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孫膑和龐涓的宿命之戰,孫膑真的赢了嗎?

自從周考烈王認定三家分晉是合法的時候,周王室的地位便一落千丈,再也不是那個号令諸侯的中央國家了。周王室的顔面掃地,讓其他的國家野心迅速膨脹。他們已經不再滿足于尊王攘夷,而是想要問鼎中原。

孫膑和龐涓的宿命之戰,孫膑真的赢了嗎?

在戰國時代,第一個崛起的國家,便是處在四面包圍中的魏國。這個國家毗鄰南韓,魏國,秦國,齊國,楚國,地理位置差到爆。但誰也沒想到,這個國家竟然首先強大起來,打了趙國打南韓,又去打秦國,還要挑釁楚國。

從表面上看,魏國是一個霸主,能将周圍的國家都打趴下。但是從政治上面看,魏國也是一個非常愚蠢的國家。當初三家分晉的時候,說好了要互相支援,一家動,其他兩家也要動,三家勝利都分享勝利成果。

孫膑和龐涓的宿命之戰,孫膑真的赢了嗎?

魏國當時在盟約的時候,講得非常好,有福同享,有難同當。但是魏國卻心裡有自己的打算,每一次魏國帶着南韓和趙國一起打天下的時候,總是将勝利的果實獨吞,連口湯都不給趙國和南韓喝,是以南韓和趙國非常的不滿意。

不久之後,魏國再想行動,趙國和南韓都不去了。魏國國君震怒,竟然直接出兵攻打趙國和南韓,惹得南韓和趙國結盟對抗魏國,所謂的三家聯盟已經名存實亡了。不過話說回來,魏國在戰國前期還是很強的,魏武卒戰鬥力之強悍,令人影響深刻。

孫膑和龐涓的宿命之戰,孫膑真的赢了嗎?

放眼當時的國家,秦國、趙國、南韓都不是魏國的對手,而楚國也不敢輕舉妄動,唯一有實力和魏國一戰的,當屬于正在複興的齊國。魏國攻打趙國的時候,趙國是撐不住,向齊國求救,齊國馬上就派出軍隊前去援助趙國。

這是魏國大将龐涓和齊國軍師孫膑的第一次交鋒。兩人師出同門,卻走向了對立的命運。齊國軍隊并沒有直接去趙國救援,而是做出一要攻擊魏國都城的架勢。魏王馬上急令龐涓回軍救援,龐涓在攻陷趙國的邯鄲之後,馬上回軍救援。

孫膑和龐涓的宿命之戰,孫膑真的赢了嗎?

但這隻是孫膑的計策,孫膑并不是要攻擊魏國都城,而是将士兵布置在龐涓必經的道路上,打了一個截擊戰,将魏國軍隊擊潰,并且活捉了龐涓,這便是桂陵之戰。之後,經過楚國的調停,雙方和解。魏國撤兵邯鄲,齊國釋放龐涓。

龐涓從來都是打勝仗,還沒有打過敗仗,是以對于孫膑懷恨在心,一直在想着怎麼找回面子。于是便有了著名的馬陵道之戰,此戰孫膑利用了龐涓着急的心理,在馬陵道設伏,追殺了魏國十萬大軍,此戰之後魏國元氣大傷,武卒幾乎喪失殆盡,霸業也開始衰微。

孫膑和龐涓的宿命之戰,孫膑真的赢了嗎?

從大戰略上來說,齊國大勝,複興之路走得很舒服。但是對于孫膑個人來說,自己真的對赢了嗎?這場師門之争,自己失去了雙腿,還被刺字羞辱,師兄龐涓自殺而死,從感情上來說孫膑真的毫無波動麼?其實在曆史上,很多人都認為孫膑本意是不想殺死龐涓的,誰知道龐涓羞憤自殺了。

孫膑和龐涓的宿命對決,也是魏國霸業的衰敗和齊國霸業的興起,也是魏國戰略方針失敗的最直覺展現。假如魏國一直和趙、韓兩國保持盟友關系,三家共同進退,秦國想要東進恐怕也是很艱難的!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