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家人閑坐,燈火可親,慢煮生活,歲月深深

文 | 範雪

元旦三天假期,終于在這2022年的初始便可享受到了和家人在一起的時光了。晚上吃完飯,可能因為“心有靈犀”的默契,不約而同地,公公沒有出去找他的“老夥計”們聊天,婆婆也沒有出去鍛煉身體,而我則用剛買的煮茶器煮上一壺紅茶,放上一點陳皮,再在桌子上擺上一袋瓜子,全家人圍在一起,喝喝茶,吃吃瓜子,談談心,聊聊天,别有一番溫馨和快樂。倆孩子聽到這邊的歡聲笑語,丢下了手上心愛的玩具,一起跑到奶奶身上撒嬌,也要學大人的樣子倒茶喝茶。

我急中生智,趕忙拿出一包酸奶,兩個茶杯,給她們一人倒了一杯酸奶,也滿足了她們像模像樣、有樣學樣的願望,兩個小家夥也是激動不已。喝到開心處,倆娃娃甚至和奶奶碰起了杯。奶奶笑着說:祝寶寶們健康快樂!我急忙在一邊教她們說起了吉祥話兒,倆寶學了一遍便也會争先恐後地祝奶奶身體健康,童聲童氣的稚嫩奶音,哄得她奶奶樂的合不攏嘴。

微笑着看着一大家子圍在一起、其樂融融的溫馨畫面,我的腦中不由地浮現出汪曾祺先生的那一句話:“家人閑坐,燈火可親”。

是啊,家,不必有豪華的裝飾,也不必有昂貴的擺設,隻要有人、有燈,最好有房,便可謂之“家”。有了人,便是心安有伴,便是“吾心安處便是家”;有了房,便有了遮風擋雨,不用擔心風吹雨打,冰侵霜襲;有了燈,就有了溫暖奔頭,無懼夜晚的黑暗寒冷,仿佛有了月亮和星光。家,是每個人依靠的地方,是每個孩子健康成長的搖籃,是每個父母苦心經營的港灣,是天底下最親切、最溫馨的地方。

仍記得自己國小初學英語的時候,老師曾這樣和我們解釋“home”和“house”的差別:在英語用法中,有家人的“家”才是“home”, 房子隻是“house”。是啊,房子隻是“家”的一個組成部分,有家人的地方,就算沒有片瓦遮雨,隻要是我們完完整整坐在一起,彼時相伴,共享憂愁快樂,共度風雨,這就是“家”啊。而我們作為芸芸衆生中的普通一員,能做到“家人閑坐,燈火可親”,也不失是一種幸福。

沒有一個人能夠舍棄“家”的羁絆和快樂,而“家”最大的價值就在于傳承。父母将愛和付出傳于你我,你我又将這份沉甸甸的愛贈與子女,最深的幸福,最厚重的愛,都藏在“家”裡。融洽、和睦、閑适,處處洋溢着溫情,這才是家應有的樣子。

我想,家人閑坐,隻有家人都健康、平安、快樂,才會有“閑坐”的機會和條件;可親的永遠不隻是那盞亮着的燈火,而是燈下有着我們最親最愛的人,正是因為有了最愛的人,我們才有了“家”,我們才有了歸宿。就像曾經讀過的一段文字中寫道:“家就像是兒時收集的玻璃糖紙,拂去歲月跌落在紙上的灰塵,撫平時光深陷在紙上的紋路,卻依然鮮亮。而我們,嘴角微揚,滿心歡喜,隻因嗅到了家的味道。”

新年願望,排在第一位的便是:願家人們,願每一個我最愛的親朋摯友們,都健健康康、平平安安、快快樂樂。因為隻有人齊了,快樂了,才是生活最大的幸福啊!

家人閑坐,燈火可親,慢煮生活,歲月深深,如此,甚好。

家人閑坐,燈火可親,慢煮生活,歲月深深

作者簡介:範雪,2010年畢業于山東師範大學漢語言文學專業,現供職于山東高密農村商業銀行。愛好讀書與寫作,喜歡用文字來記錄生活中的點滴感動。

壹點号山東金融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