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孤品國寶三次被專家鑒定成假貨,收藏家120萬買下,如今估價10億

《西遊記》中有這麼一個場景,觀音拿着佛祖賜予的錦襕袈裟去尋找有緣人,一路上沿街叫賣,有的僧人看到了她賣袈裟,就前去詢問說:“那癞和尚,你的袈裟怎麼賣?”觀音直接獅子大開口:“袈裟價值五千兩,錫杖價值兩千兩。”那個僧人就笑道:“這兩個癞和尚是瘋子,是傻子,這兩件粗物就賣七千兩。”

孤品國寶三次被專家鑒定成假貨,收藏家120萬買下,如今估價10億

2008年熱播的曆史大劇《大秦帝國》中商鞅為了推銷自己的法家學說,曾經三試秦孝公,最終才使得兩人如青山松柏一般開始在秦國展開轟轟烈烈的變法,加入秦孝公是一個平庸的君主,那麼也就不會有和商鞅談論三天三夜的場景了,也正是他敢和權臣一起共享秦國才有了後來秦國的一統天下。

如果一個千年的文物擺在你的面前,你會一眼就認出來嗎?除開瓷器這種很難自然腐蝕的物品,當一張儲存了千年的紙張送到你的面前,你會相信這是文物嗎?畢竟《祭侄文稿》被台當局拿去到處展出惹下了衆怒,因為那張承載着曆史的紙已經經不起折騰了,可是就有這樣的一些宋代文本是國寶級别的孤本,因為看起來像是新的而被鑒定為假貨,盜墓賊賣了好幾次都賣不出去,他崩潰的大呼:這些專家都不識貨嗎?

孤品國寶三次被專家鑒定成假貨,收藏家120萬買下,如今估價10億

事情發生于2011年,一個中年男人懷抱着一個包裹來到了北京的一個拍賣行,他的行蹤有些可疑,不過在拍賣行的很多收藏家都被琳琅滿目的展品所吸引,根本無暇顧及這樣一個鬼鬼祟祟的中年男人,保安覺得這個人有些可疑,就将其攔下詢問。

中年男子抱着自己的包裹向保安打聽:我這裡有一件寶貝,是世間少有,你們館内有興趣嗎。保安并不是什麼機密人員,他于是随口回答:每次來我們這兒的賣寶貝的人都說自己的是無價之寶,但很多都是赝品,沒有專家的認證,你也别想着能夠拍賣你的東西了。

孤品國寶三次被專家鑒定成假貨,收藏家120萬買下,如今估價10億

不過中年男子手中的的确是無價之寶,他也知道和一個小保安糾纏沒有什麼用,他很快就找到了拍賣行的常駐專家,希望其鑒定一下,然後馬上脫手。沒有想到的是專家鑒定了以後卻沒有給出中年男子想象之中的答複,他帶來的17卷宋代古籍從外觀上看卻是嶄新的。

這讓專家大感疑惑,宋代距離現在快要一千年了,紙張能夠儲存的像新的一樣,說出去也沒有人會信,于是專家很不屑的回絕了他的詢問,而且還很是輕蔑地嘲諷他說他手中的東西是上周才仿制的赝品。

孤品國寶三次被專家鑒定成假貨,收藏家120萬買下,如今估價10億

這個姓程的男子也不敢反駁,東西确實是不久前才出來的,不過是他從墓中盜出來的,是以他也沒有理由去和這個專家争執,為了盡快出手,程某來到了另外的地方想找到買家,他來到了北京潘家園、琉璃廠、鼓樓、報國寺,一些有名氣的書畫專家都将其鑒定為赝品,理由都是宋朝的東西不可能儲存至今,程某都快要爆粗口了,但是沒有辦法,這批文物來的不幹淨,程某隻能忍下這口怒氣。

一個姓馬的買家對程某手中的藏品很感興趣,他仔細地審視了其中的内容,雖然他也對紙張存疑,但是其中的内容卻是不能夠僞造的,他花了120萬元買下了這個藏品。不過很快馬姓買家就反悔了,他退還給了程某13卷,程某則退回了部分資金,到了此刻,程某已經魔怔了,他不明白為什麼這樣的傳世孤本竟然沒有一個人識貨?

孤品國寶三次被專家鑒定成假貨,收藏家120萬買下,如今估價10億

他和同夥在2006年在龍王山上挖出了一大批的南宋時期的文物,其他的一些硯台、瓷器、印章這些東西很快就出手了,這個價值最大的古本卻遲遲無法出手,程某想到這裡也隻能苦笑了。為了出手程某将照片發到了古玩圈中找買家,結果武義縣博物館館長董三軍發現了這個消息,他檢視了古籍内容,驚訝的發現上面記載了許多史書中都沒有的内容,他覺得這件事情不簡單,但是為了確定自己的判斷準确他馬上找來宋代曆史專家鄭嘉勵前來鑒定。

鄭嘉勵一看這些内容十分的激動,兩人也斷定這批貨的來曆有些蹊跷,于是他們通知了警方,很快警方在2011年12月28日将程某等人緝拿歸案,次年追回了失竊的文物,還在北京追回了4卷文書,最終這批國寶級的文物由于專家們的不識貨避免了流落海外的命運,不知道是幸運還是不幸,如果要将這些東西懂拍賣會場上購買下來的話,需要花費10億元。

孤品國寶三次被專家鑒定成假貨,收藏家120萬買下,如今估價10億

為什麼這批紙張能夠儲存至今了,不得不提宋代的墓葬文化了,墓主人徐謂禮的墓葬十分的堅固,内部要用電鑽才能鑿開,是以墓葬當中比較幹燥,在加上紙張的品質不錯,而且人們還在上面塗了一層蠟。就算在隔個百年,這批文書也不會壞。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