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抗聯女兵李敏,曾與金日成是戰友,後成為省工會主席,丈夫的職務更高

曆史是什麼:是過去傳到将來的回聲,是将來對過去的反映。——雨果

李敏,1924年 11月5 日生于黑龍江省蘿北縣梧桐河村河東屯,祖籍北韓黃海北道鳳山郡。早在 19 世紀末,日本侵略軍吞并北韓後,他們燒殺搶掠,用武力收走北韓農民的土地交給日本移民耕種,使大批北韓人無家可歸,無地可種。為了抗擊日軍,李敏的父親李石遠在村裡組建了抗日獨立團,遭到日軍殘酷鎮壓,逃脫後和幾個同鄉攜妻帶子,1920年從北韓平壤南邊的鳳山郡流亡到中國,在松花江畔的河東屯開荒引水種植水稻,繼續農民生活。她的母親崔仙曼出身于北韓的貴族家庭,受過良好教育,為了愛情和家庭,随夫颠簸來到中國,後來一家 3口參加了東北抗日聯軍。

李敏的父親在高寒地帶種出水稻,很快便成為新聞人物,不久張作霖的财政部長吳俊升得知後,立即創辦了東北第一個農場——福豐稻田公司,随後招募了一批無家可歸的北韓移民開荒修埂,并組織30 多名自衛隊員挖護城河、修築炮台、購置武器、養訓狼狗,說是農場,其實完全是個奴隸制的莊園。後來李敏的父親受不了軍閥剝削,一家人又逃跑到70 多公裡外的嘟噜河畔,搭起草屋再次開荒。經過幾年辛勤耕種,水稻連獲豐收,一家人剛過上好日子,又被土匪搶劫追打,全家隻好再次傳回梧桐河租地耕種,維持一家 5 口人的生活。

抗聯女兵李敏,曾與金日成是戰友,後成為省工會主席,丈夫的職務更高

1930 年冬,梧桐河的農民暴動爆發,從卧虎山下來的一支紅軍隊伍來到村裡,他們挨家挨戶登記人口和财産,并在村裡建立了工農蘇維埃政權,創辦模範學校讓小孩子免費上學,要求少男少女參加列甯主義兒童團,給他們講馬列主義著作和共産主義思想。聽了他們的演講,李敏對共産主義充滿向往,"共産黨好"也立刻傳遍全村。"九·一八"事變爆發後,中共湯原縣委和湯原抗日遊擊隊成立,李敏的父親李石遠被任命為安邦河區黨委書記。有一天他們化裝成日本指揮官和翻譯,打着太陽旗,大搖大擺走進了集賢縣的城門,沒費一槍一彈便活捉了日僞自衛團長何夢林,收繳步槍 40 餘支,使湯原遊擊隊的武裝力量更加壯大,也在當地傳為佳話。後來這支隊伍被編入東北抗聯李兆麟的第6軍第 1師,李敏的父親任1師後勤部長,一直在松花江兩岸、小興安嶺、完達山等地從事抗日活動,李敏的哥哥李允鳳也化名李雲峰參加了抗日聯軍。

1936 年,13歲的李敏受其父和哥哥的影響參加了東北抗日聯軍,配置設定到第 6軍第 4 師的後方醫院,做飯、做被服、救護傷員,随軍轉戰黑河地區打遊擊。李敏說:"進了抗聯先是給我發了一支七星子手槍,那槍肚子大,兩頭細,可以連打7發子彈,給金碧榮發的是一支老式鐵公雞手槍,鐵公雞比七星子要長,樣子也沒七星子好看,隻能打單發,後來又給我們每人發了一支三八式步槍。那時我們吃的是樹葉、草根和野果,穿的是老百姓的衣服,日本鬼子吃的是大魚、大肉和罐頭,穿的是羊皮大衣,戴着兔皮帽子和棉手套,武器也是統一的,子彈随便打。打遊擊經常是死裡逃生,有一次我哥哥帶着遊擊隊出去和日本鬼子交火,一下被日本鬼子打死很多人,不少都是我們村的年輕人,那次很多家都挂起了白幡,全村一片哭聲。"

