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誤殺2》帶着不少觀衆的期待上映了。
截止今天,票房已經破了八億,但口碑卻跌得一塌糊塗,遠不如第一部。

小邏輯也去看了這部影片,一位女演員引起了我的注意。
她是“北漂打工族”中的一員,文詠珊。
在電影《誤殺2》中,文詠珊飾演一個母親,在影片中,她全程素顔出鏡,在演技層面的真情流露,讓觀影者印象深刻,可以看出,她對劇情角色的解讀以及對人物形象的細節刻畫,都是認真打磨了的。
33歲的文詠珊,終于被更多人看到。
從平面嫩模到大熒幕上的演員,文詠珊用經曆告訴我們:真正阻礙你成長的,是自我設限。
入職後發現公司不符合預期
是咬牙堅持還是及時止損?
文詠珊的第一次成名很早,14歲的她就已經被模特公司發掘并簽約。進入模特圈後,她憑借精緻的五官以及娃娃俏臉,很快就拿下了多個廣告代言以及音樂MV的錄制。
08年,日式妝容興起,文詠珊戴起有色美瞳,畫濃妝走日本混血甜系美少女風格,成為香港第一代嫩模。
和她一同成名的,還有我們熟知的Angelababy楊穎,兩人被媒體和粉絲稱為雙生姐妹花。
風格類似,妝容類似,又是同屬模特公司的同僚,讓她們成為了閨蜜,還一起創立潮牌。
直到後來,嫩模文化被打擊,嫩模們迫切尋找轉型之路,兩人的發展之路就此各奔東西。後來,傳出了“不和”傳言,再加上港媒的加油添醋,兩人真正漸行漸遠。
2009年,黎明以每年200萬的高薪将文詠珊簽入自己的百仕活經紀公司。這個薪資,在當時足以引起全城轟動。
但是沒過多久,文詠珊就發現這并不是一個好選擇。
因為黎明做老闆,是一個“佛系”的老闆,他認為一個好的藝人,絕不是靠炒作曝光來獲得成功的,他重視旗下藝人的培養,認為好的作品最能展現藝人的實力。
思路是好思路,但黎明手上能配置設定給文詠珊的好資源,并不多。更多的時候,文詠珊隻能如花瓶一般充當老闆演唱會的舞蹈嘉賓,出演幾部并不出圈的純愛電影。
于是,港媒評價文詠珊為“被黎明浪費的美女”。
連文詠珊自己也自嘲這是“被浪費的五年時光”。
有很多求職者其實也遇到過類似的情況,在接下offer入職新公司後,一個月甚至是更短的時間,就感到後悔了,認為新工作并不适合自己,或是不符合自己的規劃預期。
這時候,堅持還是及時止損,成為了讓人糾結的難題。
小邏輯的建議是,從以下幾方面考慮:
1)薪資待遇與承諾不符。與HR約談一下,看公司是否能按面試時承諾的作出相應的調整。
2)工作内容與承諾不符。如果入職後才發現自己的工作内容與方向不符、或是工作流程不規範、工作創意不被認同等問題,就要先考慮,這樣的工作模式、這樣的發展方向是不是自己能接受的。如果不是,趁早交接。
3)發展前景與承諾不符。入職前被承諾的發展方向、晉升空間很大,入職後發現被開了空頭支票;入職前被承諾資源豐富,入職後發現全靠自己豐衣足食,入職前強調是核心崗位,入職後發現自己可有可無……
這些情況都應該認真思考,公司能否為你解決、調整,如果不能,自己是否能接受。
思考清楚後,該撤,就果斷撤。
因為熱愛
是以堅持
從平面嫩模到熒幕上的演員,文詠珊靠的是堅持和不服輸。
19歲那年,文詠珊第一次接觸影視制作。她體驗到了表演的有趣之處并深深愛上。後來,她立志成為一名演員,并毫不遮掩地在采訪中表達:
“我的目标一直以來都很明确,我希望可以做一個好演員,讓觀衆記得我扮演的每一個角色。”
離開黎明公司後的文詠珊,專注在演員這一職業上,堅持輸出。
通過電影《赤道》裡的打女形象,更多觀衆認識到文詠珊作為模特之外的另一面閃光點。在影片中,她英姿飒飒,甚至在多場打戲中堅持沒用替身。
憑這部電影,她獲得「第35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徍女配角」提名。
後來,她在影視圈越戰越勇:
《寒戰2》中自信果敢的律師“歐詠恩”是她;
《大追捕》中一人分飾兩角的鋼琴演奏家是她;
《報應》中為達到最佳效果被黃秋生連扇八個耳光還是她。
近幾年,文詠珊放下港圈積累的人脈與資源,帶着一腔孤勇北上發展。
今年年初的《唐人街探案3》,文詠珊客串了一個沒有台詞、僅出鏡一分鐘左右的角色。由于演繹得很傳神,“被文詠珊驚豔到”“文詠珊好美”“文詠珊演技”等詞條被刷上熱搜。
堅持了十幾年演員這份職業,她用實際行動告訴粉絲,她是一個有夢想、有匠心的演員。
文詠珊在接受采訪時說過這樣一段話:
“因為沒有什麼事情是一帆風順的,肯定會遇到挫折和困難。難道做模特的時候就百分之百順利?演戲的時候突然開始受挫嗎?
并不是的。我本身的性格很喜歡較勁,就一定要把這件事做下來!”
根據“生活事件壓力量表”顯示,普通人轉行的壓力指數是面對配偶過世的1/3。
轉行的壓力很大,但也不是完全無法實作的難題。
重要的是心态與能力。
如果确認自己不是三分鐘熱度,那麼不妨先确認清楚自己真正想要從事的職業,梳理好自己的優勢、所需的資源與幫助,然後,全力以赴地去拼一把。
模特也可以是很好的演員,沒有什麼事是不成的,要有一顆堅持的心。
你也是。
真正阻礙你成長的
是自我設限
珍惜每一個機遇,摸索最适合自己的道路,然後用十年磨一劍的孤勇,去證明自己可以實作。這是文詠珊的成功經驗,也可以是每一個想要突破自我的人的成功經驗。
在2009年之後,很多人拿楊穎和文詠珊作比較,因為這兩個曾經的雙生姐妹花,後來的經曆待遇真的相差太大。
這一年,楊穎認識了黃曉明,搭上華誼這班車,走上快速成名的高速路,愛情上和諧美滿,事業上好資源不斷。而文詠珊雖然以200萬的年薪簽約黎明旗下,卻沒有得到能夠出圈的好資源。
從這一年開始,兩人的差距越走越寬。
但是文詠珊并沒有在意外界的聲音,因為她知道自己真正追求的是什麼。
多年之後,吃瓜群衆們也不再八卦于兩人的顔值、演技和發展究竟誰更勝一籌,畢竟兩人的追求,根本不一樣。
在baby被吐槽演技浪費好資源的時候,文詠珊正一步一個腳印認真诠釋着每一個新角色。也正印了那句:早成者未必有成,晚達者未必下達。
“事業狂”文詠珊,奮鬥多年讓更多人看到自己作為演員的可塑性和各種高光時刻,她成功的密碼,是别給自己設限。在模特轉型演員的路上、在挑戰不同風格的角色演繹上、在跳出舒适區北上發展的路上,她用一次次破局的毅力,證明了自己的實力。
真正阻礙你成長的,是自我設限。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