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強漢、盛唐、剛明,哪個王朝的名将含金量最高?

漢朝名将:韓信、彭越、英布、衛青、霍去病、李廣、李敢、李陵、公孫賀、趙充國、窦固、窦憲、鄧禹、耿弇、岑彭、馮異、吳漢、陳湯、皇甫嵩、趙破奴、李廣利、賈複、寇恂、馬援。

強漢、盛唐、剛明,哪個王朝的名将含金量最高?

唐朝名将:李靖、李績、尉遲恭、蘇定方、侯君集、程咬金、李孝恭、李道宗、李晟、李愬、郭子儀、李光弼、仆固懷恩、王忠嗣、哥舒翰、高仙芝、封常清、黑齒常之、李克用、高骈、薛萬徹、薛萬均、王孝傑、薛仁貴。

明朝名将:徐達、常遇春、李文忠、馮勝、傅友德、藍玉、湯和、鄭遇春、郭英、沐英、鄧愈、張钰、張輔、朱能、薛祿、馬芳、王越、俞大猷、戚繼光、譚綸、孫承宗、李成梁、袁崇煥、盧象升、孫傳庭、唐勝宗、陸仲亨、李定國、瞿能、李如松。

漢朝、唐朝、明朝,都是大一統王朝,名将如雲,武力值相當強悍。如果非要評出第一,就得有個标準,畢竟他們沒有處在一個時代,沒有過招的機會。武将含金量的高低,主要看對手實力,他們要面對的勁敵是誰。為了統一标準,這些人隻能打“外戰”,也就是跟中原之外的部隊作戰。

強漢、盛唐、剛明,哪個王朝的名将含金量最高?

漢朝,主要對手是草原上的匈奴騎兵,彼此互相厮殺數百年。漢武帝時期,衛青、霍去病等名将連續出擊匈奴,連戰連捷,卻并未解決匈奴問題。李廣利時代,漢軍連續北伐,幾乎每次都失敗,漢軍精銳損失殆盡,漢武帝無奈之下頒布“罪己诏”,停止用兵。東漢時期,窦固、窦憲等名将出擊匈奴,杭愛山之戰、金微山之戰後,匈奴元氣大傷,被迫西遷。

唐朝,主要對手是突厥、吐谷渾、吐蕃、契丹等,在中亞還跟阿拔斯王朝進行交戰。唐朝建立後,幾乎每年都在打仗,“不是在打仗,就是在打仗的路上”,武将得到很好的鍛煉,經驗非常豐富。前期作戰,唐朝勝利很多,卻從未解決邊境問題,突厥也是經常滿血複活。武則天、唐玄宗時代,唐軍大多都是戰敗,損失慘重。

明朝,主要對手是蒙古騎兵,後來還有女真、倭寇、西方殖民者。經過兩百多年的厮殺,蒙古被撕成碎片,為清朝最終解決蒙古問題奠定了基礎。倭寇、西方殖民者,明朝也是連續反擊,即便内部沖突重重,也依然敢于亮劍。遼東女真,一度被打壓,“成化犁庭”差點将其撲滅。但是,明朝北方邊境問題,從未解決,這點跟唐朝一樣。

強漢、盛唐、剛明,哪個王朝的名将含金量最高?

漢朝搞定匈奴,唐朝、明朝都沒有完成目标,是不是說明漢朝武将的含金量最高呢?并非如此,因為匈奴、突厥、蒙古,三者實力不在一個檔次。草原上的遊牧騎兵,蒙古最強悍,明朝壓力最大。要知道,元順帝逃到草原後,北元依然是一個統一的政權,麾下百萬雄兵,内部凝聚力非常強悍。

無論是極盛時期的匈奴,還是突厥,都不能跟北元相比。況且,北元社會的發展程度以及内部的凝聚力,遠非還處在奴隸社會的匈奴、突厥可比。唐朝時期,名将動不動就“滅國”,其實就是一個小部落而已,并不是真正的大國。唐朝滅掉的強國,就是高句麗,但主要是隋炀帝的功勞,高句麗已經元氣大傷,唐朝還是花了數十年才搞定。

退回草原後,北元依然十分強大。經過數十年大戰,北元被徐達、馮勝、藍玉等打得分崩離析,分成鞑靼、瓦剌、兀良哈三部分。即便是分成三部分,蒙古騎兵依然十分強悍,他們裝備精良,并擁有火器,也不好對付。有些人說,明軍将領隻能欺負這些“散兵”,含金量不高,這是一個錯誤的認識。

強漢、盛唐、剛明,哪個王朝的名将含金量最高?

蒙古騎兵究竟有多厲害?準噶爾蒙古,僅僅是瓦剌(厄魯特蒙古)中的一個部落而已。結果呢?康熙、雍正、乾隆三代帝王,舉全國之兵馬,花了幾十年才搞定他們。期間,準噶爾蒙古還同時迎戰沙俄、哈薩克汗國、清朝,其武力值之強悍可想而知。後來,若非内部分裂,又出現瘟疫,乾隆還不一定搞定他們。

從對手實力來看,蒙古強于突厥、匈奴,明朝面臨的壓力最大。但是,明朝能将蒙古打得分崩離析,還不跟漢朝、唐朝搞“和親”,而是一直打下去,名将含金量之高可見一斑。是以,從“外戰”角度看,明朝名将含金量排首位,其次是強敵林立的唐朝,最後是漢朝。漢朝主要對手隻有匈奴,唐朝則很多,壓力更加大。康熙評價明朝戰績:“治隆唐宋,遠邁漢唐”。

參考書目:《中國古代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