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秦基偉次子去越南參戰,臨行前含淚辭行,秦基偉臭罵:這小仗算啥

秦基偉次子去越南參戰,臨行前含淚辭行,秦基偉臭罵:這小仗算啥

兒行千裡母擔憂。其實說到底為人父母的,有幾個不擔心自己的兒女呢?隻是相比于母親,很多父親下意識會掩藏自己的情緒,一方面是維護自己“嚴父”的形象,另一方面其實也是不想加劇兒女的心理負擔,讓兒女們能更為大膽地往前走下去。

但是越南戰争爆發之後,身為虎将之子的秦天在揮淚與父親作别的時候,卻隻遭遇了父親秦基偉的一通臭罵,連分别的話都沒有多說,這是為什麼呢?

子承父業

秦基偉是開國時期的一員虎将,參加過抗日戰争與解放戰争的他立下了諸多戰功,更憑着勇猛的表現獲得了“秦大膽”的名号,在軍中可謂是無人不曉。

秦基偉次子去越南參戰,臨行前含淚辭行,秦基偉臭罵:這小仗算啥

抗戰勝利以後,秦基偉在雲南、成都、北京等軍區都擔任過要職,此外也參加了抗美援朝等諸多戰役,或許就是受父親的影響太深,1957年才出生的秦家次子秦天,也對從軍打仗産生了濃厚的興趣。

秦基偉自然樂得自己的兒子與自己興趣相仿,他鼓勵秦天到,要想當兵就一定要到作戰部隊裡去當兵,這樣當初來的兵才有意義。秦天也始終記得父親的這句話,憑着長期的堅持與努力,進了有着“濟南第一團”英雄稱号的華野九縱。

要進這個團可不容易,因為這不僅是個作戰部隊,還在抗美援朝等戰争中浴血奮戰過,是一支接受過殘酷戰争洗禮的鐵血隊伍。

秦基偉次子去越南參戰,臨行前含淚辭行,秦基偉臭罵:這小仗算啥

加入該隊伍後的秦天深感自己身上的責任重大,為了不辜負父親的期待,也為了對得起進入這個團的榮譽,秦天往往在集訓時努力訓練,等到衆人都休息了,自己還要在外面多練一會兒。

有付出就會有回報,是以即便是在這麼優秀的團隊中,秦天的成績也往往名列前茅。上司們也看重了秦天的付出,是以提拔他從普通士兵成為班長,之後又當成了排長,進而連長、副團長,直至團長。

當然,這裡面也離不開秦基偉的教導與提點,是以秦天成長很快,每次碰到了什麼難題,都很盡快想出最為合适的辦法與建議。由此而成長起來的秦天,自然各方面都是頂尖。

秦基偉次子去越南參戰,臨行前含淚辭行,秦基偉臭罵:這小仗算啥

含淚辭行 被痛罵

1986年,秦天接到上級的指令——前往雲南,與越南人正面交鋒。

雖然說秦天憑借着自己的努力已經做到了團長,但是他更多時候都是在演習中吸取經驗,正兒八經的上戰場,這還是第一次。思及于此,難免有些犯怵。

臨行前,秦天特意回了趟老家同父親作别,此時他已經做了最壞的打算,表示如果自己不能回來,還請原諒自己的“不孝”。

秦基偉次子去越南參戰,臨行前含淚辭行,秦基偉臭罵:這小仗算啥

秦基偉聽了當即就發怒了,立刻指着秦天的鼻子就罵,這點小仗算什麼,就越南人這個戰鬥力能跟之前的日本比?能跟美國比?快給我滾回去。

這讓滿含熱淚的秦天十分不解,但是父親對于自己一向十分嚴厲,是以當即也沒敢多說什麼,當即收了眼淚傳回部隊。

不過很快,秦天就明白了父親的意思。确實,身為一個團的指揮者,若自己都沒有信心,論死論活的,豈不先自亂了陣腳,還讓敵人看了笑話?明白過來的秦天立刻調整情緒。

秦基偉次子去越南參戰,臨行前含淚辭行,秦基偉臭罵:這小仗算啥

進入雲南後,秦天所在的兵團也确實遭遇了諸多困境。

首先就是水土不服,畢竟他們都是來自北方的兵,現在來的不僅是氣候大不相同的南方,還是地形、氣候、生态最為複雜的遇難,是以第一關就是要迅速适應環境,讓團隊的戰鬥力恢複到巅峰。

