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關羽孤軍奮戰,劉備卻不增援荊州,這兩個記載揭秘原因

從“織席販履”的一介布衣,變成威震天下的“漢中王”,劉備經曆的坎坷和心酸少有人知。在前半生四處漂泊,感歎功名不就之後,在諸葛亮的輔佐下,劉備終于具備了問鼎天下的基礎。在正面擊敗曹操以後,劉備必然是洋洋得意的。在晉位漢中王,大肆封賞群臣以後,關羽也打出了“威震華夏”的戰績。劉備集團,勢力達到了頂峰,看起來,實作“隆中對”的時間已經到來。

關羽孤軍奮戰,劉備卻不增援荊州,這兩個記載揭秘原因

然而,樂極生悲,劉備集團還沒高歌多久,孤軍奮戰的關羽被曹操和孫權聯合絞殺,荊州被東吳占領。荊州一丢,隆中對的戰略徹底泡湯。因為自始至終關羽都是孤軍北伐。是以,不少人以此責備劉備不增援荊州。難道劉備真的是因為苦盡甘來,是以飄飄然,而大意不去增援荊州嗎?對于這個問題,其實曆史上早有記載。

關羽孤軍奮戰,劉備卻不增援荊州,這兩個記載揭秘原因

《三國志·關羽傳》記載:“是歲,羽率衆攻曹仁于樊。曹公遣于禁助仁。秋,大霖雨,漢水泛溢,禁所督七軍皆沒。禁降羽,羽又斬将軍龐德。”也就是說,在劉備和曹操漢中大戰的同一年,關羽出兵北伐,而且借助秋雨的幫助,打出了非常不錯的戰果。北伐襄陽和樊城,不僅重創曹仁,也擒獲于禁3萬人馬,關羽的威望達到了頂峰。

關羽孤軍奮戰,劉備卻不增援荊州,這兩個記載揭秘原因

在這種情況下,曹操害怕關羽淩厲的兵鋒,準備遷都。不過,曹操因為慌亂而害怕關羽,曹魏集團還是有不少理智的人。在司馬懿和蔣濟的建議下,曹操開始井井有條的安排救援襄樊。一方面,曹操派出徐晃增援樊城,另一方面,聯合孫權偷襲關羽後方。在孫權答應聯合後,又命張遼趕赴荊州前往救援。可以說,此時的關羽,已經不再可能擷取成功了。

關羽孤軍奮戰,劉備卻不增援荊州,這兩個記載揭秘原因

不過,即便是形勢如此危急,卻始終不見劉備一兵一卒的支援。随着徐晃的到來,關羽在樊城背面的阻擊陣地很快就被突破,離關羽的包圍圈竟然隻有三丈多遠。之後,曹操支援徐晃的12營主力到來,徐晃覺得時機成熟,于是決戰關羽。《三國志·關羽傳》記載:“羽不能克,引軍退還。”關羽終于退出了樊城的包圍,撤軍回荊州。不過,為時已晚。由于麋芳和士仁的投降,南郡和公安落入了呂蒙手中。

關羽孤軍奮戰,劉備卻不增援荊州,這兩個記載揭秘原因

《三國志·關羽傳》記載:“權已據江陵,盡虜羽士衆妻子,羽軍遂散。權遣将逆擊羽,斬羽及子平于臨沮。”關羽不得已開始往益州方向突圍,可惜關羽部隊被呂蒙的攻心計打敗,很快就土崩瓦解,關羽本人也被東吳捉住殺害,連同他的兒子關平一起被害。

關羽孤軍奮戰,劉備卻不增援荊州,這兩個記載揭秘原因

除了關羽兵敗太過突然,劉備來不及組織救援以外,還有一個更為重要的原因,那就是消息不通。這裡面消息不通有兩個,第一個是呂蒙偷襲荊州的消息未能及時傳達到關羽這邊,另一個則是荊州丢失、關羽進退失據的消息傳不到劉備這邊。其實這兩方面的問題,在曆史上都有明确的記載。

關羽孤軍奮戰,劉備卻不增援荊州,這兩個記載揭秘原因

《三國志·呂蒙傳》中稱:“蒙至尋陽……至羽所置江邊屯候,盡收縛之,是故羽不聞知。”《吳書》中虞翻載勸降士仁時也說:“大軍之行,斥候不及施,烽火不及舉”。很顯然,關羽辛辛苦苦布設的沿江烽火台,被呂蒙白衣渡江悄悄拿下,是以消息未能傳遞及時。這就能解釋,為什麼關羽在得到曹仁射書勸退後,仍然不相信荊州已丢。

關羽孤軍奮戰,劉備卻不增援荊州,這兩個記載揭秘原因

而另一個則是陸遜的功勞,據《三國志·陸遜傳》記載:“遜徑進,領宜都太守,拜撫邊将軍,封華亭侯。備宜都太守樊友委郡走,諸城長吏及蠻夷君長皆降。”呂蒙在偷襲荊州的過程中,用心不可謂不深。在奪取南郡的同時,也派遣陸遜攻占宜都,切斷了荊州和益州之間的消息連同。于是,荊州究竟發生了什麼大事,劉備在短時間内也不得而知。

關羽孤軍奮戰,劉備卻不增援荊州,這兩個記載揭秘原因

是以,劉備不及時救援關羽,并不是因為劉備不想救。而是因為消息傳遞太慢,導緻劉備沒能及時擷取準确的資訊。這一戰,東吳準備充分,考慮周全,行事機密,幾乎兵不血刃占領荊州,也算得上是戰術上的巨大成功。劉備集團沒能及時轉變戰略思想,沒有認清三國形勢的逆轉,導緻關羽孤軍失敗,可能才是丢失荊州的根本原因。

參考書籍:《三國志》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