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1992年,74歲的陳赓夫人傅涯,為何不顧高齡去了趟台灣?

遙望近百年前,當時的中國災荒、戰亂接連不斷,廣大人民深受煎熬,為了民族的獨立和解放,數以千萬計中華兒女奔赴前線戰鬥,他們不畏流血、犧牲,隻為實作心中最偉大的目标,在殘酷的戰場上留下的不僅是曆史的創傷,也曾有美好的愛情和親情。

1992年,74歲的陳赓夫人傅涯,為何不顧高齡去了趟台灣?

陳赓大将,他的一身曾有兩次婚姻,兩任妻子都是非常了不起的人物,發妻王根英曾為革命獻身,而第二任妻子傅涯在丈夫去世後,所做出的事情更令人敬佩

發妻王根英

1923年,陳赓當時是上海勞工平民夜校的教員,而王根英正是夜校的學員,課堂上言如流水、滔滔不絕的陳教員給王根英留下了很深的影響,可惜後來夜校被查封,陳赓回到湖南。

1927年,陳赓來到武漢參加我黨的五大,再次與王根英相遇,原來她是來自上海的代表,其實幾年前陳赓已經喜歡上這個能力強且好學的女孩,這次相遇他不能放棄難得機會,他主動示愛,并在大家的撮合下,1927年5月,兩人結為夫妻。

1992年,74歲的陳赓夫人傅涯,為何不顧高齡去了趟台灣?

革命年代公務繁忙,兩人聚少離多,而在上海上司勞工運動的王根英還曾因叛徒出賣在1933年被捕,直到抗戰爆發後才被營救釋放出獄,夫妻二人時隔多年終于在延安相聚,但戰争最終令兩人永遠分離。

1939年3月8日,129師供給部遭到日軍偷襲,為搶救檔案,王根英遭遇日軍中彈犧牲,噩耗傳來,陳赓悲痛得在日記寫下“三·八,是我不可忘記的一天,也是我最慘痛的一天。”

陳赓與傅涯

傅涯原名傅惹英,中學時期就參加過愛國學生的抗日救國運動,1938年她來到延安,改名為傅涯,從抗大畢業後留在抗大文工團,參軍前她接受過高等教育,也接觸過表演,是以進入文工團後,話劇、平劇什麼劇都演,漸漸地,在延安也算個名人了。

1992年,74歲的陳赓夫人傅涯,為何不顧高齡去了趟台灣?

1940年,陳赓已經喪偶一年了,戰友看着他一個人忙裡忙外,就有心給他找一個生活伴侶,當時在延安養病的陳赓經常去王智濤家串門,王智濤是抗大的訓練部長,而他的夫人吳靜與傅涯是同學,是以夫妻兩人一撮合,就讓陳赓與傅涯見了面。

對于陳赓的英雄事迹,傅涯也有所了解,兩人見面後,陳赓與她交談了很多,也說了很多他與發妻王根英的感情,對于這些,讓傅涯感覺陳赓是一個重感情的軍人,是一個可以托付終身的人,而陳赓對這位溫柔舒雅、很有氣質的女孩感覺很好,最終兩人成為戀人,但陳赓曾立誓發妻去世後三年不結婚,是以兩人最終在1943年2月25日步入婚姻的殿堂。

丈夫病逝後的日子

戰争年代,丈夫一直在前線領兵打仗,有時幾個月夫妻兩人都見不了面,後來隊伍打過長江才好些,夫妻兩人能長時間在一起,新中國成立後,終于結束四處颠簸的生活,他們一家人生活穩定下來了。

1992年,74歲的陳赓夫人傅涯,為何不顧高齡去了趟台灣?

戰争結束了,陳赓的工作卻更加繁忙,軍事援越,抗美援朝,建立軍事學院,一件件大事接踵而至,日日夜夜的操勞嚴重損害陳赓将軍的身體,1959年他就曾因心肌梗塞住院,還沒等完全恢複又回到工作崗位,1961年3月16日,積勞成疾的陳赓将軍病逝于上海,享年58歲。

陳赓在傅涯心中一直是精神支柱,可想而知丈夫的去世對她打擊有多大,但她卻沒有被擊垮,因為幾個年幼的孩子需要她的照顧,她身負重任,不能倒下,除了撫養幾個孩子長大成人,這些年來傅涯還堅持幹了兩件“大事情”。

一件是每個月都要寄給王根英(陳赓前妻,1939年犧牲)母親生活費,直到老人80年代去世。

另一件是保護整理好陳赓日記,這是非常重要的軍史資料,在傅涯的努力下,《陳赓日記》于1982年正式出版。

埋藏傅涯心中多年的願望

傅涯做的這兩件事都是源于對丈夫的感情,而在她心中也埋藏着一件未實作的“大事情”,那就是渴望與親人的相聚。

傅涯當年去延安後,怕牽連家人,很少與家人聯系,而在全國解放後完全失去家人的訊息,1949年她随軍來到廣州時,曾托付南方局幫忙打聽到,父母帶着一家人去了台灣,但因局勢無法聯系,幾十年來,她隻能将對家人的思念藏在心中。

1992年,74歲的陳赓夫人傅涯,為何不顧高齡去了趟台灣?

1980年,傅涯收到一封來到美國的信,這是僑居美國的小妹寄來的,從信中得知父母在台灣已經病逝,他們臨終前囑事先串通的人女,希望日後遺骨能夠帶回大陸安葬,看到這一些傅涯痛哭起來。

四年後,妹妹從美國來到北京,姐妹倆幾十年後一見面抱頭痛哭,從妹妹口中傅涯知道台灣親人的很多消息,不久後父母的骨灰也被帶回來,被安葬在杭州的老家,此時傅涯更渴望去台灣見一見親人們。

1992年,已經74歲的傅涯,不顧年事已高,在妹妹陪同下去了台灣,剛下飛機,就看到前來迎接的幾十位親人,看到那些熟悉又有些陌生的面孔,傅涯流下了眼淚,埋藏她心中多年的願望終于實作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