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修譜,一定是同姓同族人之間的大事

修譜,一定是同姓同族人之間的大事

修譜祭祖大會

家譜随中華文化的誕生而誕生,極其遠古。衆所周知,中國是世界文化古國,在文化的代代傳承之中,家族文化自然也是很重要的一支。很多人追溯家譜起源,根據各種資料的考察也是衆說紛纭。與其考察很多世家史料來源于上古時代家譜,更不如了解,家譜鼎盛于清朝時期,為何家譜都有“成熟于明,興盛于清。”的說法,其實翻看曆史都是有依據的。

修譜,一定是同姓同族人之間的大事

舊家譜

先秦時,社會上流傳有《周官》、《世本》等譜學通書;秦漢以後,又出現了《帝王年譜》、《潛夫論.志氏姓》、《風俗通.姓氏篇》等譜學著作。到魏晉南北朝時,門閥制度盛行,家譜成了世族間婚姻和仕宦的主要依據,于是便迅速發展起來。隋唐五代後,修譜之風更從官方流行于民間,以至遍及各個家族,出現了家家有譜牒、戶戶有家乘,并且一修再修、無休無止。在曆史的演變中,家譜文化也随着時間的推移越來越規範化,成熟于明朝,興盛于清朝。是以就有了家譜“成熟于明,興盛于清。”的說法了。

修譜,一定是同姓同族人之間的大事

家譜文化傳承

在中國曆史中,最近的一個修譜高峰期就是1840年到1949年之間。神州大地雖曆經百年滄桑,但民間各個家族修譜事務從未斷絕。各個家族有識之士,意識到當時天下大亂,族人遷居分離之大勢不可避免,為了保住在這樣的大環境下能夠給自己的族人和後人留下一些家族線索,于是召集家族成員搶修家譜。是以,我們現如今所能看到的老譜,絕大多數都形成于這一時期。但由于當時修的都是紙質家譜,不易儲存,再加上曆史諸多因素,毀壞甚多。

春節之際,遊子返鄉過年,總是不忘看家譜、學家訓、上祖墳、拜祖宗。尋根問祖,漸成時尚。但半個多世紀以來,中國家譜的命運,卻是跌宕起伏,家譜收藏也随之冷冷熱熱。現在網際網路家譜的普及,更是推動家譜數字化的程序,讓家譜成為家族一勞永逸的事。是以每次修譜,也就成了同姓同族人之間的大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