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了《人,績效和職業道德》以後,瞬間對這整個學期的學習有了新的感悟,明白了同學之間合作的重要性以及團隊合作的重要。一個人不可能獨立的存在,無論是在學習工作還是生活中,都需要與他人的合作才能完成每項任務。通過這種形式的合作,事半功倍,同時還能學到不同的東西,讓我們的生活更加的豐富多彩。
我認為團隊合作能夠打開自己與外界交流的通道。例如我在這學期學習C#的過程中,總會遇到這樣或那樣的問題,因為有上學期學習JAVA失敗的經驗,是以會注意到有什麼問題,一定要有團隊合作的意識。像這學期就與幾個小夥伴組了一個團隊,在學習的過程中,有什麼問題的,都像他們請教,能夠知道自己的不足,同時,小夥伴這邊在C#方面查到了許多資料,像自己這方面的學習材料也比較少,與小夥伴這邊交流多了以後,可以學習他們好的方面,共享一些好的資料,了解大家的學習狀況和學習進度,讓自己有所緊迫和壓力,同時也能找到解決問題的方式。
人,績效和職業道德,看完這一章,感覺受益良多,作者首先拿動物舉例,有豬,雞,鹦鹉。豬是全身心投入在項目裡,雞,他們的級别主要是參與,還有鹦鹉,有很多好的idea,但不執行他們的投入級别僅僅是參與,我認為我在我們團隊有一點豬的優點,當組長布置給我任務時,我會努力完成任務,全身心投入在項目了。我們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作用,一個團隊的良好發展,離不開每一個的努力。
就像《一個程式猿的生命周期》中的程式員自小是貧困的家庭,踏上程式學習的道路上還遇到不少的阻礙,包括母親的卧病,父親的下崗,直到戀愛,他一直是家庭的支柱,他要為以後的家庭收入着想,是以他不斷的充實自己,努力學習程式,希望在畢業來臨的時候,能夠有充實的知識在社會上尋找工作。但是事實總是殘酷的,并不是每個人的起步都是公平的,有些人機遇好,一出來就找到了好工作,收入可觀,但是這個程式員剛踏入社會的遭遇也不如人意。進入一個小公司實習,工資還特别低。但他沒有不甘,他知道什麼都是從低做起,在工作之餘,他還努力充實自己,做一些小軟體的開發,終于有了一些小成就,工作崗位也有所提高,待工作穩定後就要面對養活家庭的問題,房子是結婚的标準要求,是以他又要為此而奮鬥。一個家庭的供不應求,使這個程式員苦惱,加上一心想推動公司的轉型,但最後還是失敗而告别公司,最後感慨自己出來社會7年的工作生涯。
每個踏上程式員的道路的人,在成功之前一定會遇上很多阻礙,可以說每個成功人士之前肯定有自己的辛酸史,但是我覺得程式員的成長比其他一般人的要困難得多,因為他們每天都是面對的枯燥無味的代碼,而且程式員不做到精在社會上是難有作為的。
最後我想說,人生總會有低谷,重要的是你能否承受光明到來之前的黑暗。付出一定會有收獲,既然選擇遠方,便隻顧風雨兼程。是以,現在的我們一定要努力奮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