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23歲副連長犧牲,許世友一天湯米未進,用自己的新棉衣蓋英雄遺體

“我要打仗,我不能眼睜睜看着鬼子橫行霸道,不叫我打仗我受不了。”。

1944年8月,參加山東軍區英雄代表大會的任常倫,聽說漢奸趙保原勾結侵華日軍,對牙山抗日根據地展開大掃蕩,是心急如焚,日夜兼程趕了700裡回到膠東軍區。

23歲副連長犧牲,許世友一天湯米未進,用自己的新棉衣蓋英雄遺體

可首長卻不讓他參戰,原因很簡單,他在前一次的戰鬥中受了傷,肩膀上還有彈片,體力也沒有完全恢複,情急之下,他說出了文章開頭的話。

最終,首長被任常倫強烈的抗日願望感動,不僅同意他參戰,還提升他當了山東縱隊5旅14團5連3排副排長。

很快,時間來到11月17日,日軍大島部隊700餘人,沿着煙青公路南下萊陽,得到消息後,14團決定在海陽長沙堡布陣,吃掉這股日軍。

戰鬥打響後,日軍撲向14團附近的5連,激戰中,3排排長負傷,任常倫接過了指揮重任,他把9班分成兩個組,從日軍兩側發起攻擊,在任常倫的指揮下,3排先後打退日軍4次進攻,這時候,3排的彈藥耗盡。

見日軍再次沖了上來,任常倫二話不說,端起刺刀,便帶頭與日軍展開白刃戰,短兵相接之後,任常倫很快結果了兩個鬼子,這時候,四個日軍将任常倫包圍。

23歲副連長犧牲,許世友一天湯米未進,用自己的新棉衣蓋英雄遺體

狹路相逢勇者勝,以一敵四,任常倫毫不畏懼,見正前方的日軍舉槍刺來,任常倫舉槍反刺,一下就将日軍的刺刀磕了回去,然後迅速向前突刺,結果了這鬼子的性命。

解決了正面的日軍,左右兩面的日軍也舉刀向他刺來,他往後一閃,躲開刺刀,左面的鬼子撲了個空,一頭栽倒,任常倫順勢一腳,将他踹下山坡,右面的鬼子見任常倫如此勇猛,心生怯意,繞到背後想偷襲,聽到響動的任常倫猛然轉身,用刺刀撥開鬼子槍尖兒,槍托重重砸在鬼子腦袋上,然後補了一刺刀,送他上了西天。

便在這時,任常倫露出了破綻,一直未動的那名鬼子,瞅準時機,一刀向任常倫刺來,任常倫壯烈犧牲,年僅23歲。

23歲副連長犧牲,許世友一天湯米未進,用自己的新棉衣蓋英雄遺體

當任常倫的戰友看到這一幕,怒火徹底被點燃,爆發出前所未有的戰力,最終,鬼子留下258具屍體和12個俘虜,倉皇逃走。

很快,任常倫犧牲的消息,便傳到了膠東軍區司令員許世友耳中,許世友是心痛不已,決定為任常倫召開追悼會。

據說,追悼會當天,許世友一整天湯米未進,還将自己的一件新棉襖,親自蓋在了任常倫的遺體上。

23歲副連長犧牲,許世友一天湯米未進,用自己的新棉衣蓋英雄遺體

一位副排長犧牲,軍區司令親自開追悼會,還如此隆重,這是為何?原因很簡單,因為英雄相惜,因為任常倫參軍的4年間,他參加了120餘次戰鬥,9次負傷,依舊一往無前!

