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关羽孤军奋战,刘备却不增援荆州,这两个记载揭秘原因

从“织席贩履”的一介布衣,变成威震天下的“汉中王”,刘备经历的坎坷和心酸少有人知。在前半生四处漂泊,感叹功名不就之后,在诸葛亮的辅佐下,刘备终于具备了问鼎天下的基础。在正面击败曹操以后,刘备必然是洋洋得意的。在晋位汉中王,大肆封赏群臣以后,关羽也打出了“威震华夏”的战绩。刘备集团,势力达到了顶峰,看起来,实现“隆中对”的时间已经到来。

关羽孤军奋战,刘备却不增援荆州,这两个记载揭秘原因

然而,乐极生悲,刘备集团还没高歌多久,孤军奋战的关羽被曹操和孙权联合绞杀,荆州被东吴占领。荆州一丢,隆中对的战略彻底泡汤。因为自始至终关羽都是孤军北伐。因此,不少人以此责备刘备不增援荆州。难道刘备真的是因为苦尽甘来,所以飘飘然,而大意不去增援荆州吗?对于这个问题,其实历史上早有记载。

关羽孤军奋战,刘备却不增援荆州,这两个记载揭秘原因

《三国志·关羽传》记载:“是岁,羽率众攻曹仁于樊。曹公遣于禁助仁。秋,大霖雨,汉水泛溢,禁所督七军皆没。禁降羽,羽又斩将军庞德。”也就是说,在刘备和曹操汉中大战的同一年,关羽出兵北伐,而且借助秋雨的帮助,打出了非常不错的战果。北伐襄阳和樊城,不仅重创曹仁,也擒获于禁3万人马,关羽的威望达到了顶峰。

关羽孤军奋战,刘备却不增援荆州,这两个记载揭秘原因

在这种情况下,曹操害怕关羽凌厉的兵锋,准备迁都。不过,曹操因为慌乱而害怕关羽,曹魏集团还是有不少理智的人。在司马懿和蒋济的建议下,曹操开始井井有条的安排救援襄樊。一方面,曹操派出徐晃增援樊城,另一方面,联合孙权偷袭关羽后方。在孙权答应联合后,又命张辽赶赴荆州前往救援。可以说,此时的关羽,已经不再可能获取成功了。

关羽孤军奋战,刘备却不增援荆州,这两个记载揭秘原因

不过,即便是形势如此危急,却始终不见刘备一兵一卒的支援。随着徐晃的到来,关羽在樊城背面的阻击阵地很快就被突破,离关羽的包围圈竟然只有三丈多远。之后,曹操支援徐晃的12营主力到来,徐晃觉得时机成熟,于是决战关羽。《三国志·关羽传》记载:“羽不能克,引军退还。”关羽终于退出了樊城的包围,撤军回荆州。不过,为时已晚。由于麋芳和士仁的投降,南郡和公安落入了吕蒙手中。

关羽孤军奋战,刘备却不增援荆州,这两个记载揭秘原因

《三国志·关羽传》记载:“权已据江陵,尽虏羽士众妻子,羽军遂散。权遣将逆击羽,斩羽及子平于临沮。”关羽不得已开始往益州方向突围,可惜关羽部队被吕蒙的攻心计打败,很快就土崩瓦解,关羽本人也被东吴捉住杀害,连同他的儿子关平一起被害。

关羽孤军奋战,刘备却不增援荆州,这两个记载揭秘原因

除了关羽兵败太过突然,刘备来不及组织救援以外,还有一个更为重要的原因,那就是消息不通。这里面消息不通有两个,第一个是吕蒙偷袭荆州的消息未能及时传达到关羽这边,另一个则是荆州丢失、关羽进退失据的消息传不到刘备这边。其实这两方面的问题,在历史上都有明确的记载。

关羽孤军奋战,刘备却不增援荆州,这两个记载揭秘原因

《三国志·吕蒙传》中称:“蒙至寻阳……至羽所置江边屯候,尽收缚之,是故羽不闻知。”《吴书》中虞翻载劝降士仁时也说:“大军之行,斥候不及施,烽火不及举”。很显然,关羽辛辛苦苦布设的沿江烽火台,被吕蒙白衣渡江悄悄拿下,因此消息未能传递及时。这就能解释,为什么关羽在得到曹仁射书劝退后,仍然不相信荆州已丢。

关羽孤军奋战,刘备却不增援荆州,这两个记载揭秘原因

而另一个则是陆逊的功劳,据《三国志·陆逊传》记载:“逊径进,领宜都太守,拜抚边将军,封华亭侯。备宜都太守樊友委郡走,诸城长吏及蛮夷君长皆降。”吕蒙在偷袭荆州的过程中,用心不可谓不深。在夺取南郡的同时,也派遣陆逊攻占宜都,切断了荆州和益州之间的消息连同。于是,荆州究竟发生了什么大事,刘备在短时间内也不得而知。

关羽孤军奋战,刘备却不增援荆州,这两个记载揭秘原因

因此,刘备不及时救援关羽,并不是因为刘备不想救。而是因为消息传递太慢,导致刘备没能及时获取准确的信息。这一战,东吴准备充分,考虑周全,行事机密,几乎兵不血刃占领荆州,也算得上是战术上的巨大成功。刘备集团没能及时转变战略思想,没有认清三国形势的逆转,导致关羽孤军失败,可能才是丢失荆州的根本原因。

参考书籍:《三国志》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