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保定軍校第六期的名将,數量和品質,都超過了黃埔一期和四期!

提起黃埔軍校,大家都知道第一期和第四期出的名将非常多,比如徐向前、陳赓、左權、胡宗南、杜聿明、鄭洞國、陳明仁、關麟征、黃維、林總、劉志丹、張靈甫、謝晉元、胡琏等等,個個都是如雷貫耳。

其實,在近代史上,還有一所軍校,有一期出來的名将也非常多,甚至品質比黃埔一期和四期還要高,就是保定軍校第六期。

保定軍校第六期的名将,數量和品質,都超過了黃埔一期和四期!

首先從學制上,保定軍校就比黃埔軍校要正規,比如黃埔軍校第一期,學生們從1924年5月開學,當年11月就畢業了,隻學了6個月的時間;第四期也差不多,1926年3月開學,當年10月畢業,隻學了7個月,基本上就是速成班。

而保定軍校,則是标準的兩年制,比如第六期,從1917年春開學,到1919年春畢業,可想而知,教學品質肯定要比你學半年好得多。

那麼,保定軍校第六期都出了哪些名将呢?下面就來看看。

首先是我們非常熟悉的葉挺将軍,21歲考入了保定軍校第六期,表現非常積極,還給《新青年》雜志寫過信,探讨中國未來的發展之路。

保定軍校第六期的名将,數量和品質,都超過了黃埔一期和四期!

後來,葉挺擔任國民革命軍第4軍獨立團團長,成為北伐名将,後來又參加了南昌起義,全面抗戰爆發後,又成為新四軍軍長,連主席都說他是“共産黨的第一任總司令,人民軍隊的戰史要從你寫起”。

在第六期,還有兩位葉挺的廣東老鄉,而且還是同齡人,就是薛嶽和張發奎。

保定軍校第六期的名将,數量和品質,都超過了黃埔一期和四期!

這兩位名将跟葉挺一樣,都出生于1896年,也都考入了保定軍校第六期,當然,也有人考證說,薛嶽并沒有進入過保定軍校,但薛嶽自己的回憶錄都确定過這件事,就不用再讨論了。

在近代史上,薛嶽和張發奎的大名一點也不比葉挺低,比如薛嶽,指揮了規模龐大的長沙會戰,被稱為“殺日寇最多的中國人”,也是以被很多人稱為“第一抗日名将”。

張發奎也是響當當的抗戰名将,曾擔任第八集團軍總司令、第四戰區司令長官、第二方面軍司令長官,1949年還當過陸軍總司令,地位極高。

保定軍校第六期的名将,數量和品質,都超過了黃埔一期和四期!

而且,在廣東十大虎将中,有九位都是保定軍校第六期學生,即葉挺、薛嶽、張發奎、餘漢謀、李漢魂、蔡廷锴、吳奇偉、鄧龍光、黃琪翔,個個都是位高權重,什麼戰區司令、集團軍總司令、中國遠征軍副司令,你當個軍長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

另外,還有兩個人跟葉挺有着深仇大恨,就是顧祝同和上官雲相。

保定軍校第六期的名将,數量和品質,都超過了黃埔一期和四期!

這兩人也都是保定軍校第六期學生,跟葉挺是同學,但就是這兩個人,發動了皖南事變,毀掉了葉挺的一生。

皖南事變前,顧祝同和上官雲相還以同學的名義,給葉挺發電說,放心北上,絕對保證新四軍的安全。結果,這兩個劊子手完全不顧同學情誼,悍然發動了皖南事變,給新四軍造成了無法挽回的損失。

後來,顧祝同繼續受到蔣介石的重用,升任一級上将,還被蔣介石定為“顧命大臣”,繼續輔佐蔣經國。

而上官雲相,晚年卻皈依了佛門,可能也是在贖罪吧。

保定軍校第六期的名将,數量和品質,都超過了黃埔一期和四期!

除了這些名将,第六期還有楊傑、鄧演達、郝夢齡、趙博生、何柱國、周渾元,周毓英、林廷華、陳公俠、呂超、羅策群、黃鎮球、韓德勤等等,至少也是軍長、師長級别。

其中,楊傑被稱為民國第二号軍事家,僅次于保定軍校校長蔣百裡,曾擔任蔣介石的參謀長、陸軍大學校長,出版的《國防新論》《軍事與國防》等著作,是近代名将們必看的教材。

保定軍校第六期的名将,數量和品質,都超過了黃埔一期和四期!

鄧演達曾擔任黃埔軍校教育長、國民革命軍總政治部主任等職,是國民黨中的左派領袖,但可惜後來被蔣介石暗殺。

郝夢齡是抗戰爆發後犧牲的第一位軍長,蔣介石追晉他為陸軍上将,主席也盛贊他是“崇高偉大的模範”。

趙博生原是第26路軍參謀長,後來與董振堂、季振同發動了甯都起義,加入了紅軍,擔任紅五軍團參謀長,但可惜在1933年壯烈犧牲。

何柱國從保定軍校畢業後,又考入了日本陸軍士官學校,回國後擔任保定軍校教官,抗戰時期擔任第十五集團軍總司令、第十戰區副司令長官等職。

看看這些名将的級别,完全壓過了黃埔一期和四期,是以說,保定軍校第六期才是出名将最多的。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