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上海1月6日消息(記者楊靜 林馥榆)中國畫是表意性的藝術,有其獨特的規律和文化特征,充滿了文化的審美意趣。近日,美術家、教育家、藝術評論家,李采姣新書《寫意花鳥畫中“意”的文化精神》正式出版。作為一名美術家、教育家、藝術評論家,李采姣向來喜歡用繪畫、文字和講述來诠釋心靈,抒發感情。

李采姣最新專著《寫意花鳥畫中“意”的文化精神》(央廣網發 受訪者供圖)
近年來,身為上海大學上海電影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的李采姣心無旁骛地銜枚疾進,将名利置于一邊,出色完成教學任務的同時,精品力作疊出,屢屢獲獎;公益善舉不斷,累累獲得好評。同時,她用碎片化的時間寫就《寫意花鳥畫中“意”的文化精神》。
書中,她依據古今中外美術專業理論,結合自身心得,穿插講述“意”在傳統寫意花鳥畫中的展現,将知識點一一列出,用或正經或诙諧的語言将其串聯,使專著的可讀性極強。運用《詩經》《易經》《道德經》清晰講解,讓國學接上地氣;美術、畫論、藝術史舉例分析, 深入淺出,讓專業彙聚人氣。在書中,她還用心篩選 100 幅曆代各階層畫家的代表作當示範講解案例,新思想、新觀念、新成就随閱讀的深入不時顯現。
不同創作主體由于禀賦個性、知識閱曆、生存環境、社會經驗、審美喜好等差異,對“意”的文化精神的了解肯定是不同的。書中,作者選取文人雅士、畫僧、坊間畫家等不同階層作具體分析,指向性明确,旨在明晰“意”的文化精神的多元性和多重性。
《臨風解鳴》李采姣 2019年(央廣網發 受訪者供圖)
毋庸置疑,《寫意花鳥畫中“意”的文化精神》是李采姣創作生涯中的一個重要節點,專著通篇“寫意”,實際上是将傳統中國畫的雄奇造化寓于文字,使傳統寫意花鳥畫的深層意蘊得到釋放。同時也從側面說明東方美學可以找到西方的诠釋方式,在美的認知上東西方并不沖突。專著用大量圖例來輔證論點、說明問題,讓讀者興緻盎然,手不釋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