抗聯女兵李敏,曾與金日成是戰友,後成為省工會主席,丈夫的職務更高

1937年"七七事變"爆發後,東北抗聯的隊伍更加壯大,日軍也派出好幾十萬大軍對他們進行瘋狂"圍剿",并且在各地搜尋抗聯戰士,到處實施三光政策和屠村的暴行。當日軍在湯原縣尚家街附近遭到抗聯襲擊之後,他們把尚家街的 80 多名男女老幼全部抓到一個房子裡,架起木柴澆上汽油全部燒死。幾天後日本鬼子又在附近抓來 40多名群衆,用刺刀全部捅死扔進水井。不久,她的父親也在寶清七星河畔與日軍作戰不幸犧牲,這一晴天霹靂的消息讓她悲痛萬分。幾天後,李敏帶着淚水跟随部隊去了雙鴨山和柳木營參加戰鬥,那次他們打死打傷數十名日本鬼子,接着又在申家圍子、七星峰、黑魚泡一帶與日軍讨伐隊多次作戰,他所在的第6軍第4 師端掉關東軍的不少炮樓和據點。那段時間隻要關東軍提起抗聯就頭疼,是以不斷派出重兵"清剿"抗聯戰士。

在李敏的記憶中,1938年 12 月的一次戰鬥給她印象極深。她說:"那次是因叛徒出賣,後方醫院被日軍燒毀,我們帶着 20多名傷員撤退到寶清張家窯的時候,遭到上百名日僞軍的包圍,在樹林子裡打了整整一天,我們的子彈都快打完了,當天我們一師的政治部主任徐光海和很多戰友都犧牲了,最後我們跑出 40 多人,撤退到松花江邊蒲鴨河入江口休整,剛準備吃飯,鬼子的汽艇又來了。雙方再次開戰,我們的團省委書記黃成植和好幾個人也犧牲了,我們隻好撤進興安嶺的樹林子,天快亮的時候,我們的眼前竟然出現了一條大河,對面還有星星點點的燈光,誰都沒想到我們跑到了黑龍江,對面有燈光的地方就是蘇聯。我們叫住一條拉草的小船,40 多人全部擠了上去,船到江心突然遭到日軍射擊。在這緊要關頭,我們升起紅旗開始高喊合唱《國際歌》,對面的蘇軍迅速派船把我們營救過去。在蘇聯經過兩個月的休整,我們傳回中國,經過幾次考驗,1939年 1月我加入了中國共産黨。不久我們在馮仲雲政委的率領下又去西征,那次在邊境線上的俄羅斯族村莊,消滅和俘虜了許多日本人收買的鄂倫春炮手,打了40 多天才結束戰鬥。1941年8月,我和抗聯 12個名女兵被送到伯力城航空訓練場學習跳傘,第五天就讓我們開始登機空降,幾個月後順利結業。1942年9月,我們又進行了第二次空降訓練,有一次3000 米的高空跳傘,一名戰友當場身亡,随後我們留着眼淚回到了北野營教導隊。"

抗聯女兵李敏,曾與金日成是戰友,後成為省工會主席,丈夫的職務更高

跳傘訓練結束不久,十月革命節即将到來,這些都是抗聯戰士值得慶賀的事情。李敏說:"當時,第 1營營長金日成領着我們開始排練節目,準備紀念十月革命,其中有個舞蹈叫《團結舞》,排練的時候金日成對我們的要求非常嚴格,他手裡拿着一根木棍子站在旁邊,不管誰的步子走錯,他都要上去狠狠地打一棍子,包括他的夫人金正淑走錯他也打。那時候金日成和我先生陳雷,還有我哥哥的關系都很好,當時雖然我和陳雷還沒有結婚,但大家經常一起玩。金日成這個人很戀舊,他和我哥哥一樣,也是在那個時間段随父親從北韓逃難跑到中國的,而且都是先跑到吉林上國小、中學,後來又在東北參加抗聯打日本,直到1945年日本投降之後,他才回到北韓,在中國生活了整整 20年,他和抗聯的很多人都很熟悉,後來他回北韓當了元首,還邀請我們去北韓參觀遊覽,1992年4月15 日還請我和陳雷去平壤參加他 80 歲的生日,每次見面大家都很開心,友誼很深。

