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張伯苓研究會十五年——訪張伯苓研究會副理事長、秘書長董潤平

作者:文化号外

張昊蘇(以下簡稱“張”):董老師好,有歇業伯苓研究會十五年的發展,您是最熟悉所有情況的人之一。您不是南開校友,但卻是張伯苓的忠實“粉絲”,您先聊聊是怎麼跟南開結緣的?

董潤平(以下簡稱“董”):與南開的結緣,起緣于參與了電視劇《張伯苓》的籌拍工作。這個過程使我對南開學校的創始人、著名教育家張伯苓先生的史料和“南開人”有了接觸和了解。

張伯苓研究會十五年——訪張伯苓研究會副理事長、秘書長董潤平

電視劇《張伯苓》劇照。右為著名演員唐國強飾演的張伯苓,左為魏子千飾演的青年周恩來。

大概2004年前後,影視界的一些編導認識到張伯苓教育思想的價值,覺得應該以電視劇的形式加以傳播,先後陸續有四五撥人寫了以宣傳張伯苓教育思想為主題的電視或電影劇本。其中,天津社科院胡光明、南開大學梁吉生兩位史學家與天津人民藝術劇院洪寶生先生共同組成了創作小組,創作了文學腳本。之後,在天津市委宣傳部立項。由于劇本中涉及到毛澤東、周恩來等衆多曆史名人,屬于重大曆史題材,立項難度較大。在時任天津市委副書記劉勝玉和宣傳部長肖懷遠的鼎力支援下,克服了許多阻力才得以順利審批立項。宣傳部還先期撥付了啟動資金,并組織天津市的著名影視評論家、小說家、專家學者三十餘人在市委宣傳部召開了論證會。會上大家一緻認為,張伯苓先生是天津乃至全國近現代史上的著名愛國教育家,是我們天津的名片,是“近代中國看天津”的代表人物,應該以電視劇形式進行宣傳。經市委宣傳部決定由天津人民藝術劇院鐘海院長牽頭,著名編劇周振天擔任編劇,馮柏鳴執筆完成電視劇本的創作。在劇本的創作過程中,張伯苓先生後人、時任天津市人大副主任的張元龍先生在百忙之中抽出時間參與劇本讨論把握要點和方向,并且籌措了拍攝資金。

在此過程中,由于各方人士來自不同的機關,我在其中起了一點兒上傳下達、協調各方關系的作用。應該說這也是個很愉快的學習過程,由此采訪、結識了很多南開老校友,也有意識地學習了張伯苓先生的一些史迹,被他老人家锲而不舍教育救國的精神和高山仰止的人格魅力所打動。

張伯苓研究會十五年——訪張伯苓研究會副理事長、秘書長董潤平

2004年10月6日天津南開中學翔宇廣場落成儀式上的留影。右:陳省身。中:張元龍。左:唐國強(電視劇《張伯苓》中飾演張伯苓)

張:是在這個過程中,各方學者認識到成立張伯苓研究會的必要性嗎?

董:對。當時我們也通路了南開校友中科院院士申泮文,恰逢他去參加全國教育家大會,邀我一起去聽聽教育界對張伯苓先生的反應。申老是特邀嘉賓,講的題目就是“張伯苓教育思想的光輝”。當時申老已經90歲了,站着講了一個半小時還同時自己放幻燈片,因現場參會的都是全國各地教育界的人士,講演産生了強烈的共鳴,被十幾次掌聲打斷,反響熱烈。上百位全國各地的教育界的教師代表和校長們排隊等着跟申老合影留念,他們還紛紛邀請申老到他們那裡去演講。通過這個細節,我感覺到了大家對張伯苓先生的熱愛和崇敬以及在教育界的影響。回來申老就對我說,陶行知、蔡元培都有研究會,張伯苓也該成立個研究會了。

