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陵之戰其實讓劉備損失慘重:七将陣亡,五将投降,一将失蹤
導語:三國這前後100年時間裡總共發生了很多場戰争,但公認的最重要的戰役隻有三場,分别是官渡之戰、赤壁之戰、夷陵之戰。官渡之戰是曹操和袁紹的戰争,赢得這場戰争的人将會變成當時最強的諸侯,後來的獲勝者是曹操。赤壁之戰是曹操和劉孫聯盟的戰争,劉備和孫權赢得戰争之後也确立了三分天下的格局。而夷陵之戰則是劉備和東吳的戰争,這場戰争以蜀漢的慘敗告終,劉備一方七名武将陣亡,五名武将投降,還有一名武将失蹤,也為蜀漢滅亡埋下了伏筆。

當年關羽鎮守荊州的時候沒有遵循諸葛亮“交好孫權,北據曹操”的理念,他在東吳态度不清不楚的情況下悍然發動了襄樊之戰,戰争初期把曹魏打得節節敗退但也讓東吳發現了荊州防禦空虛。于是東吳大都督呂蒙帶着士兵們喬裝打扮成商人模樣混入荊州并偷襲,最後關羽兵敗身死,整個荊州也被東吳掌控。關羽是劉備的二弟,荊州也是蜀漢不可或缺的戰略要地,劉備籌備了兩年軍需物資後領兵奪回荊州。
但劉備沒有想到的是周瑜死後東吳又出現了一位才華不輸于周瑜的将領陸遜,戰争初期陸遜先向劉備示弱,等劉備連續攻克不少城市後戰線也越來越長,于是陸遜開始包圍劉備并組織反擊。陸遜趁着天幹物燥的時候用一把火把劉備的營區燒光,然後再水陸并進殲滅劉備的殘兵敗将,幾萬大軍灰飛煙滅,劉備本人也差點死在戰場上,幸好有護衛拼死保護才得以突圍回到白帝城。
根據《三國志》的記載,蜀漢大将傅肜為劉備斷後的時候被吳将丁奉包圍,當時丁奉勸傅肜投降,但傅肜甯死不降被亂軍殺死。而程畿、馮習、張南這幾支部隊原本正在守衛夷陵南部的陣地,但吳将周泰把他們包圍并假傳劉備陣亡的消息,三人悲憤之餘當場自刎。馬良、王甫這兩名大将則是在最開始火燒連營的時候死在了陣地上,蠻王沙摩柯原本想跑回武陵,但被吳将甘甯截殺在半路,他的人頭也被甘甯割走。
火燒連營之前劉備還安排黃權、史郃、龐林三人帶着三支軍隊駐守在夷陵北部預防曹魏的突然襲擊,但戰後他們的退路已經被東吳截斷,黃權權衡利弊之下帶着他們投降曹魏,事後劉備沒有追究他們的責任,他們的家人也被好好安置。而杜路、劉甯兩名大将看見苗頭不對當場投降東吳,為了表示自己的忠誠還參與截殺劉備的任務。最後陳式這支孤軍下落不明,後來再也沒有他的音訊。
結語:都說戰争打的是一個國家的綜合國力,丢掉荊州的蜀漢,國力僅僅是曹魏的五分之一,也是東吳的二分之一,這麼點體量劉備憑什麼和東吳硬碰硬?是以戰争之前蜀漢群臣都已經知道了結果紛紛勸阻劉備,劉備意氣用事之下給讓蜀漢遭到了如此大的損失,或許戰後他也很心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