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孫權擒獲關羽後,為何沒人站出來為其求情?

趣談答案:因為關羽的脾氣太差,與此同時他的人緣太差了。

倒黴的關羽

我們來還原一下當時的真實情形,那就是孫權俘虜了關羽之後,整個東吳所有的臣子們的意見。

大家如果在一家大企業裡面開年會的話,就會發現,一旦當公司上司提出一個意見的時候,公司員工往往會一半同意一半反對,然後再進行妥協,再進行談判,對嗎?

孫權擒獲關羽後,為何沒人站出來為其求情?

但是當孫權把關羽抓住,要求大臣們談一下自己的意見時,

所有的臣子們隻有一句話,那就是殺。

這句話幾乎可以精簡成一個字,并且絕對意義上已經讓關羽沒有了活路。

臣子們的觀點也很簡單,當初的時候關羽曾經投降曹操,可現如今竟然水淹七軍,逼着曹魏差一點點去遷都。

這也能夠看得出來,關羽根本不會感激,即便今天投降了我們,可能第2天就會接着跑到蜀漢那邊去,對于我們來說沒有任何用處。

我們可以得出這樣的一個結論,

幾乎是所有的臣子們統一了口徑,統一了意見,然後強迫着孫權殺掉關羽的。

關羽的昏招

孫權擒獲關羽後,為何沒人站出來為其求情?

為什麼所有的臣子們都想要殺掉關羽呢?換句話來說這些臣子們為什麼都那麼讨厭關羽呢?要知道關羽鎮守荊州和東吳的距離非常的近,雙方之間偶爾來一個團建活動或者晚上聚餐的話,關系也絕對不會搞得這麼僵。

原因很簡單,因為關羽從來沒有瞧得起東吳,在他的心中一直覺得東吳是一群鼠輩。

這就要了親命了,瞧不起人家,還落在了人家的手裡,平日裡的時候對于東吳指桑罵槐使了勁的去欺負人家,現在既然人家掌握了主動權,自然而然的就沒有一句:投降那樣簡單的了。

事實上,這一夥東吳的臣子和将軍以及皇帝,隻有一個人能夠擔當起大任,隻有一個人顧全大局,而這個顧全大局的人就是孫權。

孫權原本不想殺關羽的,結果被臣子們擠兌到邊上,也就沒有法了,再想想關羽之前做的一些事情,也就怒從心中來,把關羽殺了。

唯一能救關羽的兩個人

整個東吳有兩個人可以救關羽,他們兩個人隻要說話,關羽再來個就坡下驢的話,那麼關羽絕對能夠活着。

第1個能夠救關羽的人叫魯肅,魯肅最開始的時候就有一個規劃,這個規劃和諸葛亮的規劃一模一樣,叫做聯劉抗曹、聯吳抗曹。換句話來說:孫劉聯合抵抗曹魏。

孫權擒獲關羽後,為何沒人站出來為其求情?

但是魯肅為什麼沒有勸谏呢?因為魯肅已經死掉了。

好的,第二個人就是諸葛瑾,諸葛瑾也有可能去救關羽,原因很簡單,因為諸葛瑾和諸葛亮有一層關系,而當初劉備對待諸葛瑾也非常的友好。

那麼為什麼諸葛瑾不去救關羽呢?有兩點原因,第1點原因諸葛瑾需要避嫌。第2點原因也是最重要的關羽瞧不起諸葛瑾,把諸葛瑾也給惹了。

好了,關羽似乎隻能洗幹淨脖子,等着頭上的那一刀了。

歡迎大家關注@趣談唐宋元明清,曆史研究者,優質曆史領域創作者,每日分享新鮮曆史冷知識,解決曆史趣問題,愛你們!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