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數字化轉型下的資料變革以及應對之道

目前,我們處于一個資料爆炸的時代,人工智能是時下非常火熱的話題。在萬物智能互聯的新時代,互聯的物體越來越多、越來越智能,并由此産生出洶湧而來的資料洪流。駕馭資料洪流是實體經濟轉型的關鍵。為了幫助企業更好應對資料時代的挑戰,至頂網聯合英特爾以及合作夥伴推出了《新至強決勝資料未來》系列對話節目,邀請業界嘉賓暢談他們眼中的資料時代以及應對之道。本期,我們邀請到中科曙光副總裁兼存儲事業部總經理惠潤海,展望資料洪流下的存儲變革以及對策。

資料洪流下的數字化轉型

在惠潤海看來,資料大爆炸給處于數字化轉型中的企業既帶來了機遇也帶來了挑戰。

在新經濟模式下企業要想獲得長期快速的發展,必須要面對業務模式的轉變挑戰。資料爆炸則為企業的業務創新提供了基礎,以資料為基礎,讓資料驅動業務創新是企業在當今時代的重要生存之道。其次,從資料中挖掘價值,進而帶來業務的快速增長是企業在資料時代的一大機遇。

雖然,資料具有如此多的好處,但是企業也面臨諸多挑戰。惠潤海表示,資料洪流給企業帶來了三個方面的挑戰:一是海量資料的有效管理,這是企業以前不曾遇到的挑戰。這需要企業有相應的IT架構來滿足快速增長資料的需求;二是資料人才的短缺,資料人才的培養和儲備是企業面臨的另外一大挑戰;三是資料安全,資料是一個企業的财富,如何實作資料安全保障是企業需要思考的。

特别是在IT架構方面,為了應對資料爆炸,企業需要更新已有的IT架構。在以前,企業可以通過建設資料中心來滿足IT需求。但是在大資料時代,新的業務模式下企業需要對傳統的IT架構進行很大的轉變。

為此,惠潤海認為,企業首先應該要簡化IT架構,太複雜企業駕馭起來就非常困難。因為随着資料爆炸性增長,對IT系統的需求越來越高,管理勢必會越來越複雜,如果你不采取措施把IT系統的整體架構進行簡化,後續的管理問題就會非常困難。然後是智能化,現在人工智能的興起對于企業來說創造了新的業務模式,企業的IT架構必須對這些需求做出智能化的反映,加快業務增長的速度。

具體到存儲,惠潤海說,企業面臨越來越多的資料,而且資料類型更加多樣化。同時,應用對于存儲的需求也越來越多樣化,有的可能是需要比較高的IO帶寬,有的特别需要非常高的IOPS,每秒響應的請求資料需要特别大,這就需要我們的存儲系統更加貼近應用、更加智能化,來适應這種不同應用需求對存儲的要求。

其次是成本,如果還是按照以前的存儲系統來應用資料爆炸,那麼企業的IT成本會變得非常高,這顯然是行不通的,企業需要尋求更加有效的存儲解決方案來應用資料爆炸。

然後是管理,如果說以前企業面對的是TB級資料,現在企業面對的則是PB級,應對這種海量資料管理的時候必須要用更簡化的方式。

最後是擴充性,現在資料增長非常迅速,未來你的IT架構必須能夠應對快速增長的資料需求,這就要求擴充性非常好,可以線上輕松擴充,而且部署速度要非常迅速。

惠潤海補充說,在存儲規劃方面,企業需要注意兩點。一是要考慮得更長遠,因為現在資料的增長非常迅速,IT系統的建設必須考慮未來幾年資料的增長,然後根據這些資料的生命周期來整體把握你的存儲架構。第二個是預留更多的可能性,未來你對于資料的管理和處理,資料價值的挖掘,需要預留更多的接口,否則未來你一旦有一些新的想法想要實作,你可能要付出非常大的成本。

混合雲下的資料變革

毋庸置疑,我們處于一個雲時代。到2020年,90%的企業将實施包含公有雲和私有雲資源的混合戰略。惠潤海表示,雲對于企業業務的發展至關重要,特别是混合雲契合了企業IT的發展需求。分布式存儲、軟體定義存儲、超融合架構等新的存儲架構不斷湧現,也在某種程度上解決了我們混合雲對于存儲的需求。

IDC的資料顯示,一家大型雜貨店零售商通過部署軟體定義存儲解決方案,可以帶來92%的性能提升,資本支出降低80%,占用空間降低90%。對于企業來說,建構一個靈活、高效、易于通路的面向未來的存儲勢在必行。

混合雲對于存儲的需求具體展現在橫向擴充,而且可以線上實時擴充,保證它的容量和性能能夠滿足混合雲的要求,因為雲的架構就要求平滑的實時擴充能力。另外,混合雲對于存儲的性能要求也比較高。傳統存儲隻是提供了基本的IOPS和帶寬的能力,而混合雲需要傳統存儲架構進行更新,否則可能會成為混合雲架構的一個瓶頸。

