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老師能提供什麼幫助

老師能提供什麼幫助?

這篇本來想上周寫的,原計劃在感恩節推送,可惜太忙,計劃趕不上變化。

時隔十年,我又要給計算機系的同學們上課了,心裡還是有些小激動的。我下學期要開一門大課叫程式設計與資料結構,涵蓋Java程式設計,Android開發,資料結構的内容。通過一年學習,我希望同學們讀寫不少于10000行代碼,打下良好的程式設計基礎。我當年C語言雖然考了100分,但還是學完資料結構後才對程式設計有了感覺。

我現在的教學技術也與十年前大不一樣了,現在就開始為課程打基礎了,上周我給他們留了一個作業你期望的師生關系是什麼?。作業送出情況和品質令我很滿意,現在的學生品質很高,我對教好他們充滿信心。

有一點,我想看看教過他們的老師提供的最大幫助是什麼,學生回答的太空洞,我在這想想我還記得哪些老師,我心目中的好老師是什麼樣的。

國小的老師離得太遠了,感覺國小一晃就過去了,老師的影響不太記得了。

初一教政治的李ZA老師上課1/3時間講課,1/3時間講故事,1/3時間詩詞書法表演。李老師課程内容我忘了,打群架的故事還記着些。雖然他的字不如初三教曆史的書畫家劉SM老師(劉老師上課我們都不舍得擦黑闆),不如我的國小老師姚MZ老師,但初一李老師天天上課寫詩讓我對詩詞書法有了濃厚興趣。每天一小時堅持近一年。我的經驗,一旦一件事你能堅持一年,基本上就可以讓周圍95%的人一輩子仰視了。我讀書的時候書法比較熱,一進入高中就有書法比賽,我就可以拿一等獎;一進入大學就有書法比賽,我又拿一等獎。書法帶來的好處隻能用一句話說:知識隻有掌握了才有用。書法練習帶來的一個副作用是我早早就想當老師,這樣,書法才有用武之地。可惜的是我當了老師後,都開始強調多媒體教學了,都用PPT了。

初一教我們英語的劉HE老師,有一次一個同學問她問題,她沒看清題意答錯了,我指出來了,從此,她上課常提問我,常表揚我。劉老師可能也沒想到,這激起了對英語的濃厚興趣,不論聯考,還是考研,英語都幫了我很大忙。因為被提問的多,我不自覺養成了課前預習,課後複習的好習慣。每次老師講完一篇課文,我都能背下來。我的同學說“LJP太氣人了,我還不會讀,老師一講完他就會背了”。我想說的是“不是老師一講完我就會背了,是我會背了,老師才講完”。“課前預習,課後複習”至今都是最好,最省事的學習方法,我上課采取翻轉課堂也是想培養這個學習習慣。

教我們數學的李HJ老師有個口頭禅“概念不清”。問他問題或上課講錯題分析,他就來一句“概念不清”。當時老師們的說法,想學習好,史地生是要靠背的,數理化是要靠了解的。李老師的“概念不清”讓我常常找書看概念,後來我卻發現一個學習秘訣“數理化也是要背的”,數理化中的概念,定理,公式一旦能背下來,做題就輕松多了,不管是數學還是實體。不少人做題會馬虎,其實就是模糊,概念定理沒有背下來,了解的不透徹。課前預習時背概念,定理,公式是我中學學習經驗最重要的一點。

初三教英語兼任班主任的張BS老師,每天早上見到我們就會問一天的學習計劃。這是其他老師從來沒有問的事,學習還要有計劃?天天就這一個問題,一年的時間在實踐中我學會了規律的安排自己的生活,這影響了我一生,讓自己的生活充實,幸福。我現在每天的作息,讀書習慣,各種每日例程都深受這一年的影響。

大學老師我單獨寫過,我在此還是特别提一下黃明老師,一個改變了我人生軌迹的老師。我看到下面這張圖一下子就想起來黃老師了:

老師能提供什麼幫助

高中時期和研究所學生階段的老師有空再單寫吧。

我要能讓一個學生一生這麼記得就滿足了!!

歡迎關注“rocedu”微信公衆号(手機上長按二維碼)

做中教,做中學,實踐中共同進步!

老師能提供什麼幫助
  • 原文位址:http://www.cnblogs.com/rocedu/p/6110660.html
  • 推薦網站:部落格園、新浪微網誌、扇貝背單詞、DKY背單詞小組、有道雲筆記、豆瓣讀書
  • 版權聲明:自由轉載-非商用-非衍生-保持署名| Creative Commons BY-NC-ND 3.0

如果你覺得本文對你有幫助,請點一下左下角的“好文要頂”和“收藏該文”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