為此,秦天特意研究了當地的情況,并組織人員開會,最終确定了一份訓練計劃,按照計劃進行,終于讓這支隊伍成功度過了适應期。

秦基偉次子去越南參戰,臨行前含淚辭行,秦基偉臭罵:這小仗算啥

其次,就是對敵作戰。一來這一片區域與敵人陣地相距很近,而且地理位置還十分不利,很容易影響士氣,二來團隊裡很多人也都是第一次上戰場,心裡沒底。面對這種情況,秦天特意到前線為所有兵士壯行,此舉無疑是十分危險的,因為敵人完全可能打來,但是秦天卻并不懼怕,甚至表示越是如此就越要上前,隻要戰士們不怕,自己就也不會怕。

而這一次的信心鼓舞也是成效滿滿,軍士們都相信自己有足夠的能力能戰勝敵人。

之後,通過對地理地形的詳細偵查,秦天也制定了誘敵深入,暗哨輔助的作戰計劃,成功利用了敵軍熟悉地形的驕傲心理,大大打擊了準備發動偷襲的敵軍銳氣。

秦基偉次子去越南參戰,臨行前含淚辭行,秦基偉臭罵:這小仗算啥

節節勝利

最好的防守就是進攻,有了第一仗的“開門紅”,秦天立刻派人主動出擊。

當然,這個主動出擊也不是打的無準備的仗。早在行動之前,秦天就派出了戰鬥力最為精悍的4連摸清了敵軍的底細,還摧毀了越南人用以藏身的幾處山洞,将這些潛在威脅一一消滅。

有了這些準備,我軍的主動出擊打了一次漂亮仗。而之後,在秦天的指揮下,我軍要麼乘勝出擊,要麼偷襲敵營,短短的三個月左右時間,就取得了四次的奇襲勝利,而4連一班一位叫做谷新敏的戰士,更是創造了老山戰役中,殺敵的最高紀錄——單人殺敵44人!

秦基偉次子去越南參戰,臨行前含淚辭行,秦基偉臭罵:這小仗算啥

到了1988年春天,我軍開啟了對越南軍隊的全面反擊戰,但這個時候,秦天又發現了一個新問題。那就是叢林中的敵軍依然享有對地形極為熟悉的優勢,而茂密的植被很好的掩蓋了他們的行蹤,貿然上前很容易陷入死局。

這時候秦天想到了一個頗為大膽的辦法——用炮火按照遠近,逐個擊破,讓植被毀壞,敵人自然就無處遁形。

這樣簡單粗暴的方法果然打了對方一個措手不及,連連退敗、潰不成軍。

秦基偉次子去越南參戰,臨行前含淚辭行,秦基偉臭罵:這小仗算啥

等到越南戰場的戰事結束,秦天也帶着累累的戰功榮歸故裡。之後的秦天不再就職于作戰部隊,而是投身于戰略研究,因為有了實戰的經曆,秦天深切認識到研究軍事戰略,其實遠比帶兵打仗更重要。是以之後他在國防大學就過職,也在軍事科學院擔任過副院長,還為武警部分效過力。

如今,已成為中将的秦天追憶起當年與越南人對戰的歲月,不無感慨地表示,那段時間是自己一生中最為驕傲的經曆,也是他最為寶貴的财富。

小結

對于秦天,雖然上陣前的辭行,身為父親秦基偉沒有表露出半分不舍,反而是不留情面地破口大罵,但這其實也是秦基偉對于兒子能力的信任,以及作為軍人的處變不驚。

秦基偉次子去越南參戰,臨行前含淚辭行,秦基偉臭罵:這小仗算啥

好在,秦基偉用自己的态度教會了兒子要勇敢,要有擔當,而秦天,也憑借着自己的聰明才智而不負使命。感謝這些危難時刻勇于站在前線為我們遮風擋雨的人,因為他們,山河無恙、大地長春!

圖檔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聯系删除!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