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中山出台“标準地”政策,工業用地出讓将有這些不同

作者:南方plus用戶端

日前,中山市政府印發《中山市 “标準地”出讓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标志中山市“标準地”改革正式落地。

“标準地”是指在供地條件中設定行業分類、容積率、産出強度、稅收強度、投資強度和機關産值能耗等控制名額,在同一區域内按照統一的标準進行出讓和監管的國有建設用地。

據介紹,土地在前期挂牌公告中,明确了固定資産投資強度、土地産出、畝均稅收、能耗标準、環境标準、規劃标準多個方面名額,相關職能部門可以提前介入指導開展審批相關服務,企業拿地後無須再單獨逐項辦理各項名額評估評價,可直接辦理開工前的相關證件,節省了時間和精力。

根據《方案》要求,中山将建立“标準地”出讓制度,2022 年確定全市30%、力争50%,重大産業平台内80%工業和倉儲用地實行“标準地”出讓,逐漸形成常态化出讓模式。

中山出台“标準地”政策,工業用地出讓将有這些不同

中山将建立“标準地”出讓制度,逐漸形成常态化出讓模式。南方日報記者 葉志文 攝 南方+ 葉志文 拍攝

探索“控地價競承諾畝均稅收”

此次用地涉及範圍,适用于《方案》實施後出讓的工業用地(含新型産業用地)和倉儲用地,其他用途用地經市政府準許可參照執行。

根據《方案》,具體流程為:定标做地,建立“标準地”儲備庫。中山市各鎮街政府根據實際需要,可對“标準地”集中的區域按《中山市工程建設項目區域評估實施細則》開展區域評估,為實施“标準地”出讓提供基礎支撐,減少單個項目評估,縮短項目落地時間,降低企業成本。中山市自然資源局對鎮街政府申請出讓的土地,提出規劃名額要求,協調市商務局、發展改革局、工業和資訊化局等部門提供行業分類、産出強度、稅收強度、投資強度和機關産值能耗等産業經濟名額要求,逐宗明确“标準地”控制名額,經鎮街政府确認後納入“标準地”儲備庫。必要時可增加人才、研發經費投入強度等其他名額類别,進一步豐富“标準地”名額體系。

明标招商,遴選投資意向。鎮街政府就“标準地”儲備庫的地塊,向市自然資源局出具《關于申請開展“标準地”出讓的函》提出公開招商要求。市自然資源局在“中山看地雲”對拟公開招商的“标準地”實施網上招商,并委托中山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釋出出讓預公告。預公告期間由鎮街政府牽頭接受意向企業咨詢和報名,了解投資意向,組織對接洽談。鎮街政府對投資意向企業進行研究篩選,報市招商引資工作指揮部辦公室稽核。

按标供地,确定競得人。在未确定項目意向前,由市土地管理委員會提前審議通過“标準地”規劃條件,确定出讓起始價,待市招商引資工作指揮部辦公室稽核同意項目準入要求後,将準入要求納入“标準地”出讓條件直接公開出讓。

值得一提的是,《方案》明确,除傳統“價高者得”競價方式外,中山探索采用“控地價,競稅收”方式:以起始價溢價率20%設定為最高限價,達到最高限價後,轉為競承諾畝均稅收,報出最高承諾畝均稅收者為競得人。經市政府準許,達到最高限價後還可競承諾能耗等名額。

競得人與市自然資源局簽訂《出讓合同》,與鎮街政府簽訂《項目履約監管合同》,承諾履行項目行業分類、容積率、産出強度、稅收強度、投資強度和機關産值能耗名額等控制名額要求。競得人根據合同約定繳納全部土地出讓金和有關稅費後,辦理不動産登記,《不動産權證書》和不動産登記簿上需備注“标準地”。

中山出台“标準地”政策,工業用地出讓将有這些不同

“标準地”出讓流程圖。

促企業“量入為出,适度消費”

“标準地”不僅在效率上縮短了企業要跑的時間和距離,更讓企業拿地更加客觀謹慎,督促企業轉型更新,企業在拿地前,就清楚地知道該地塊的各項規劃名額要求和經濟技術标準,可以“量入為出,适度消費”,同時也能提高項目落地的精準度。

“标準地”工作三分“定标”,七分監管。《方案》提出,切實加強對競得人承諾履行的監管,營造“守信者受益、失信者受限”的社會氛圍,建立健全事中事後監管和信用懲戒機制。

其中,實行全周期監管。市政務服務資料管理局負責建設維護“中山市項目落地審批協同管理平台”,鎮街政府和相關部門通過平台關聯建立前中後全周期協同監管體系,落實“标準地”控制名額要求。鎮街政府根據屬地管理原則,按《項目履約監管合同》承擔主要監管職責,及時上報項目準入、供應、開工、竣工、達産資料;市自然資源局負責建立開工竣工核查機制,市商務局牽頭,發展改革局、工業和資訊化局、稅務局等産業部門配合建立産業經濟名額核查機制,指導督促鎮街政府落實監管工作;市工業和資訊化局負責項目準入、供應、開工、竣工、達産全周期名額落實情況統計通報。

對任一環節核查不合格的,允許限期整改,期限内未完成整改或整改後再次核查不合格的,按《出讓合同》和《項目履約監管合同》的相關約定追究違約責任。

按照“褒揚誠信、懲戒失信”的原則,中山将充分發揮法律、行政、經濟、信用等手段,對競得人進行履約監管和違約懲戒,防止出現新的低效用地問題。對未履行約定和承諾的競得人實施聯合懲戒,情節嚴重的依法納入失信黑名單予以曝光公示,限制其參與土地競買。

推動實作“拿地即動工”目标

“标準地”出讓實施方案落地後,如何確定審批效率提升及流程順暢?《方案》對此做出了具體要求,多環節加快審批速度。

根據《方案》,在符合法律法規的前提下,推行審批部門審批事項“一表清”,對水土保持等區域評估等事項,在出讓公告中一次性告知相關建設要求,相應的審批事項實行告知承諾制,審批部門加強過程監管,保證項目符合承諾要求。

由鎮街政府安排專員跟進,陪同競得人辦理審批業務、繳納各項稅費;市政務服務資料管理局安排“一對一”導辦員,協助競得人辦理土地成交手續,聯系審批部門;市工業和資訊化局安排協調員,負責項目從拿地後到動工建設的全流程跟蹤協調服務;其他相關部門安排專員做好對接工作。

中山出台“标準地”政策,工業用地出讓将有這些不同

圖為中山智能裝備産業園地塊。 南方日報記者 葉志文 攝

同時,鼓勵“标準地”采取帶設計方案出讓、預受理等措施,提前介入業務審批,推動實作“拿地即動工”的目标。

中山市自然資源局相關負責人表示,2021年以來,中山圍繞加快工業用地市場化配置改革,優化營商環境,推動實作“拿地即動工”,陸續出台《中山市新出讓用地開發建設預受理實施方案》、《中山市建設用地帶設計方案出讓實施方案(試行)》和《中山市“标準地”出讓實施方案》等政策檔案,在工業用地供應端形成政策“工具箱”,以更快的速度、更優的效率為企業提供便利服務,讓企業暖心安心,更加堅定紮根中山的信心;同時“标準地”改革明确用地控制名額,提高項目準入标準,進而促進産業轉型更新,助推中山高品質發展。

【采寫】南方日報記者 吳帆

【攝影】南方日報記者 葉志文

【通訊員】龍貴光

【作者】 吳帆;葉志文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用戶端

來源:南方+ - 創造更多價值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