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深網丨從與華為齊名到被地産商接盤:被賈躍亭拖垮的酷派複活了?

深網丨從與華為齊名到被地産商接盤:被賈躍亭拖垮的酷派複活了?

作者丨馬圓圓

編輯丨康曉

出品丨深網·騰訊新聞小滿工作室

3G時代曾與華為同屬一線手機品牌陣營的酷派,在被樂視資金鍊斷裂波及、銷聲匿迹五年後,于近期重新回歸手機市場。

近半年來,這家被普遍認為早已倒閉的老牌手機廠商消息不斷:2021年5月,酷派時隔三年再次在國内釋出新款手機;10月,酷派在港交所釋出公告新增融資超8億港元,并宣布4名擁有小米背景的高管加入,公司CEO還喊出了“三年重回一線”的目标;12月初,酷派又推出了回歸後的第二款手機新品。

其實不止酷派,在中國手機行業的“後華為時代”,越來越多曾經失意的品牌重回牌桌。2021年5月,連續幾年陷入破産傳聞的樂視對外表示,旗下“超級手機”将回歸;8月,TCL通過旗下子品牌雷鳥科技回歸……聯想、中興、魅族等二三線手機品牌也動作頻頻。

這背後的深層原因是華為被迫退出後,行業集中度的下降。IDC資料顯示,今年第二季度,國内前五大手機品牌(vivo、OPPO、榮耀、小米、蘋果)合計市場佔有率為82%,相較去年同期的前五大品牌份額下滑13%。

頭部品牌市場占有率降低,為中獨幕喜劇牌留出了生存空間。

酷派的回歸始于四年前的一筆股權交易。2018年1月4日,樂視将其持有的17.83%酷派股權轉讓至威日創投,成交價8.08億港元。威日創投由深圳地産商京基集團創始人陳華之子陳家俊控股。2019年1月,陳家俊被委任為酷派執行董事兼總裁。

陳家俊曾在京基地産旗下公司從事投資工作,他并不避諱自己“地産二代”的身份,“酷派目前與京基地産沒有任何業務和股權關系”,屬于個人獨立創業項目。

從國中開始就喜歡折騰刷機的陳家俊,對電子産品并不陌生。陳家俊近日接受《深網》專訪時表示,之是以選擇接手酷派,是因為對手機感興趣,同時覺得特别有挑戰性。“當時酷派快破産了,在國内商業史上,能讓一家瀕臨破産的科技公司重新活過來的人,其實不多。決定收購主要是看重酷派的品牌和研發資源,而且酷派遇到危機,能以當時便宜的價格買入。”

手機市場一片紅海,被賈躍亭玩壞的酷派,還有機會嗎?

從“中華酷聯”到地産二代接盤

幾起幾落的酷派堪稱最命途多舛的國産手機品牌。

1993年,深圳大學教授郭德英下海創業,踩準通信技術趨勢,2005年推出全球第一款雙模雙待智能手機,酷派一度被視為“中國黑莓”;2008年2G轉向3G,雙模雙待賣點難以為繼,酷派遭遇經營危機,營收下滑20%、虧損千萬港元;郭德英此後将手機全面轉向安卓系統,擁抱移動營運商管道,3G時代跻身“中華酷聯(中興、華為、酷派、聯想)”的一線手機行列。

4G時代,手機成為承載移動網際網路的核心裝置,酷派卻在一系列戰略失誤中逐漸掉隊。事後來看,背後原因包括酷派自身的經營問題,亦包括營運商補貼的縮減、網際網路和線下管道模式變化等外部因素,而最重要的因素是創始人郭德英選錯了合作夥伴。

深網丨從與華為齊名到被地産商接盤:被賈躍亭拖垮的酷派複活了?

2014年底,酷派和奇虎360成立專注網際網路手機的奇酷科技,2015年6月又引入賈躍亭的樂視成為第一大股東,覺得吃虧的周鴻祎炮轟酷派“背後捅刀子”,雙方沖突公開化。與此同時,樂視資金鍊危機愈演愈烈,酷派等樂視系企業也開始受到波及。

酷派等樂視系企業成了賈躍亭拆東牆補西牆的借錢工具,酷派的銀行資金一直處于“隻還不貸”的狀态。财務資料顯示,2016-2018三年,酷派累計虧損高達74.6億港元。此後幾年,酷派手機幾乎銷聲匿迹。

郭德英為何在公司發展尚佳時,選擇與周鴻祎和賈躍亭合作,一直未有定論,郭德英本人也未對外說明。多位前酷派核心員工告訴《深網》,郭德英當時身體狀況不好有意交棒,但是子女都不願接班,是以才轉向找合作方尋求退出。