抗聯女兵李敏,曾與金日成是戰友,後成為省工會主席,丈夫的職務更高

我們說到友誼和親情的時候,不難感受到李敏非常懷念自己的哥哥。她說:"1942 年冬天的一個晚上,張壽錢,也就是李兆麟政委找我談話,一開始他問我身體好不好、學習怎麼樣,我說都好。不一會兒他就對我說,蘇聯軍方送來情報,你哥哥李雲峰在哈爾濱失蹤了,我當時腦袋嗡的一下成了一片空白,當着張政委的面哇哇大哭起來,他勸我我根本聽不進去,還是不停地放聲大哭,因為當時我父母和我姐姐都去世了,哥哥是我唯一的親人,我倆感情很深,一直在一起當兵打仗。他機智勇敢,殺敵無數。就這樣,我失去了最後一位親人,從此全家5口隻剩下了我一個人,很長一段時間,我想起哥哥就哭,心裡特别難受。"

抗聯女兵李敏,曾與金日成是戰友,後成為省工會主席,丈夫的職務更高

李敏的哥哥叫李雲峰,1918年生于北韓,兩歲時随父母逃難來到東北,先後畢業于梧桐河模範學校和趙尚志為校長的伊春抗聯軍政幹部學校,曾任抗聯第 6軍第 1 師第 6 團政治部主任,1938年西征作戰後成為蘇軍的一名偵察兵,并學習無線電技術,随後被蘇軍派回中國,從事地下工作,監視日軍在東北的鐵路運輸情況,參與建立了黑河抗日根據地,多次遭到關東軍和日僞特務的跟蹤和追殺。有這樣一位優秀的哥哥,李敏一直夢想哥哥有一天能夠回來,有一次李兆麟再次告訴她,她的哥哥被日本鬼子逮捕後進行了"特别移送",也就是被送進了731 細菌實驗室,後來李敏隻好慢慢接受了這個事實。

李敏的哥哥犧牲後,在金日成師長和王明貴營長的鼓勵和撮合下,1943年11月30日,她嫁給了戰友陳雷,并在北野營的抗聯基地舉行了簡單的結婚儀式,讓她有了一個家。當時,他們這支隊伍的番号是蘇聯遠東紅旗軍第 88 獨立旅,因為這支隊伍是由中、朝、蘇三國人員組成,又稱國際旅,陳雷是政治教員,李敏是廣播員。雖然他們不打仗的時候一個是教員,一個是廣播員,但每次與日軍的戰鬥打響,他們依然是戰火中的士兵。經過 14 年艱苦卓絕的抗日戰争,東北抗聯在蘇聯紅軍的配合下,使橫行東北大地的日本關東軍終于土崩瓦解,從此東北光複。

抗聯女兵李敏,曾與金日成是戰友,後成為省工會主席,丈夫的職務更高

東北解放後,陳雷被任命為蘇聯紅軍綏化衛戍區副司令員,先後擔任過黑龍江省人民政府主席、第一任省長、省委書記、中共中央委員,中央顧問委員會委員,1988年離休。離休後他在自家院子裡書寫镌刻了數百塊石碑,用詩歌、繪畫、書法的石刻形式展現東北抗聯的精神史話。李敏先後擔任過黑龍江省北安團縣委書記、省總工會主席、省政協副主席等職,曾被俄羅斯政府授予朱可夫勳章和世界反法西斯戰争勝利60 周年紀念章。

離休後組建了東北抗聯宣傳隊,2012年出版《風雪征程》——李敏回憶錄,不僅回憶了自己的人生曆程,也再現了東北抗聯浴血奮戰的悲壯畫卷,讴歌了抗聯戰友前仆後繼的英雄壯舉,揭露了日本侵略者在東北地區滅絕人性的殘暴行為。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