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宋代的《大橋山寨》(揚州江都大橋鎮)

古時,大橋鎮地處長江北岸的東海岸邊,海邊灘塗平曠,一片白色砂礫。當先人們陸續來此墾荒,聚集而居,繁行生息後,便名其曰:“白沙”。到宋代,則在此設立了“大橋山寨”。

據《嘉靖維揚志.軍政志》載:江都計有十三所鄉兵山水寨:“清流寨,團窩寨,興教寨,官莊寨,朱谷寨,大橋寨,良豐寨,鹽河寨,中沙寨,黃寺湖寨,艾陵湖寨,渌洋湖寨,董家湖寨”。而據《萬曆江都縣志》載:“宋江都鄉兵山水寨凡十四所。”宋《江都縣圖》在現在大橋鎮的方位,就标為“大橋山寨”。

宋代的《大橋山寨》(揚州江都大橋鎮)

據《萬曆江都縣志》雲:“國初防倭,沿江置營堡墩寨,皆在通泰等地方。”尤其是“嘉靖中,倭以來守,臣議防倭,經劃于州縣各要害置營寨”。而在大橋等地設寨,則是因其“四至險要,沿河港汊,鄰近集市”,故“劄營戰場,扼賊險要,設伏出奇”也。

所謂“鄉兵山水寨”,是宋代的一種軍事行政建制。其中,駐兵陸地的稱為“山寨”,在水上擁有船隻的稱為“水寨”。而“山寨”則是以駐軍為目标所建築的半永久性的防禦工事。它在士兵營房周圍壘石牆,掘壕溝,以将駐兵與百姓分隔開來。

宋代的《大橋山寨》(揚州江都大橋鎮)

這種山寨建制,集實邊,防禦,屯田,護耕,保民于一體。因為正常駐兵,為了有效地解決供給問題,減輕後勤壓力,就要求士兵在駐地附近屯田耕作,同時,由于對山寨周圍住民,士地提供了有力又有效的保護,這就吸引了更多的鄉民聚集在山寨周圍,并進而适時地從鄉民中招募部分鄉兵。“鄉兵者,選自戶籍,或士民應募,在所團練,以為防守之兵也”《宋史.兵志四》。鄉兵除了擔負維護地方治安任務外,還作為駐軍的輔助力量,當山寨駐軍出征時,鄉兵則在山寨留守,以免後顧之憂。

宋代的《大橋山寨》(揚州江都大橋鎮)

随着時間的推移,日益衆多的百姓在山寨附近居住,耕種,生活,這樣,繁盛了商品交換與買賣,進而一步步從集市發展成為集鎮的雛形。(朱毓麒)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