在2018年威日創投接手賈躍亭持有的股份之後,公司也進入到了一個新的時期,核心管理層再無原酷派和樂視背景人員。

陳家俊2019年初接手酷派時面對的情況頗為棘手:公司賬上現金枯竭,業務部門已經發不出工資,賈躍亭時期留下的供應商欠款超過十億港币,有要賬的供應商在公司樓下拉起橫幅,甚至他自己辦公室也坐滿了要賬的人。

此前幾年,由于财務狀況持續惡化,酷派集團(02369.HK)自2017年3月起在港交所停牌,無法從資本市場融資,加之銀行對樂視系公司停止授信,也無法獲得銀行貸款。

陳家俊告訴《深網》,他當時主要做了兩件事:一是安撫情緒激動的供應商。當上了公司法人,告訴供應商,自己既然當上法人就一定會承擔法律責任,願意用個人信譽保證一定會還錢。通過挨個和供應商溝通達成協定——“舊賬慢慢還,新業務付現款”;

二是大幅收縮虧損業務。當時酷派有700人左右的員工編制,人員臃腫,因為先前的管理團隊不願放棄,中國區、東南亞、歐洲和美國都有業務,業務攤子也鋪得相對較大,每個月都需要支出龐大的營運費用,公司一直處于虧損狀态。

當時,酷派每年仍有十億港元左右的銷售額,巨額虧損來自大量的庫存。當時的管理層可能也沒預料到,酷派銷售會下滑得這麼厲害,先期備了很多元器件,手機賣不出去,這些庫存都成了負擔。

此後,酷派在海外市場僅保留美國區業務,處于淨投入狀态的中國市場也暫時退出。當時,酷派與AT&T、T-Mobile、Sprint等美國營運商合作的定制機業務,仍處于盈利狀态,陳家俊希望盡可能把這塊業務規模擴大。

這位家境優渥的“地産二代”研究所學生就讀于南加州大學,他說這段求學經曆讓他對美國文化非常熟悉,在與美國營運商高層溝通過程中非常順暢,拿到了很多訂單。年報顯示,2019年,酷派結束連續三年的虧損,實作盈利。

“以系統軟體和管道數字化為核心”

2020年初,突如其來的疫情打斷了剛剛恢複正常運轉的酷派。封城、經濟下滑,導緻整個美國業務銷量直線下滑。陳家俊開始意識到業務方向單一可能造成風險系數太高,加之考慮到華為部分退出帶來的手機行業格局變化,酷派在國内的品牌知名度也還比較高,是以決定重新回到本土市場。

酷派自去年來開始重新搭建營運管理團隊,同時通過資本市場和引入外部投資者等方式籌集資金。

去年年中,陳家俊通過朋友介紹認識了秦濤,秦濤在手機行業從業多年,曾擔任小米管道創新部總經理,兩人先後深聊了四五次。陳家俊說服秦濤通過個人投資成為公司股東,2020年底,酷派集團完成一次5億股定增給到秦濤,成為酷派的第二大個人股東。

對于一個消失五年的手機品牌而言,重新進入國内市場基本等于從零開始。由于此前兩年,酷派的主要業務面向美國營運商做定制手機,是以其市場、産品和研發體系都需要重新搭建。

2021年5月,酷派回歸後推出了首款産品COOL 20,這款手機搭載4800萬像素玻璃機身,配置為4+64GB起。酷派當時還處于青黃不接的階段,這款手機本上是“一邊找人,一邊做産品,一邊做系統研發出來的。”

同一時期,融資陸續到位。10月4日,酷派集團公告宣布,已簽署8.33億港元股份認購協定,由投資機構SIG領投,宏晖投資等機構與個人跟投。據酷派官方消息,去年以來,其已從資本市場獲得融資超過21億港元。

管理團隊也逐漸搭建。酷派釋出的委任公告顯示,10月8日起,酷派集團進階副總裁由秦濤擔任,集團副總裁由胡行、李宇靖和司馬雲瑞擔任。這四人在加入酷派前均曾任職于小米,李宇靖在圈内被稱為紅米“小金剛之父”,目前負責酷派産品研發體系。

手機行業投入高、競争激烈、供應鍊複雜,且早已是存量市場,每一項對酷派這樣的新玩家都是噩夢。很多身邊朋友都對陳家俊說“就等着投入的錢打水漂吧”,“沒有一個人覺得能做成”。

所有人都能意識到,手機行業對新晉玩家來說機會渺茫。一位酷派核心管理層對《深網》表示,酷派的整體思路是把硬體交給供應鍊,大部分資源投入到系統軟體研發上,目标是在軟體上形成差異化體驗。

酷派目前在人力投入上也向軟體傾斜。目前的400多名核心員工中,做手機硬體的團隊僅有68人,做系統軟體的團隊則超過200人。

這種政策在邏輯上并不難了解,手機硬體的創新已經放緩,使用者很難感受到晶片、相機等核心器件更新帶來的體驗提升,安卓系統普遍存在卡頓問題,如果讓系統體驗更流暢,使用者是能感覺到的。

深網丨從與華為齊名到被地産商接盤:被賈躍亭拖垮的酷派複活了?

