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2021年12期《收藏》雜志精覽

▌封面

2021年12期《收藏》雜志精覽
2021年12期《收藏》雜志精覽

▌目錄

▌思學

2021年12期《收藏》雜志精覽

曆史上的幾種長腳印考證

在傳世書畫上有一枚非常獨特的收藏印——長腳印(“長”印)。由于該印曾見于宋代賈似道舊藏的作品,如趙佶的《摹張萱虢國夫人遊春圖》、傳董源的《夏山圖》、豔豔女史的《花卉草蟲圖》等,是以曆代書畫鑒藏家都将長腳印歸于賈似道名下。但是,筆者發現明代仇英的《桃村草堂圖》、唐寅《事茗圖》上也钤有類似的長腳印章,這顯然不可能是賈似道钤蓋的印章,那這二方印章是誰的呢?

讀《三星堆遺址考古新成果》劄記

2021年12期《收藏》雜志精覽

2021年9月9日,“考古中國”重大項目——三星堆遺址考古發掘階段性成果新聞通氣會在三星堆博物館舉行,中央廣播電視總台三星堆考古現場直播同時進行,向公衆公布了三星堆遺址祭祀區三号坑、四号坑階段性的重大考古成果,國家文物局也刊文介紹。此次三星堆考古新公布出土材料頗豐,試選幾例代表性器物談談看法。

“大佬”聊“大佬”

2021年12期《收藏》雜志精覽

資深藝術品經紀人、資深鑒賞家翟健民從業40餘年,圈内尊稱“大佬”,是最權威的古董商之一,做客中漢金寶夜話,話題不斷,從“永寶齋打包”到師父黃英豪,再到回憶學徒經曆……這回聊聊這些。

工緻殊常的清代雍正粉彩瓷器

2021年12期《收藏》雜志精覽

粉彩,是清代景德鎮窯燒造的著名釉上彩品種之一,始燒于康熙晚期,流行于雍正、乾隆時期,以後曆朝盛燒不衰,一直延續發展至民國時期,影響至今。早期的康熙粉彩因處于初創階段,故産量不多,傳世品極其稀罕。雍正時期是粉彩瓷器燒造的第一個黃金時代,工緻殊常,被世人視作珍品而争相收藏。

元末韓宋政權鑄行的龍鳳通寶錢

龍鳳通寶錢,元末農民起義軍韓林兒龍鳳年間(1355~1366年)所鑄,是元末群雄中最早鑄行的年号錢之一。

▌格物

2021年12期《收藏》雜志精覽

鹹陽藏三尊明代佛教銅造像

明代的佛像整體來說,較之宋元時代略有遜色,造像水準參差不齊,普遍呈衰退的形勢,但其中亦不乏造像比例勻稱、細部刻畫細膩深入、紋飾精美者。現從鹹陽博物院收藏的衆多佛教造像中遴選三件青銅造像,試作初探。

胡開文墨票賞析

2021年12期《收藏》雜志精覽

按照内容分,胡開文墨票主要有兩種:其一是墨家本身對于店鋪位址、傳承經曆、産品品質等方面的宣傳,其二是顧客(或當時社會政要、文人等)對于墨品的稱贊。是以,墨票不僅能夠反映墨家的生産制作情況、墨品、商業運作等資訊,同時也反映了墨家與當時社會各界的交往情況。

兩件孔府舊藏清代虬角器

2021年12期《收藏》雜志精覽

現存孔府始建于明洪武十年(1377年),是曆代孔子嫡系後裔的住所。處于維護封建統治的需要,自西漢起,曆代統治者都給予孔子及其後人崇高的地位和榮譽,在中國古代社會中形成了尊孔崇儒的文化傳統。清軍入主中原,為了得到漢族官僚地主和普通百姓的擁護,清朝統治者繼續給予孔子後裔曆代享有的特權,并大加賞賜,孔府的地位和聲望達到頂峰。孔府收藏有無數珍寶,這兩件虬角就是其中不可多得的寶物。

慕古追新:沈陽故宮藏清代宮廷仿古銅器

2021年12期《收藏》雜志精覽

仿古銅器的曆史可以追溯到宋代,當時金石學興起,公私以收藏商周青銅器為樂事,宮廷曾據内府所藏商周青銅禮樂器大量仿制以為郊廟之用。在清代,在鞏固統治,吸收漢文化的過程中,宮廷也大量制造青銅器,但無論是用途上,還是性質上,都與先秦時期的銅器大不相同,它不再是展現等級制度,上下尊卑的象征,而是生活中的一種器皿,更多的是人們賞玩的藝術品。

旨酒斯馨:虢國墓地青銅酒器鑒賞

2021年12期《收藏》雜志精覽

據《殷周青銅器通論》,商周的青銅器共分為食器、酒器、水器和樂器四部分,共50類,其中酒器占24類。酒器按用途分為煮酒器、盛酒器、飲酒器、貯酒器以及禮器。虢國墓地作為西周時期一個大型邦國貴族公墓,青銅酒器雖然占比不多,種類有尊、壺、盉、爵、觯、方彜等,但構思精巧,造型優美,不僅展示了當時上層社會飲酒的生活場景,也為研究當時特定時期的社會現象提供了實物,具有重要的曆史價值和藝術價值。于此,精選21件青銅酒器,與讀者共賞。