張伯苓研究會十五年——訪張伯苓研究會副理事長、秘書長董潤平

2006年11月26日,申泮文先生(中)出席第三屆中國教育家大會期間留影。左:湖南長沙諾貝爾搖籃教育集團董事長謝慶。右:董潤平。

梁吉生等衆多南開學者,也表達了共同的願望。當時我在他們中間還算比較年輕一些,于是就承擔了辦理相關手續等具體工作。我受到張伯苓精神和南開老校友們的感召,覺得做這件事非常有意義。當時在張元龍先生上司下成立了籌備小組,由時任天津青年會總幹事的羅世龍先生擔任組長。整個過程,都得到了張元龍先生的大力支援和幫助。當時我們一起通路了北京、南京、上海、香港、天津、台灣等地的校友會,以及萬國權、孫孚淩、葉笃正、茅于轼、齊邦媛等老校友,甚至于我們還拜訪了馬來西亞的老校友郭全強。

張伯苓研究會十五年——訪張伯苓研究會副理事長、秘書長董潤平

在郭全強馬來西亞家中。右二羅世龍,右三右四為郭全強及夫人,右五董潤平。

張:他非常有名,辦華文學校很有成績。

董:對。還有教育界著名人士朱小曼、顧明遠等,我跟羅世龍先生都去拜訪求教。這些教育專家都非常認真地提出自己的想法和意見。由于前期籌備工作做得到位,各界校友都非常支援研究會的成立,對于“南開”概念的一些不同看法,研究會也不加以評判,就是本着團結大家一起做事的原則。

張伯苓研究會十五年——訪張伯苓研究會副理事長、秘書長董潤平

2006年10月20日,參加研究會成立大會的部分南開校友參觀天津濱海新區。左二羅世龍,右一董潤平。

張:這樣研究會的基礎就非常紮實了,也得到了廣大南開系列學校校友的支援認可。

董:舉一個例子,2015年,在申泮文先生帶領下,幾位老校友緻信天津市委,要求在天津成立張伯苓紀念館。後在張元龍先生建議下改為了嚴張教育紀念館。研究會為征集紀念品,開了4次捐贈大會,上至一百多歲的老校友,下至年輕的後人,前後捐了500多件珍貴文物,有“公能獎章”,還有喻傳鑒等先賢用過的手表皮箱,原來都是老校友世代珍藏,但都捐給了研究會,這些事迹都非常感人。

張伯苓研究會十五年——訪張伯苓研究會副理事長、秘書長董潤平

2011年6月27日,為征集文史資料通路重慶南開中學1945級校友、喻傳鑒先生之女喻娴樂(中)。右為羅明锜,左為董潤平。

張:您主筆的研究會十五年工作報告的内容非常翔實,裡面有的内容就不再重複通路您了。我想問的是從親曆者、甚至主觀的角度來看,您覺得哪幾件事是最有價值,或者給您留下印象最深刻的?

董:我覺得最有價值的事就是,這些年研究會凝聚了一大批老中青不同年齡段的學者和專家,壯大了研究隊伍,增強了研究力量。老一輩最典型的代表是梁吉生教授,他是張伯苓研究的一杆大旗,學術造詣很高,著作等身,年過八旬仍筆耕不辍,而且提攜後學毫無保留。研究會還重點關注年輕學者的成果,為其創造條件。比如說你,張昊蘇,就是我偶然看到你寫的《别有中華》的研究文章,當時不認識是誰,隻覺得文章有價值,然後想盡辦法找到你的聯系方式,最後順利建立聯系,邀請你加入了研究會,而且這幾年共同合作下也出了一些新的研究成果。

張伯苓研究會十五年——訪張伯苓研究會副理事長、秘書長董潤平

2019年4月5日,《别有中華》中文版首發暨“南開 中國 世界”學術研讨會

張:是的,我的記憶也很深刻。從我的親身經曆來看,體會是兩個。一個是研究會确實重視研究者,把不同機關、不同身份的學者都團結起來,是以您才會來聯系我;再一個是以研究會為平台,不同背景的學者又有合作,産生了新觀點,比如《别有中華》翻譯之後又有了“南開與世界”等等課題的研究。

董:在這種情況下,有各機關衆多學者的參與,在研究張伯苓的領域裡,研究會可以說一直走在前沿。最近研究會策劃了跟南開大學、哥倫比亞大學的贈書活動,天津社科院等學術機構也找咱們共同主辦研讨會,作為民間組織能得到專業研究機構的認可,讓我們很有成就感。