但是酷派能否在系統體驗上,做得比資金、技術和人力資源都更強的小米OV等同行更好,并最終成為消費者認同的差異化賣點,卻仍需觀察。

除系統之外,酷派另一項差異化政策是服務站管道模式。據介紹,不同于傳統手機線下管道的代理、分銷模式,酷派将全國劃分為超3萬個網格,通過數字化系統管理服務站點,建立直供模式,由“站長”負責管理整個片區的酷派産品銷售。“站長”除了能享受手機銷售提成,還能獲得網際網路服務收入和MAU激勵。

陳家俊表示,自2021年6月酷派鄉鎮服務站管道建設啟動以來,酷派服務站已超過3000家,預計明年将會超過1000萬。90%的站長都能賺錢,最多的每月能賺7到10萬。而具體每位“站長”能分多少網際網路收入,會按照一套固定的算法來計算。

酷派回歸國内市場半年釋出的兩款産品,已為其帶來了數十萬台量級的銷量,相較一線品牌微不足道,不過已回到了賽場。

重回一線困難重重

對于酷派而言,“重回一線”的難度不言自明。用雷軍的話說,“世界上從來沒一家手機公司銷量下滑後,能夠成功逆轉的。”

酷派面臨的最大難題,一方面是供應鍊。在極其成熟的手機供應鍊行業,中小手機品牌往往面臨零部件擷取難度大和議價能力低的問題。錘子手機和魅族手機都曾在零部件擷取問題上折戟,在短期内全行業晶片短缺的背景下,酷派這樣的新玩家拿貨就更為困難;

深網丨從與華為齊名到被地産商接盤:被賈躍亭拖垮的酷派複活了?

此外,酷派出貨量較少,相較于一線品牌議價能力更弱,一位酷派核心管理層告訴《深網》,酷派手機有幾個零部件采購價格相比小米OV要更貴。零部件采購價格高,自然将導緻手機的定價空間更小。

另一方面是管道。國内手機線下管道格局已相對定型,酷派這套新的線下管道模式能否跑通尚需觀察。一位大型手機管道商告訴《深網》,目前國内線下管道的走量機型基本都是OV,獨幕喜劇牌很難賣出。

更重要的是,新酷派以軟體系統為核心突破口的路徑,意味着軟體系統層面的投入占比相較其他手機廠商更高,如果手機銷量欠佳不足以提供充足現金流,這套模式也就跑不通。一位酷派核心管理層坦言,這條路徑的确是“九死一生、道阻且長”。

好的一面是,酷派目前已基本解決了曆史遺留問題。陳家俊表示,酷派已經基本還清了供應商的欠款,剩下的是一些比較合理的應付賬款,今年五六月份,酷派還重新獲得了總計十幾億人民币銀行授信,意味着酷派未來可以通過股權或債權方式融資。

陳家俊說他從酷派過往幾年曆程中,得到的最大警示是要嚴格把控庫存。“再去想如果當時創始人沒有把股權賣給賈躍亭,或者沒有跟周鴻祎合作會怎麼樣,其實沒有意義。因為已經過去了,已經成為定局了,不影響酷派的任何事情,賈躍亭從股東層面已經完全跟酷派沒有任何關系。”

“手機行業隻有撐死的,沒有餓死的。庫存對手機廠商來說是緻命因素,酷派會嚴格把控庫存,不會激進地備料。包括現在做銷售預測,都是根據資料來做,杜絕了人為因素影響,嚴格把控庫存,讓公司在很安全的狀态下運作。因為酷派過去吃過這個虧,是以就不會再犯那樣的錯誤。”

酷派目前有兩款産品,COOL 20系列售價699元起,COOL 20 PRO系列售價1699元起。對于後續規劃,一位酷派核心管理層告訴《深網》,酷派手機将覆寫3000元以下價格段,每個價格段都隻推出一個系列的産品,并在這個系列上持續疊代。

2018年,京基地産背景的威日創投收購賈躍亭所持有的酷派股份後,外界質疑京基地産是為了酷派持有的大量土地資源。公開資訊顯示,酷派集團在郭德英時代置辦了大量土地,主要包括超過3萬平米的深圳南山高新産業園酷派資訊港地塊,以及占地面積超10萬平米的東莞松山湖地塊等。當時外界測算,這兩塊“熱門”土地就價值超過100億元。

威日創投和京基地産等相關方此前未對外回應此事。陳家俊接對《深網》表示,“酷派土地的價格并不像外界想象那麼大,酷派大廈等土地屬于上市公司固定資産,不能對外出售。隻是說土地能給上市公司增厚資産,帶來一定現金流。”

騰訊新聞出品内容,未經授權,不得複制和轉載,否則将追究法律責任。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