在惠潤海看來,現在是存儲大變革的時代,比如超融合架構、軟體定義存儲、閃存等。超融合架構在一個統一的硬體平台上實作了計算能力和存儲能力的比對,使得我們的管理更加簡單。而軟體定義存儲可以作為超融合系統裡面的存儲解決方案,也可以作為混合雲架構裡面獨立的存儲系統來使用,它的這種分布式架構保證了存儲性能和容量可以實時線上橫向擴充,進而滿足混合雲架構對存儲的性能需求。對于傳統存儲和分布式存儲,惠潤海認為這兩種存儲架構在企業中是共存的狀态,互相補充。

其次,閃存應用在混合雲整個架構裡面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傳統磁盤已經成為整個混合雲架構IO的一個瓶頸,閃存的大量使用可以優化存儲性能,不讓存儲性能成為整個混合雲架構的一個瓶頸,而且閃存對于IOPS的提升具有非常高的作用,是以說現在混合雲的存儲系統裡面大量在使用閃存。

混合雲的普及,資料歸檔、備份、遷移不可避免。如果海量資料不經過壓縮和重删,就會占用很大的帶寬和資源,這對于企業來說需要付出很大的成本。過去,企業大多以錄音帶裝置作近線或離線存儲。但随着網絡通信的普及,線上資料迅速增加,使原有的存儲架構不勝重負,企業不得不添加線上儲存設備,成本昂貴之餘也造成了相容問題。是以,企業在設計整個IT架構的時候就需要把這個問題考慮在内,比如全閃存存儲的部署、存儲系統的資料壓縮功能等。

為了幫助使用者實作資料存儲和加速,英特爾把3D XPoint記憶體技術落地,推出了新一代存儲品牌——Optane傲騰。它的存儲媒體是3D XPoint技術,加上記憶體和存儲控制器以及英特爾互聯IP以及英特爾軟體,綜合起來的産品我們稱之為Optane傲騰。

英特爾研發新技術的目的是不斷縮小記憶體和存儲間的界限,讓資料更靠近計算和應用。目前NAND SSD的時延與DRAM記憶體的時延是一萬倍級别的差距,而3D XPoint存儲技術能夠實作更低的延時以及更大的容量。

Optane是目前世界上響應最快的資料中心級固态盤。另外,Optane由于采用了類似DRAM的存儲媒體,可以在很低的隊列深度下達到極緻性能。Optane SSD和英特爾至強可擴充處理器結合能夠給客戶帶來極緻的存儲體驗。

英特爾至強可擴充處理器可以做更多

英特爾至強可擴充處理器采用全新的核心微架構、核内互聯和記憶體控制器,該處理器可為計算、網絡和存儲帶來針對工作負載優化的性能,向下一代雲基礎設施提供堅實基礎,并賦能資料分析、人工智能、高性能計算、網絡轉型等各類應用,以加速企業資料中心現代化及業務轉型的實作。

英特爾至強可擴充處理器全新的微架構添加了許多全新特性,包括更大的處理器核心數量,更高的記憶體帶寬、非包含高速緩存、英特爾進階矢量擴充指令集512(英特爾AVX-512)、英特爾記憶體保護擴充(英特爾MPX)、英特爾超級通道互連(英特爾UPI)等。由此,英特爾至強可擴充處理器提供了更多的每處理器核心數量和更高的記憶體和I/O帶寬。

在存儲現代化方面,英特爾至強可擴充處理器可以提供更出色的存儲性能表現,英特爾智能存儲加速庫(英特爾ISA-L)将糾删編碼速度提高100%;在vSAN上可以實作高達200%的存儲效率提升;采用英特爾3D NAND SSD的每機架單元存儲實作高達4倍的存儲容量增加。

惠潤海認為,英特爾至強可擴充處理器對于我們存儲系統的性能提升是非常有幫助的。比如說它的核心微架構、核内互聯的新技術,對于單個存儲節點的技術能力和IO吞吐能力都有非常大的提升。不管是傳統存儲架構,還是分布式架構存儲系統,帶來的是整體性能和成本效益的提升,因為我們用更少的硬體資源可以獲得更高的性能。

另外,英特爾至強可擴充處理器也面向資料應用進行了增強型,比如說它新的增強指令集AVX-512,新的指令集對資料的壓縮、重删以及資料處理,都會帶來成倍的性能提升,這在曙光的很多使用者已經得到了應用和展現。惠潤海介紹說,曙光有一個專門進行AI創新的客戶,其面對的資料特點是海量的小圖檔,需要通過機器學習進行訓練。對應存儲系統需要大量的随機讀取這些小的檔案,這時候采用英特爾新一代至強平台,比上一代的平台會帶來幾倍性能的提升,我想這就是英特爾新一代至強産品帶給存儲的一個很好的應用展示。

此外,英特爾的3D XPoint技術打破了記憶體和閃存界限,讓存儲系統更貼近CPU,離CPU更近,離計算更近,延遲大幅度縮小,性能得到極大提升。英特爾傲騰、英特爾3D NAND、英特爾存儲加速庫、糾删碼等為企業建構一個專為優化資料分層和性能而設計的現代資料基礎設施提供了有力支撐。

“目前,存儲行業所代表的資料存儲和管理行業正處于變革期。不管是存儲媒體還是資料管理方式,都在發生巨大的變化。新技術會不斷湧現出來,因為它們會更加貼近我們很多應用要求,更滿足我們客戶的需求。”惠潤海最後說。

原文釋出時間為:2018-06-5

本文來自雲栖社群合作夥伴“

至頂網

”,了解相關資訊可以關注“

”。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