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形式邏輯(04)選言判斷 和 推理

本系列文章主要講解 形式邏輯,系列文章總綱連結為:形式邏輯總綱

本章節思維導圖如下所示(思維導圖 疊代了以前的章節):

形式邏輯(04)選言判斷 和 推理

1 選言判斷

@1 選言判斷的定義:選言判斷就是斷定幾種事物情況至少有一種事物情況存在的判斷。例如:或者提拔小王,或者提拔小李;考生要麼考專碩,要麼考學碩。

@2 根據選言聯結項的不同,選言判斷又可以區分為兩種:

  1. 相容選言判斷:斷定幾種事物情況至少有一種存在,并且允許多種情況同時存 在的判斷(至少有一個為真,也可以同時為真)。邏輯形式:P或Q。例如:中國或者是開發中國家,或者是社會主義國家;學習成績不好,可能是學習方法不對,也可能是學習不認真。相容選言判斷(P∨Q)的常用聯結詞有: P和Q至少有一個;或者P或者Q;可能P可能Q;也許P也許Q;不是 P就是Q。 
  2. 非相容選言判斷:斷定幾種事物情況中有一種且隻有一種事物情況存在的判斷(必須有也隻能有一個為真)。邏輯形式:要麼P要麼Q。例如:中國或者是開發中國家,或者是發達國家;張三要麼是南方人,要麼是北方人。不相容選言判斷的常用聯結詞有:要麼P要麼Q;

@3 相容選言 和非相容選言 真值表

相容選言判斷的邏輯表示至少有一個為真,也可以同時為真。可以用如下真值表表示(邏輯關系 P或Q 即P||Q):

形式邏輯(04)選言判斷 和 推理

非相容選言判斷的邏輯表示 必須有也隻能有一個為真。可以用如下真值表表示(邏輯關系 P異或Q 即P^Q):

形式邏輯(04)選言判斷 和 推理

@3 案例分析

張、王、李、趙四個考生進入 MBA 複試,複試前四人預測複試結果:

  1. 張說:王能通過複試。(邏輯轉換:王 過)
  2. 王說:李能通過複試。(邏輯轉換:李 過)
  3. 李說:張或王能通過複試。(邏輯轉換:張過 || 王過)
  4. 趙說:王或李能通過複試。(邏輯轉換:王過 || 李過)

如果四人的預測隻有一個真,則以下哪項一定為真?(分析:假設1是真的, 那麼3和4都是真的,是以會有 3 個真,與題幹不符,假設不成立,是以1是假的。假設2 也是真的,那麼4就一定是真的,是以2也是假的,因為 1和2都是假的,是以4也是假的,四句話中有 一個為真,隻能是3張過 || 王過 為真,且已知王是假的,隻能張是真的了)

  • A.王能通過複試。
  • B.李能通過複試。
  • C.趙能通過複試。
  • D.張能通過複試。
  • E.趙不能通過複試。

2 選言推理

@1 選言推理 概念和分類

選言推理是前提中有一個是選言判斷,依據選言判斷的邏輯性質進行的推理。例如:恒星要麼是運動的,要麼是靜止的 為真(判斷)-> 因為恒星是運動的(前提條件),是以恒星不是靜止的(推理)。根據推理前提中選言判斷的種類不同,可以把選言推理分為兩類:

  1. 相容選言推理是前提中有一個相容選言判斷,依據相容選言判斷的邏輯性質進行的推理。例如:中國或者是社會主義國家,或者是發達國家; 中國不是發達國家; 是以,中國是社會主義國家。
  2. 非相容選言推理是前提中有一個不相容選言判斷,依據不相容選言判斷的邏輯性質進行的推理。例如: 中國要麼是社會主義國家,要麼是發達國家;因為中國是社會主義國家,是以中國不是發達國家。

@2 德摩根定律

在命題邏輯和邏輯代數中,德·摩根定律(或稱德·摩根定理)是關于命題邏輯規律的一對法則。德摩根首先發現了在命題邏輯中存在着下面這些關系:

  • 非(P 且 Q) = (非 P) 或 (非 Q)
  • 非(P 或 Q) = (非 P) 且 (非 Q)

