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隋炀帝被殺後,隋朝軍隊主要上司者是誰?

公元618年,隋炀帝楊廣在揚州遇弑,這時候算起,隋朝是滅亡了。隋朝,公認的皇帝,隻有兩個,一個是隋文帝楊堅,一個是隋炀帝楊廣。但在隋炀帝楊廣被殺之後,隋朝還出了三個皇帝,雖然都是傀儡皇帝,但或許這些傀儡皇帝,對回答這個問題,有一些幫助。

說句實在話,讀史書,真是一件很枯燥的事情,如果抱着看故事的心态去讀曆史,興許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要是再往深裡看,真是相當痛苦。

你翻開一本文言文的史書,左邊,必須有一本漢語字典,一本古漢語字典,一本繁簡字字典,右邊,必須有一本地圖冊,書桌上還必須有一個小筆記本。這些裝備都齊全了,才敢翻開書,去探尋那些古老的故事。

看曆史,地圖真的是一件神器。就拿隋炀帝被殺之後來說,當時的中國,有三大勢力和N多小勢力。這三大勢力,都有着自己的地盤,重要的是,他們都扶植了一個傀儡皇帝,用來獲得更多支援。

一、宇文化及

我們先從殺隋炀帝的兇手,宇文化及說起,宇文化及在殺死隋炀帝之後,立刻擁立秦王楊浩當了皇帝,自己當上了大丞相,并且将原來楊廣首先對隋朝軍隊大部分收編近自己的軍隊裡,然後,宇文化及控制了揚州江淮一帶,也就是說,這一帶的隋朝軍隊,大部分都成了宇文化及在控制。

隋炀帝被殺後,隋朝軍隊主要上司者是誰?

宇文化及控制了隋炀帝的嫡系部隊,加上自己的軍隊,足有十萬之衆,開始浩浩蕩蕩向着關中前進,這時候的關中,已經是李家的天下了。

宇文化及的西行之路并不順利,先後遭到了山東流寇的騷擾,又遭到唐将李神通的進攻,加上宇文化及本身沒有什麼本事,指揮無方,十多萬大軍如同喪家之犬一般,絲毫沒有展現出隋朝精銳部隊的戰鬥力。

整個大軍,在各種攻擊下,終于土崩瓦解,宇文化及被殺,當然,在宇文化及被殺之前,他順手就殺了秦王浩,于是,這支隋朝的精銳部隊消失,一些人逃走,一些人投靠唐軍,還有很多人各自找到了自己的新東家。

二、王世充

我們第二個要說的,是盤踞在洛陽一帶的另一個厲害人物,叫做王世充。這個王世充,在隋炀帝時期,就已經有了很大的名氣,在鎮壓叛亂中立下了汗馬功勞,他和李密不對付,可以算作是一生之敵,在隋炀帝被殺的前一年,他還被李密擊敗,不得不退守洛陽一帶。

隋炀帝被殺後,隋朝軍隊主要上司者是誰?

王世充得知隋炀帝被殺,宇文化及擁立秦王楊浩當了皇帝,自己當了大丞相,頓時惱怒起來,他的憤怒方式很特别,不是靖難,而是,他也擁立了一個傀儡皇帝,進而,搖身一變,成了興複隋王室的功臣。

這個很倒黴的,被王世充擁立的皇帝,叫做楊侗,在隋朝時被封為越王。擁立完皇帝後,王世充名正言順的收編了隋朝的軍隊,然後,王世充很簡單粗暴的,在一年之後,解決了這個傀儡皇帝,自立為鄭王。在宇文化及和王世充眼中,能夠收編隋朝的軍隊,比皇帝要強很多。

王世充最後的結局,大家應該都清楚,最終,他被秦王李世民擊敗,而他的部隊,也成了唐帝國的軍隊。

三、李淵

第三個要說的,就是李淵了。其實李淵和王世充,宇文化及沒啥本質的差別,可能差別在于,王世充是西域胡人,宇文化及是匈奴人,他們都喜歡簡單粗暴的辦法,而李淵是漢人,漢人喜歡用比較溫和的辦法奪權。

隋炀帝被殺後,隋朝軍隊主要上司者是誰?

李淵是三個人之中,唯一一個在隋炀帝活着的時候起兵的,他的口号很簡單,隋炀帝任用奸佞,謀害忠良,他要當霍光,廢了隋炀帝,另立一個英主。于是,李淵一路南下,先後擊敗宋老生,降伏屈突通,他采用很多保境安民的措施,讓關中的隋朝官員心悅誠服,然後,李淵入主關中。

進入關中後,李淵履行了自己的承諾,沒有自立為皇帝,而是擁立了楊侑為皇帝,這就是隋恭帝,有了這個傀儡皇帝,李淵開始收編隋朝的軍隊,降伏隋朝的舊臣,始得自己的實力大為增強。

做完這些事,李淵開始了一些場間的政治秀,叫做禅讓。過程很簡單,隋恭帝深明大義,認為自己沒有能力當上隋朝的皇帝,而李淵非常有本事,而且所有人都臣服,一定可以治理好這個國家,是以,我要學習古代的禅讓,把皇位讓給李淵(原文比較拗口,但大緻意思就是這樣的)。

李淵再三推辭,才勉為其難的當了這個皇帝,于是,在618年,改國号為唐,從此唐帝國正式成立。而隋朝的大部分軍隊,也成了唐軍,服從李淵的指揮。

李淵、宇文化及、王世充三個人,基本上收編了隋王朝所有的正規軍,至于說像窦建德,杜伏威,蕭銑,李軌,劉武周這類人的手下的部隊,除了少量地方部隊和少量突厥武裝力量以外,大部分都是一些流民組成的部隊,很少有隋朝的正規軍。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