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北宋末年英雄詩人,傅察十首詩作,充滿溫潤和倔強之感,值得深究

他生活于北宋末年,17歲中得進士,由于生性剛烈,他毅然決然的拒絕蔡京“榜下捉婿”,三十七歲的時候以身殉國,他在北宋政壇和文學界均是一位頗具影響力的人物,他便是傅察。今天,我們一起來欣賞傅察筆下十首詩,體會其詩文溫麗的特色,細品後你會有所感觸。

北宋末年英雄詩人,傅察十首詩作,充滿溫潤和倔強之感,值得深究

據史料記載,北宋年間,傅氏人才輩出,傅察出生于這樣一個名門望族之家,他的祖輩幾代家境富裕,但傅家為人低調,家庭教育以謹于修身,勤于為學自居,又以忠于勇、義、盡心為國為己任,為此傅察從小便深受影響,日積月累成為了一個情操正直的人。舉個自理,北宋年間,以“榜下捉婿”比較常見,就是說達官顯貴看到中榜的才子後,招他們做女婿。傅察中得進士後,被蔡京看到,而他則直接拒絕,不怕得罪權貴。

走上仕途後,傅察堅持優良的家訓,他秉公辦事,除暴安良,辦事一絲不苟。另外,他廉明,愛百姓,是以很受百姓的崇敬。傅察的去世也展現其剛烈正直的一面,而且展現其忠誠于國家的一面。當時金國太子讓其跪拜,他甯死不屈,最終慘遭迫害,走完短短37歲的一生。縱觀其一生,可以說少年得志,中途仕途沉淪,終守于國家,是值得後世銘記的。

在傅察的交遊方面,無論老少、親疏,還是官位高低,有才學的人,隻要在價值觀方面與其投其所好,他願意與他們成為好友。但他不輕易與人成為好友,他看重的是他們的品行與為人,是志同道合的人,他才願意抛出橄榄枝,結交為朋友。從他存世的詩作中,留有詩文記載,也可以看出傅察是一位極為謹慎的人。

北宋末年英雄詩人,傅察十首詩作,充滿溫潤和倔強之感,值得深究

在傅察存世的詩歌中,大緻可以分為四類題材,其一是酬唱詩,其二是抒懷行役詩,其三是贈别詩,其四則是詠物詩。他的酬唱詩有描寫與友人歡心暢快,把酒言歡;也有抒發滿腹牢騷的;也有忘情于山水,抒發懷才不遇的;還有感念友人的。詩歌題材豐富充實,能夠反映現實生活與生活情趣。

抒懷行役詩是因為其輾轉各地的經曆,他用詩歌抒發與親人、友人離别時的場景,戀戀不舍又思念家鄉,時光荏苒下,讓其感到孤苦伶仃的漂泊痛楚。贈别詩多以臨别贈言為主,與友人親人互相勉勵,情感濃重,側面反映出北宋末年的社會,具有很強的曆史感。

在傅察的筆下,詠物詩較少,現存十餘首,雖然數量不多,但很有别緻。他的詠物詩多以豔句為主,具有很強的可讀性,在其詠物詩中,可以給人一種婉轉含蓄的感覺,詩人表達對物的欣賞與愛戴。

北宋末年英雄詩人,傅察十首詩作,充滿溫潤和倔強之感,值得深究

總體來看,在藝術形式上,傅察的詩韻律是一大特色,詩文中的意象色彩鮮明,在面對官宦起起伏伏,國家内憂外患的大背景下,他沒有退縮,他堅持着報國理想,努力振奮精神,可以看到傅察性格中倔強的一面。

讀傅察的詩,讓人能夠感受到其詩風的溫潤灑脫之感,即便是不多的詠物詩,也能夠讓人感受詩人從世俗和凡塵中的解脫之感。總之,他的詩非常的潇灑,是值得細品和重視的。

據記載,傅察于1126年1月7日逝世,享年37歲。今天是他896周年忌辰,我們就一起來欣賞他筆下十首詩作,體會這位倔強又堅持的詩人筆下溫潤的文字。

北宋末年英雄詩人,傅察十首詩作,充滿溫潤和倔強之感,值得深究
北宋末年英雄詩人,傅察十首詩作,充滿溫潤和倔強之感,值得深究
北宋末年英雄詩人,傅察十首詩作,充滿溫潤和倔強之感,值得深究
北宋末年英雄詩人,傅察十首詩作,充滿溫潤和倔強之感,值得深究
北宋末年英雄詩人,傅察十首詩作,充滿溫潤和倔強之感,值得深究
北宋末年英雄詩人,傅察十首詩作,充滿溫潤和倔強之感,值得深究
北宋末年英雄詩人,傅察十首詩作,充滿溫潤和倔強之感,值得深究
北宋末年英雄詩人,傅察十首詩作,充滿溫潤和倔強之感,值得深究
北宋末年英雄詩人,傅察十首詩作,充滿溫潤和倔強之感,值得深究
北宋末年英雄詩人,傅察十首詩作,充滿溫潤和倔強之感,值得深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