣一來,竈台仿佛變成了壓在虎頭上的巨石,煙囪成了老虎的尾巴。于是,專家們為它起名為“東周虎形竈”。但是專家們認為,這個竈台最珍貴的地方,正是“老虎的尾巴”煙囪。

趙卿墓中發現虎形竈,虎形竈不稀奇,為何最珍貴的是不起眼的煙囪

在如今天然氣、抽煙機進入家家戶戶的社會環境中,煙囪這個詞逐漸淡出了我們的生活,但是煙囪卻是人類最早發明的防污染設施,“囪”就是頂部排氣口的意思,将刺眼嗆鼻的黑煙抽走,煙火分離,初步解決了煙氣污染。那麼煙囪是什麼時候出現的呢?國際考古發現記錄顯示,在幼發拉底河上遊河畔,發現了一座4000年前的宮殿遺址,這座遺址有很多石塊堆砌成的煙囪,這是目前發現的年代最久遠的煙囪。

幾塊石頭随意堆疊起來,就組成了一截煙囪,這實在是過于原始,可移動的煙囪又是何時出現的呢?古文化界流行的觀點認為,可移動煙囪是1200多年前由叙利亞人、猶太商人引入西歐的,随後在工業革命的驅動下,歐洲人對其進行了大規模的改造,逐漸讓煙囪成為了今天的模樣。

趙卿墓中發現虎形竈,虎形竈不稀奇,為何最珍貴的是不起眼的煙囪

生活在東周時期晉國的趙簡子,他是兩千年前的古人,他的墓自然已有兩千多年的曆史,這件虎形竈可移動煙囪的出土,就意味着早在兩千多年前,我國聰明的人民就已經開始譜寫“煙囪的文明”,想不到一生艱辛的趙簡子,生前為趙國打下了基業,死後還給我們民族留下了這樣一筆珍貴的财富,由此可見,煙囪絕不是西方人的傑作。所謂的文化自信,不僅僅來自書籍,而且也可以來自文物,一個小小的煙囪,讓我們又得到了一個世界第一,這也是考古的最重要的意義!

文瀾海潤工作室主編文秀才,本文撰寫:特約曆史撰稿人:晉小舟

資料來源:1、 《史記》司馬遷【西漢】著;作家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