宋金時期山西陶瓷賞說

2021年12期《收藏》雜志精覽

由于山西毗鄰瓷業發達的冀、豫、陝三地,互相技術交流非常密切,陶瓷面貌有很多共通的地方,因而深受其影響,光芒長期被磁州窯、定窯等曆史名窯所遮蓋。現就宋金時期的主要窯口進行梳理,并就其部分典型器作以解讀,供大家互相交流學習。

▌知乎

2021年12期《收藏》雜志精覽

中華蘇維埃共和國湘贛省革命戰争公債券發行始末

2021年12期《收藏》雜志精覽

1932年上半年,臨時中央政府執行委員會決定在湘贛蘇區發行革命戰争公債券,後來因為中央蘇區沒有及時将公債券送到湘贛蘇區,使之發行被迫推遲。1932年12月,經中央蘇區準許後,湘贛省分行決定發行第一期革命戰争公債券。

黨的光輝印記閃耀煙标

2021年12期《收藏》雜志精覽

我國煙草企業曾為中國共産黨引領革命、乘風破浪的紅船出品過主版煙标。20世紀80年代,嘉興卷煙廠出品了“金南湖”煙标,主版就再現了停泊在嘉興南湖煙雨樓前水面上的紅船遠景畫面。

耶律阿保機皈依摩尼教人物花錢

2021年12期《收藏》雜志精覽

筆者早年得到一枚人物生肖大花錢,錢徑41毫米,厚4.6毫米,重41克,内穿呈圓孔,錢體大部分被鏽色覆寫,裸露部分呈現銀白色。錢币鑄工精湛,人物刻畫深峻并富有立體感,背面是中國傳統的十二生肖圖案。花錢中表現内容範圍較廣,是集中國民俗文化之大成。但在現有傳統花錢中找不到它的身影,筆者曾向業内幾位大咖讨教過這枚花錢中的人物出處,給出的答案也是各執一詞的猜測。

富貴嬌豔 沉靜素雅:首都博物館藏明清五彩瓷

2021年12期《收藏》雜志精覽

所謂五彩,并非五種顔色,而是多種顔色的意思,但必須有紅彩。五彩分為青花五彩和釉上五彩兩種,本文主要講述首都博物館館藏明清五彩瓷各個時期的胎釉、器型、繪畫、裝飾技法、紋飾、色彩、款識等方面的特點,進而說明五彩瓷的發展階段、價值以及在曆史上的地位。

▌風尚

2021年12期《收藏》雜志精覽

黃河之水通江戶

2021年12期《收藏》雜志精覽

近代中華文物海外流散,論質論量,都繞不開一衣帶水的日本。自古以來,中日兩國文化交流及文物往來從未間斷。遣唐使将唐三彩攜至日本,刺激了奈良三彩的創燒。宋至元明,龍泉窯青瓷随着貿易活動大量外銷,随之留下了“砧青瓷”“天龍寺青瓷”“七官青瓷”等稱呼。明清時期,由于接受日本市場的訂貨,造型紋飾需要按照要求依樣畫瓢,遂又有“古染付”“祥瑞”“南京赤繪”“新渡”等一系列和風撲面的瓷器應運而生,獨樹一幟。

金立言:讓器物來呈現曆史

2021年12期《收藏》雜志精覽

“佳趣雅集”是熱愛古陶瓷收藏與鑒賞的團體,2015年成立至今,每兩年一展,成績斐然,迄今已舉辦“瓷中佳趣——佳趣雅集會員珍藏”及“雄奇昳麗——明末清初瓷器”,均有圖錄出版發行。第三次展覽“東瀛遺珠”因疫情推遲至今,所幸在多方努力下,展覽圖錄已于2020年正式出版。《東瀛遺珠——山中商會及日本舊藏名窯瓷器》由佳趣雅集學術顧問、“兩慶書屋”主人、古陶瓷金立言博士耗時兩年精心編輯而成,對于研究中日兩國陶瓷文化交流有着深遠的意義。本刊專訪金立言,從這套圖錄談起。

東瀛遺珠:山中商會及日本舊藏名窯瓷器

2021年12期《收藏》雜志精覽

近年來,金立言先生在山中商會現任社長山中讓的大力支援下,将山中商會于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在日本所發行的展覽會圖錄搜羅齊全。在此基礎上,又将散落世界各地的中國名窯瓷器實物與相關檔案記載、影像記錄互相比對,鈎沉了這些藝術珍品經過山中商會之手後被收購、流傳、展示、售賣等一系列跌宕起伏的傳奇經曆。

山中商會的曆史:山中定次郎與中國藝術品

目前所見到的有關山中商會的專著及文章,以論述山中定次郎的生平經曆及山中商會在美國的興衰曆史為主。此次,筆者的角度有所不同,嘗試對山中商會的整體曆史進行梳理,其中多處涉及曾祖父山中定次郎與中國藝術品的關聯,希望對相關研究有所助益。

山本照相館與中國早期攝影

2021年12期《收藏》雜志精覽

晚清恭親王奕䜣酷愛收藏,在他的王府中曾經存有數量龐大的文物。1912年,承其爵位的小恭王溥偉為了籌集複辟經費,将恭王府收藏的2000多件古玩珍品,幾乎全部變賣給了日本山中商會。我們發現,原山中商會所存恭王府文物照片上,很多都钤蓋有英文 “S.Yamamoto. Peking”字樣的鋼印,這是老北京山本照相館的辨別。這個照相館的經營者、日本攝影師山本贊七郎,在昔日北京照相行業乃至中國早期攝影史中,都曾有過重要影響。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