任常倫,山東煙台人,出身寒苦,出生時,家裡正在搬家,他的爺爺聽說兒媳生了個大胖小子,笑得合不攏嘴。

當時的任家,窮困潦倒,老是借房子住,也老是搬家,為了讨個彩頭,爺爺便給他取了個乳名“搬牢”。

幼年的任常倫,可謂泡在苦水中長大,他家隻有幾畝貧瘠的丘陵地,交了苛捐雜稅,便所剩無幾,父親隻能無奈出去扛活兒,直到任常倫4歲,家裡才有了2間茅草屋,算是不用再搬家了。

可惜的是,在任常倫6歲時,國民黨抽壯丁,他的父親因為抗拒,慘遭毒打,憂憤而終,隻剩他們母子相依為命。

23歲副連長犧牲,許世友一天湯米未進,用自己的新棉衣蓋英雄遺體

父親死後,母親氣火攻心,再加上家庭重擔,在任常倫10歲時,也離開了人世,父母雙亡後,叔父收養了他,對他視如己出,還送他上學讀書,也是這時,他才有了“任常倫”這個名字。

童年的苦難,造就了任常倫早熟的性格,叔叔家也不富裕,懂事的任常倫便在14歲時主動退學,四處打短工,幫着叔父養活一家人。

1938年,侵華日軍攻下煙台,四處燒殺搶掠,為禍鄉裡,而國民政府官員,要麼望風而逃,要麼當起了漢奸,助纣為孽,看着鄉親們受苦受難,任常倫是心如刀絞。

不久,在紅色政權的上司下,任常倫的家鄉成立了抗日民主政權,17歲的任常倫二話不說,報名參加,貼智語、埋地雷、打伏擊,樣樣奮勇争先,得到同志們一緻好評。

1940年夏,19歲的任常倫成婚了,娶的是小他3歲的貧寒女子穆桂蓮,新婚之夜,任常倫便對妻子說:“村自衛團同鬼子幹仗的機會少了點兒,我要去當正規軍,這樣就能天天打鬼子。”。

23歲副連長犧牲,許世友一天湯米未進,用自己的新棉衣蓋英雄遺體

這年8月,機會來了,黃縣縣大隊擴充隊伍,因為新婚燕爾,村裡的幹部瞞了任常倫,可任常倫得到消息後,立即跑去詢問情況,在苦苦哀求下,村裡給了他一個名額,任常倫告别妻子,去了縣大隊當戰士。

不久,黃縣抗日大隊改編為八路軍山東縱隊5旅14團5連,任常倫成了許世友麾下一名小兵,因為武器短缺,剛剛參軍的任常倫,沒有武器,負責運輸彈藥。

1940年12月,14團攻打山東掖縣郭家店,戰事極為激烈,等任常倫扛着彈藥到陣地時,戰士們已經開始白刃戰,見狀,任常倫立刻沖了上去。

雖然個子不高,但任常倫作戰極為勇猛,見一名鬼子正與戰友搏鬥,任常倫一下撲倒鬼子,并趁機奪了鬼子三八大蓋,擡手就刺死這名鬼子。

23歲副連長犧牲,許世友一天湯米未進,用自己的新棉衣蓋英雄遺體

第一次用刺刀的任常倫,覺得刺殺不順手,便反拿着三八大蓋,用槍托砸敵人,這悍不畏死的一幕,恰巧落入營長眼中,營長贊賞不已,戰鬥結束後,對任常倫一頓猛誇,并把任常倫繳獲的三八大蓋留給了他。

有了槍的任常倫興奮不已,勤學苦練,不僅槍法如神,拼刺技術,也是爐火純青,戰場之上,更是奮勇當先。

1941年3月,膠東軍區對親日派頭子趙保原展開進攻,7月,打到趙保原老巢發城,到7月中旬,發城外圍,隻剩3個大碉堡,7月26日,八路軍對這3個碉堡發起進攻,任常倫所在的5連,負責攻打最大的一個。

戰鬥一打響,任常倫便帶着鹿砦組,揮舞着大鍘刀,砍開敵人的鹿砦,幫後續部隊清楚障礙,緊接着,他又點燃碉堡下的柴草,對碉堡内的敵人火攻,戰鬥至午夜,部隊傷亡慘重,任常倫的肩膀和腿部也受了傷,但碉堡内的頑敵,依舊不肯投降。

23歲副連長犧牲,許世友一天湯米未進,用自己的新棉衣蓋英雄遺體

于是,任常倫和戰友們架起梯子強攻,雖然身體兩處負傷,但勇猛的任常倫,依舊第一個登上梯子,等快接近碉堡槍眼時,一塊磚頭飛出,砸在了任常倫腦袋上,他強忍眩暈,抽出手榴彈,就塞進了槍眼,随着一聲巨響,碉堡内炸開了花,戰友們趁機沖進,全殲守敵,因為出色的表現,此戰之後,任常倫成了一名黨員。

