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清朝天地會“總舵主”林爽文是如何壯大的,乾隆又如何将其平定?

康熙收複台彭後,雖設府置縣,但一度禁止内地人入台,雍正時逐漸開放。乾隆中期以後,因禁令廢除,入台的人越來越多,台灣也由此得到進一步開發。

一、天地會的壯大,林爽文的崛起

渡海入台的人,主要是福建、廣東人,而且大多來自漳州、泉州、惠州、潮州等地。這些人曆經千辛萬苦,才在台灣安定下來。為保護來之不易的生命财産,他們以宗親、地緣關系為紐帶,聚集到一起,互相幫助。與此同時,各種秘密社會組織也開始蔓延,尤其是天地會,提出的口号(入了此會,大家幫助,不受人欺負)非常有号召力,迅速發展壯大。

清朝天地會“總舵主”林爽文是如何壯大的,乾隆又如何将其平定?

組織、幫會、集團一旦多起來,各種紛争也會随之而來。是以,當時的台灣就有不少集團,為了利益而時常發生武力沖突。地方官吏起初還會出面治理,後來見多了,要麼不過問,要不就是敷衍了事,是以,幫會沖突成了常有之事。幫會勢力經過一段時間的競争,有些被兼并,有些被打散,最後,天地會脫穎而出。

台灣又因遠隔重洋,與大清朝廷的關系可謂天高皇帝遠,清廷派來的官吏各個貪得無厭,百姓水深火熱,吏治十分糟糕,官民沖突時有不斷。當時,就有人形容台灣府的官吏:

“貪婪之吏,以宦為賈;舞文弄墨,剝民脂膏;三年報罷,滿載而歸。”

台灣本地人見官吏如此貪婪,自然對其恨之入骨,他們紛紛加入天地會。許多貧困以及不滿社會現實的群眾也不斷入會,以至天地會的影響力從台灣擴散到長江以南,甚至大清各地。這時的天地會,已經成了一股不容忽視的反清抗貪的力量,引起了朝廷的關注。

清朝天地會“總舵主”林爽文是如何壯大的,乾隆又如何将其平定?

乾隆五十一年夏,朝廷下令解散天地會,到處搜羅會員,并采用激烈手段:

“衙役等從中勒索,無論好人歹人,紛紛亂拏,以緻各村莊俱被滋擾。”

清廷的行為,直接導緻天地會首領林爽文揭竿而起。林爽文是福建人,十七歲歲時随父親移居台灣,早年給别人當過馬夫,還擔任過衙門捕快。他為人豪爽,喜歡結交各路英雄,後經人介紹加入天地會,很快便成為天地會的北路首領。

乾隆五十一年十一月二十五日,林爽文等首先起兵,兩天後追随者兩千多人,前來抓捕的清兵也被他們一舉消滅。事已至此,林爽文開了弓,就沒有回頭箭。二十八日夜,林爽文率領部衆攻打彰化,勢如破竹,殺死知府孫景燧、同知長庚等數十官吏。接着,林爽文被部下公推為盟主。

清朝天地會“總舵主”林爽文是如何壯大的,乾隆又如何将其平定?

二十九日,林爽文以縣衙為盟主大元帥府,豎立旗号,建元“順天”,并任命了元帥、副元帥、将軍、軍師、節度使、知縣、同知等官。

取彰化後,林爽文下令不許損壞百姓财産,規定“失一賠二,焚茅賠瓦”。由于林爽文軍旗幟鮮明,紀律嚴明而且“開獄放囚”,很快就得到百姓支援。所到之處,群衆積極響應,造成很大聲勢。為進一步鞏固勢力,林爽文分兵攻打淡水、諸羅、鹿仔等地。僅僅幾天,除台南外,全台盡歸林爽文。

二、乾隆點将,跨海平定林爽文

乾隆最初得知消息後,以為隻是一般的械鬥,沒有大動幹戈,隻是派閩浙總督常青處理此事。常青派往台灣的清軍,很快就被打敗,沒有發揮任何平叛的作用。

清朝天地會“總舵主”林爽文是如何壯大的,乾隆又如何将其平定?

後來,乾隆了解到前線的真實情形,才開始重視起來,他一邊将清軍逃跑的将領就地正法,以正軍威;一邊指令常青赴台督師,李侍堯協同作戰。

常青是靠鑽營平步青雲,并沒有軍事指揮才能,而且懦弱無能,這次遇上林爽文,他不僅沒有完成任務,反而讓局面惡化。

乾隆五十二年,鑒于常青師老而無功,乾隆以福康安為平台大将軍,海蘭察為參贊大臣,率領滿洲侍衛赴台取代常青。同時,乾隆抽調四川、貴州、湖廣數萬清軍赴福建待命,還指令戶部“于鄰近福建各省撥銀三百萬兩,迅速解往閩省備用。”

乾隆訓示福康安,讓他想辦法招撫良民,獎勵“義民”。所謂“義民”,就是擁護清軍反對林爽文的百姓。這一招,在康熙年間平息朱一貴叛亂時曾收到很好效果,乾隆故技重施,要求籠絡“義民”,以減少平叛阻力。

清朝天地會“總舵主”林爽文是如何壯大的,乾隆又如何将其平定?

十一月,福康安抵台後,與林爽文大戰于八卦山。林爽文敗走,林軍第一重鎮彰化被清軍占領。由于清軍人數衆多,裝備精良,加上用利益籠絡“義民”,福康安進軍十分順利,很快就打到諸羅。福康安與海蘭察分兵攻打,林爽文率軍“阻溪自固,在山梁屯紮,見官兵将至,四面圍裹,不下萬餘。”

清軍憑借人數優勢,“搶上山梁”。林爽文不敵,被迫逃往大裡杙,他命人修築土城高壘、設定炮台,内置木栅兩層,沿溪設定關卡,以抵抗清軍。此時,林爽文既無糧草供應也無援軍支援,力量遠不及清軍。

福康安窮追不舍,行至丁台莊,雙方萬箭齊發,互有死傷。後來,福康安又指令手下分兩路攻打,以分散敵軍兵力。林爽文不敵,帶着妻兒逃往集集,又遭遇“四川屯番”的弘曆,随後逃到小半天(今南投),竄入埔裡社山中。

清朝天地會“總舵主”林爽文是如何壯大的,乾隆又如何将其平定?

福康安派兵入山抓捕,并下令百姓協助搜查林爽文有獎。第二年正月初五,林爽文逃到老衢崎時被當地人抓住,獻給清軍。福康安平定林爽文的北路軍後,又揮師南下,平定莊大田的勢力。二月初,随着莊大田兵敗被擒,林爽文的叛亂宣告徹底結束。

福康安、海蘭察等人大功告成之後,受到乾隆賞賜。林爽文等人被押送至京城,經大學士、軍機大臣會審,于乾隆五十三年按律處死。

秋媚說:林爽文的叛亂,有深刻的環境因素。遊民雜居的特殊背景為天地會提供壯大的土壤,清廷官吏與百姓的糾紛醞釀着火苗,乾隆一紙解散令,鄭爽文等揭竿起。但是,朝廷可以調動大量資源,占據絕對優勢,是以乾隆很快就能平定林爽文。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