研究會做事還有一點就是執着,這也是咱們對初心的堅守。有時策劃一個事情,醞釀一個項目,不是說馬上就能出成效,要付出比較多的時間和精力。比如跟哥大的贈書活動,前後策劃達兩年,通過各種管道反複聯系溝通。因為張伯苓曾在那裡訪學,是哥大的校友,後來跟他的老師杜威、孟祿、克伯屈等交流也很密切,我們認為這個活動會具有深遠的曆史意義和現實價值。正如我們所料,活動得到了哥大和南大的熱烈反響。在贈書儀式上,南開大學曹雪濤校長和張元龍先生當場簽名贈書,哥大師院的教務長Stephanie Rowley教授、駐紐約的中國領事館教育參贊楊軍先生、華美協進社何勇先生等都應邀線上參會。活動當天下午就有三十幾家網絡媒體以及紐約華文報刊等都從不同角度進行了報道。

張伯苓研究會十五年——訪張伯苓研究會副理事長、秘書長董潤平

2021年9月11日,哥倫比亞大學中國教育研究中心執行主任程賀南教授在贈書儀式上發言

說回剛才的話題,研究會非常注重對專家學者們的尊重、支援、包容,是以才能凝聚各種性格、各種觀點的學者在一起,而且能激發出大家的主觀能動性。比如《别有中華》這本書,研究會成立開始就考慮翻譯,但十幾年後,到你和陳熹這裡才得以實作。難能可貴的是,你們都是完全自發地在研究、傳播,研究會也很樂見這種研究氛圍的形成。

張:您這段講的很精彩,我想研究會成功的原因之一是開始的定位就比較高,以“研究”為核心,與各個專業學術機構交流對話;同時又做了很多傳播、發揚、踐行的事情。民間社團能做這麼多事情是非常難得的。

董:還應該補充一點,就是研究會在挖掘整理史料過程的同時,還一直堅持關照現實的原則。研究會以愛國三問為主題,進行了一系列的研讨。比如南開愛國的源頭在哪?元龍先生去年去劉公島考察,就被贈予了很多新發現的照片,這是新的學術發現。此外研究會也以張伯苓先生愛國主義行誼風範為中心,開展了一系列宣傳教育活動。研究會作為民間組織,也主動地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文化自信提供了助力。

張伯苓研究會十五年——訪張伯苓研究會副理事長、秘書長董潤平

2020年9月3日,張伯苓先生後人、張伯苓研究會顧問張元龍(右四)到訪劉公島,指出:南開起于劉公島。

張:前面說的是總結,如果繼續展望前景,您覺得研究會近期應該優先做哪些工作?

董:資料的挖掘整理還是首要工作之一,目前打算把現有文獻資料做成一個資料庫,便于大家查閱、研究、推廣。以後希望能夠進一步把相關研究成果也建立成資料庫。現在高鵬博士在主要做這件事。

研究隊伍還要再擴大,我們希望研究會的專家隊伍還可以往全國和全球拓展。張伯苓的精神财富不僅是南開的,而且是中國的、世界的。接下來咱們準備繼續跟南開大學、哥倫比亞大學、天津社科院、天津教育科學研究院、南開系列學校等研究機構聯合,以研究張伯苓的教育思想為核心,深入開展對張伯苓先生和南開的全方位的學術研究,在全球範圍内發動征稿活動并且出版相關專輯。

還要充分利用各種新的宣傳手段和方法,不斷宣傳推廣新的研究成果。

張伯苓研究會十五年——訪張伯苓研究會副理事長、秘書長董潤平

2021年10月14日張伯苓研究會成立十五周年慶祝大會上,以情景劇形式展現的“百年前的重陽節”南開青年學者沙龍。左起:顧臨(張鑒厵飾演)、盧木齋(王振良飾演)、嚴修(陳鑫飾演)、張伯苓(張昊蘇飾演)、張彭春(高鵬飾演)。

總之,張伯苓研究會過去的十五年,做了一些工作,打下了一個良好的基礎。尤其是在張元龍先生引領下,對張伯苓、對南開的研究已經從教育思想拓展到了政治、外交、慈善、體育、話劇等等諸多方面。當然,仍有許多課題和未知有待我們去挖掘,研究和探讨。

(采訪者張昊蘇系南開大學文學院講師,張伯苓研究會會員。本稿由張昊蘇整理并經董潤平老師本人審閱。)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