成為黨員的任常倫,思想進一步升華,戰場之上的任常倫,從不肯抛棄任何一位戰友,總是把最危險的事情留給自己。

1941年冬,部隊攻打栖霞縣日寇的一個據點,戰鬥結束,卻發現少了3班班長,得到三班班長是在掩護部隊撤離時,腿部受傷沒能沖出來,任常倫立即站出來,要求去救3班班長。

當他到了3班班長跟前時,碉堡内的敵人也發現了他,對他展開射擊,任常倫見狀,立即撲到3班班長身上,用自己的身體,幫他擋子彈。

23歲副連長犧牲,許世友一天湯米未進,用自己的新棉衣蓋英雄遺體

3班班長數次想讓他走,但任常倫不肯,他說:“我的任務是來救你,完不成任務死也不回去!”。

最後,任常倫完成救援任務,但過程驚險至極,一顆子彈打在了任常倫頭部,稍有偏差,性命不保。

還有一次,在戰鬥中任常倫負傷,但看到戰友孫福理身陷敵人保衛團時,他忍着劇痛,3槍擊斃3個敵人,将戰友救了出來。

攻打昌邑縣外圍據點撤退時,他與2名同志留在最後打掩護,這時敵人大部隊追來,任常倫不顧危險,獨自離開,邊跑邊開槍,将敵人火力引向自己,掩護那兩名同志離開。

1943年10月,任常倫在跟随部隊攻打漢奸李永平時,在碉堡壕溝外,任常倫等人被敵人機槍壓制,無法前進。

就在這緊要關頭,任常倫再次挺身而出,先是一顆手榴彈,然後點燃炸藥包,便撲向碉堡。

23歲副連長犧牲,許世友一天湯米未進,用自己的新棉衣蓋英雄遺體

碉堡内的敵人,被任常倫視死如歸的氣概吓傻,竟然忘了射擊,等反應過來,任常倫已将炸藥包塞進槍眼,碉堡被炸開,敵軍乖乖投降……

從1939年正式加入八路軍,到1944年,短短5年時間,任常倫參加了120餘次戰鬥,9次負傷,身上留下了11處疤痕,但任常倫從不居功,他說:“為了黨和人民的利益,該流血的時候就毫不顧惜的去流血!”

正是因為有無數像任常倫這樣敢打敢拼的猛士,14團在山東戰場脫穎而出,成立許世友麾下主力團之一,團長不止一次在許世友面前誇贊任常倫,雖然二人身份地位相差甚遠,但許世友對任常倫,卻有着濃濃的興趣。

23歲副連長犧牲,許世友一天湯米未進,用自己的新棉衣蓋英雄遺體

1944年7月,任常倫被評選為全團戰鬥英雄,因為肩膀負傷,還有一顆子彈未取出,首長想讓他休息休息,便派他去參加山東軍區的戰鬥英雄代表大會,在大會上任常倫又被評為山東軍區“一等戰鬥英雄”。

緊接着,便是任常倫聽聞趙保原和日軍進犯牙山根據地,跑了700裡回來參加戰鬥,壯烈犧牲的事情。

任常倫犧牲後,許世友除了給他召開隆重的追悼會,還将他所在的5連,命名為“任常倫連”,以紀念這位英雄、

任常倫,也成了這個連的軍魂,一直鼓舞着他的戰友們,1948年10月,在塔山阻擊戰中,“任常倫連”獲集體一等功,1949年3月,毛主席、朱總司令親自檢閱這支隊伍,毛主席還對“任常倫連”的戰旗,敬了個禮。

23歲副連長犧牲,許世友一天湯米未進,用自己的新棉衣蓋英雄遺體

“任常倫連”這個名号,一直沿用至今,2015年大閱兵時,還曾出現,接受黨和人民的檢閱,隻是時過境遷,知道任常倫的人,已經很少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