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他是秦昭襄王嬴稷的兒子 在位僅僅三天就去世,孫子卻立下不世之功

曆史是什麼:是過去傳到将來的回聲,是将來對過去的反映。——雨果

賈誼在《過秦論》中寫到,秦始皇“奮六世之餘烈,振長策而禦宇内,吞二周而亡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執敲撲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這六世分别是重用商鞅變法圖強的秦孝公嬴渠梁、堅持商君新法并且重用張儀“連橫”破“合縱”的秦惠文王嬴驷、東出洛陽舉鼎而亡的秦武王嬴蕩、大肆開疆拓土奠定秦國統一基礎的秦昭襄王嬴稷、奇貨可居有個好兒子嬴政的秦莊襄王嬴子楚。還有一個夾在一代雄主嬴稷和莊襄王嬴異人中間的王,很容易被忽略掉,他就是在位僅僅三天的秦孝文王嬴柱。

他是秦昭襄王嬴稷的兒子 在位僅僅三天就去世,孫子卻立下不世之功

秦孝文王嬴柱

嬴柱是昭襄王嬴稷的次子,生母為唐氏,祖母為芈八子。昭襄王在位時,嬴柱受封為安國君。昭襄王四十年(公元前267年),安國君的哥哥悼太子去世。昭襄王四十二年(公元前265年),安國君被立為太子,當時他已經三十八歲。公元前251年,秦昭襄王死,安國君嬴柱即位,先服喪一年。公元前250年十月,嬴柱正式即王位,三天後去世。

嬴柱繼任秦王後,也幹了幾件大事,首先是大赦天下,收複民心;然後尊稱自己去世多年的生母唐八子為太後;三是立嬴子楚(即嬴異人)為太子。做完這幾件大事後,他就開始為父王昭襄王服喪。按照戰國時的規矩,為先王服喪期限為三年。嬴柱身體羸弱,從公元前251年秋至公元前250年九月,他認真守孝了一年之後,身體就扛不住了。衆大臣趁機勸說嬴柱不用墨守成規,守孝一年也就可以了。嬴柱這才脫下孝服,正式登基。沒曾想,三天之後,嬴柱就一命嗚呼了,終年52歲。

他是秦昭襄王嬴稷的兒子 在位僅僅三天就去世,孫子卻立下不世之功

影視劇中的嬴柱

關于嬴柱的死因,有人認為是呂不韋為了讓子楚盡快登上王位,下毒害死了嬴柱。仔細分析就可以發現這種說法并不正确,呂不韋當時還沒有被封高官,沒有什麼勢力,并無能力去毒害嬴柱。嬴柱三天而亡最大的可能性還是長期精神高度緊張所積累的病症。作為一名老太子,長期生活在父親昭襄王嬴稷耀眼光環的巨大壓力之下,做事必須小心謹慎,容不得半分差池。一方面,嬴柱不能做出太大功績以免引起老王的猜忌。想想看,功名赫赫的武安君白起都被嬴稷賜死了,嬴柱自然會從中吸取教訓。另一方面,他也也不能完全碌碌無為被人認為無能接班。在這種高壓下,嬴柱其實活得很累,高度精神緊張早早透支了他的身體。等到老王謝世自己終于上位之後,嬴柱終于松了口氣。但這種長期高壓下終于輕松下來的狀态,身體其實是很容易垮掉的,在辛苦服孝一年後,嬴柱的身體終于撐不住了。

嬴柱去世之後,他的谥号成為朝廷大臣為難的事,因為在位時間太短,基本沒有什麼政績,實在難以确定谥号。幾經商議,群臣以嬴柱做太子十餘年恭謹孝順,并且待人親和謙遜,确定以“孝文”作為這名短命秦王的谥号。

他是秦昭襄王嬴稷的兒子 在位僅僅三天就去世,孫子卻立下不世之功

橫掃六國的秦軍

秦孝文王嬴柱雖然沒有做出什麼政績就撒手西歸,但他仍然在中國曆史上發揮了重要的作用,那就是立嬴子楚為太子。這位嬴子楚繼位為秦莊襄王後僅僅三年也早早辭世,将王位傳給了兒子,即秦王政,也就是後來一統華夏的千古一帝——秦始皇嬴政。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