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在木蘭草原,可以感受到一部馬背上的史詩

曆史長河奔騰不息,有風平浪靜,也有波濤洶湧,讓小編來帶你走進曆史,了解曆史。

在武漢黃陂的木蘭草原,有一幕如同北魏戰亂年間的古戰場。15米高的城樓,18000平方米的沙場,40多匹特技戰馬,讓本來春草如茵的木蘭草原一時間風聲鶴唳,大戰一觸即發——原來,這是緻敬同為武漢人的花木蘭所制作的實景馬戰演出。随着一聲聲戰馬的嘶吼,我不禁手頭生汗,屏住呼吸,緊張地張大雙眼。

《策馬從軍》、《山河血沃》、《馬踏柔然》三個篇章徐徐展開,通過“從軍”、“将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等等片段,展現北魏時期花木蘭與柔然之間保家衛國的戰争。古戰場、古城牆的恢弘氣勢,穿越千年。大量的煙火、特效、音樂制造驚險瞬間,在聲嘶力殺中不斷撞擊着觀衆的情感。噴薄而出的煙霧、飛奔的戰馬、此起彼伏的炮聲,讓人自然而然地感受到“但使龍城飛将在,不教胡馬度陰山”的英雄氣概與民族情懷。

在木蘭草原,可以感受到一部馬背上的史詩

柔然存在于曆史上十六國、南北朝紛争對峙時期。柔然強盛時期疆域東起呼倫貝爾,西抵阿爾泰山以西,北括貝加爾湖,南越陰山,疆域之廣大可以說絲毫不亞于其他北方少數民族。柔然人的另一個名字“蠕蠕”,則是在北魏太武帝拓跋焘時代,拓跋焘嘲諷柔然人粗魯愚昧。柔然人相比于南朝士族們更強的侵略性,是以也牽制了北魏絕大多數的兵力。而後來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其實也有着躲避柔然兵鋒的考量。

柔然人燒殺擄掠、雲中郡太守憤然自盡......一幕幕,讓人的心一點點揪了起來。那一刻,每個有血性的同胞,都恨不能保家衛國,與柔然一決死戰。然而,手無縛雞之力的百姓,對于戰勢又有什麼助益,不過是徒增死傷罷了。那一刻,每個現場的觀衆都如同穿越回那個硝煙年代,期待着一個救世主,懇求着英雄的誕生。

為抗擊柔然,北魏朝廷規定每家出一名男子上前線。朝廷派人給花弧送來一封書信,要花弧立即歸隊率兵抗擊柔然。花木蘭的母親擔心花弧年老體弱,加之傷病未愈,不能上戰場殺敵。花弧說:“我是軍人,抗擊外敵責無旁貸”。他拿出槍,開始演練槍法。可是剛一舞動,那條在戰場上受過傷的腿,就支撐不住了,一下摔倒在地上。這下花弧自己也猶豫了,這樣的身體上戰場别說殺敵了,明擺着是去送死。看到這種情形,木蘭心裡難受極了。怎麼才能讓爹爹不去打仗呢?弟弟年紀又小,誰能代替父親從軍呢?木蘭思前想後,最後毅然決定:自己替父從軍。她要像長子一樣,挑起家庭的重擔,讓父母安度晚年。

在木蘭草原,可以感受到一部馬背上的史詩

這是我們熟悉的故事,這是我們傳頌的歌謠。終于,那個嬌柔的木蘭變成了英武的将軍。看得見雲在天上混亂的飛,聽得見滾滾沙場埋一滴淚,醒在黑山睡在黃河風吹往北,昨日故鄉東市駿馬在等着誰,鐵衣下的是木蘭,是忘記女兒身奮勇殺敵的木蘭。

在影視劇、卡通片、連環畫中,我看過太多木蘭,但卻從未想過親曆那個銀甲如雪、披風似血的飒爽的身姿,在馬背上厮殺。刀劍铿锵、馬蹄哒哒的片段,又不禁想起了《木蘭辭》中“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将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的情景,頓時心生感慨。

如今的木蘭草原安甯靜谧,這裡是傳說中木蘭将軍出征前馴馬練箭、習武演兵,凱旋後與戰友安享晚年的地方。芳草遍地、綠茵如毯,湖水碧透、清溪蜿蜒。岸邊草叢中鮮花盛開,引得蝶舞蜂飛,藍藍的天空中飄浮着片片白雲,一望無際的綠野上碧湖靜卧,清溪流淌。原野上水豐草原,羊、馬悠閑于草原之上,好一派美麗的草原風光。

在木蘭草原,可以感受到一部馬背上的史詩

木蘭褪去铠甲,換回女兒模樣。告别了戰場上的風沙,終于,盼望着,盼望着,再次與夢寐以求的故土重逢。故鄉的雲夾雜着思念飄浮在依然淡藍的天空中,故鄉的山依然翠綠,故鄉的水依然清澈,故鄉的土地依然赤紅,故鄉的田壟裡那青蛙“呱呱”的歌聲又蕩漾在這田間的小路,與馬鈴的“叮當”的脆響奏成了人間最美妙的音樂……“爹!娘!女兒回來了!女兒回來了!”木蘭喊着,躍下馬,撲到爹娘的懷裡,喜悅、激動化作一眶熱淚湧出眼角……演出終了,我卻在激動的情緒中難以自拔,隻是清風徐徐,木蘭草原早已不見硝煙。你說,這是雲中戰歌,我說,這是馬背上的史詩。

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此結束了,我們下期再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