德摩根定律在數理邏輯的定理推演中,在計算機的邏輯設計中以及數學的集合運算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證明如下(感興趣的夥伴可以深入研究和了解):

形式邏輯(04)選言判斷 和 推理

同時 我們可以使用真值表更清楚的了解 德摩根定律,如下所示:

P Q 非(P 且 Q) (非 P) 或 (非 Q) 非(P 或 Q) (非 P) 且 (非 Q)

3 選言判斷與推理(相容 & 非相容) 案例分析

相容選言推理練習:

1 小李考上了清華,或者小孫沒考上北大 為真(李上清華 || 孫未北大)。 增加了以下哪項條件,能推出小李考上了清華?(分析:李上清華 || 孫未北大 為真,要想 李上清華 一定為真,必須保證 孫未北大 為假,即一定下面這些條件可以推斷出 孫上北大 為真,答案中隻有C能推斷出 孫上北大 為真)

  • A.小張和小孫至少有一人未考上北大。(張未北大 || 孫未北大)
  • B.小張和小孫至少有一人未考上清華。(張未清華 || 孫未清華)
  • C.小張和小孫都考上了北大。(張上北大 && 孫上北大)
  • D.小張和小李都未考上清華。(張未清華 && 李未清華)
  • E.小張和小孫都未考上北大。張未北大 && 孫未北大)

2 總經理:“我主張小王和小李兩人中至少提拔一人。(提拔小王 || 提拔小李)” 董事長:“我不同意”(命題 提拔小王 || 提拔小李 為假),以下哪項最為準确地表述了董事長實際的意思?(分析:命題 提拔小王 || 提拔小李 為假 表示 不提拔小王,不提拔小李,答案中意思一樣的隻有C)

  • A.小王和小李兩人都得提拔。
  • B.小王和小李兩人中至多提拔一人。
  • C.小王和小李兩人都不提拔。
  • D.如果提拔小王,那麼不提拔小李。
  • E.如果提拔小李,那麼不提拔小王。

3 總經理讓小王把财務報表拿給他看一下,當小王把财務報表交給總經理的時候,總經理一眼就看出其中有一個資料有問題,他對小王說:“這個資料不對,請查查是原始資料有誤, 還是計算有誤?”小丁又仔細地計算了一遍,結果表明計算錯了。如果上述陳述為真,則我們可以得出下列哪項?(分析:資料不對,有可能是 原始資料不對,也有可能是 計算有誤,轉換成邏輯關系為:原始資料不對 || 計算有誤,現在确認 計算有誤 為真,則 原始資料不對 為真 為假 命題都對,是以無法判定原始資料的真假,答案中意思一樣的隻有C)

  • A.原始資料有問題。
  • B.原始資料沒有錯。
  • C.不能肯定原始資料是否錯了。
  • D.能夠肯定原始資料是否錯了。
  • E.原始資料錯誤導緻計算有誤。
  1. 該投毒案不是甲投毒鼠強所為。是以,一定是乙投樂果所為。(非甲則乙 為真,但非毒鼠強即樂果為假,因為所用毒藥或者是毒鼠強,或者是樂果,二者至少其一,是以該命題為假) 
  2. 在該案偵破中,發現甲投了毒鼠強。是以,案中的毒藥不可能是樂果。 (毒鼠強 和 樂果,二者至少其一,是以也有可能同時包含了 毒鼠強 和 樂果,是以該命題為假)
  3. 該投毒案的作者不是甲,并且所投的毒藥不是毒鼠強。是以,一定是乙投樂果所為。(非甲則乙 為真 取人毒藥中不含有毒鼠強 ,根據 毒鼠強 || 樂果 為真,可推斷出 一定是樂果,是以該命題為真,答案為C)
  • A.隻有I。 B.隻有II。 C.隻有III。D.隻有I和III。 E.I、II和III。
  1. 李三喜歡會計學科。(無法判定)
  2. 王玥不是學會計的。(假)
  3. 李三不喜歡會計學科。(無法判定)
  4. 王玥是學會計的。(真)
  • A.僅 I。 B.僅 III。 C.僅 II。 D.僅 IV。 E.僅 II、III、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