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民國時代的吳三桂,因女人守城,又因女人棄城,淪為人盡皆知笑談

用最簡單的話,講述最真實的曆史。

民國時期,有這樣一個人,忠心于清廷,拼上身家性命複辟清廷,雖然昙花一現,但最終名留青史,卻也成為大多數人茶餘飯後的閑談,他就是張勳。張勳為什麼死守石頭城(南京)?除了忠心,還有一段刻骨銘心的往事。

民國時代的吳三桂,因女人守城,又因女人棄城,淪為人盡皆知笑談

張勳

張勳這塊冥頑不化的石頭,究竟用什麼才能打動他呢?答案很清楚:女人。那又是什麼樣的女人才能喚醒亂世之中的枭雄呢?答案也很清楚:小毛子。

小毛子,是這個硬漢心靈最柔軟處的安放。

張勳雖然很另類,但他首先是個男人,野心大的男人總需要女人的撫慰(你懂的)。關于小毛子的來曆衆說紛纭,有說出身青樓,有說自小離家出走,此時他的身份是演藝圈人物,評彈演員。總之,自從遇見了張勳,不僅她的生命完全改變,而且亂世又多了一位紅顔傳奇。

民國時代的吳三桂,因女人守城,又因女人棄城,淪為人盡皆知笑談

小毛子

那一年,小毛子年僅十五,張勳五十出頭;那一天,他們相會于金陵的煙花柳巷(沒錯,我認為她是紅樓出身);那一夜,雖不是郎才女貌,卻是天作之合。小毛子婀娜多姿、亭亭玉立,尤其善解人意,将張勳哄得團團轉。

女人最在乎的是名分,張勳一擲千金,八千兩白銀為小毛子贖身,敲鑼打鼓娶回家。從此,小毛子将一生托付給了張大帥;張勳也因這顆善解人意的心靈夜夜濃情蜜意于床榻。

張勳親切地稱呼她為阿毛,嫉妒者則鄙夷地叫其小毛子。

一見阿毛定終身,張勳總是笑呵呵地逢人就顯擺。他很知足,老天對自己夠好了,所有的這一切都是因為自己忠心、有愛心,是以他下定決心,上對得起自己的衣食父母皇上,下不讓自己心愛的女人受一點點傷害。

民國時代的吳三桂,因女人守城,又因女人棄城,淪為人盡皆知笑談

讓張勳更激動不已的是,小毛子懷了他的身孕。這麼多年來,張勳一直無子嗣。現在,小毛子的肚子證明張家香火有後,更能證明自己一直雄風猶在。可是,紅顔隻要一和亂世扯上關系,就必定有傳奇,有傳奇就必定有磨難。

甜蜜的日子永遠是短暫的,小毛子是揚州人,離家久了,總想回家看看。這一走,可真不是時候。剛到揚州沒多久,武昌起義,揚州宣布獨立。交通阻塞,阿毛被困。更不幸的是,她被革命黨抓獲,

阿毛說了平生最不該說的一句話:我是張軍門的夫人,你們放了我。從此,紅顔注定找不到回家的路,她成了一顆棋子,一顆用來脅迫、威脅張勳的棋子。

民國時代的吳三桂,因女人守城,又因女人棄城,淪為人盡皆知笑談

這時候擺在張勳面前的是兩個選擇:要麼棄城投降。和心愛的女人再續前緣;要麼放棄阿毛,放棄一生的最愛。張勳可以選擇,但是他無法選擇。一邊是忠心,一邊是愛心;一邊是皇上,一邊是夫妻,他左右為難。

就在他左右為難之際,傳來了一個令人咋舌的消息。在上海的陳其美做出了一個大膽的決定,或者說是亘古未有的決定:将小毛子送往上海供人參觀!

張勳赫赫威名,他和小毛子的傳奇早已傳開,張勳不惜動用一切力量找回這個小毛子,大家都對這個年齡相差将近半個世紀的情人非常好奇,他們的結合有什麼秘密?小毛子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物?

民國時代的吳三桂,因女人守城,又因女人棄城,淪為人盡皆知笑談

其實,與其說是讓人們了解他們的秘密,不如說是為了羞辱張勳。張勳氣得吐血,發誓隻要有一口氣在,為了心愛的女人,也誓要與南京共存亡。紅顔豈應關大計,無奈張勳太多情,石頭城上癡情郎,沖冠一怒為阿毛。

看,石頭城内新時代的吳三桂冉冉升起。那誰是陳圓圓?當然是小毛子。三百多年前,因為陳圓圓,山海關金戈鐵馬;三百多年後,因為小毛子,石頭城喋血一片。

就在這時,徐邵桢提出不同意見:戰争,讓女人走開。革命者不是暴民,所有的一切可以沖着張勳來,不要為難他的女人。張勳想做吳三桂,我們不能做李闖王。徐邵桢派人通知張勳,他的小毛子完璧歸趙,革命也要講人性。

民國時代的吳三桂,因女人守城,又因女人棄城,淪為人盡皆知笑談

辮子軍張勳

小毛子回來了,毫發未損。望着依偎在懷裡的女人,張勳涕泗交流,感慨:原來不指望的,竟然回來了。不僅是女人,還有她肚子裡的孩子,那可是張勳唯一的血脈和全部希望。

一提到女人,男人的心腸就開始柔軟,石頭城也不再堅硬。關鍵時刻,“國際友人”開始調停,那位英國教父馬林充當和平使者,他向交戰雙方放出了和平信鴿:保證張勳撤出南京,確定他和軍隊生命、财産的安全。

小毛子也在旁邊勸說:老爺,您是大清的忠臣,一個人撐到現在不容易,大家都看在眼裡。但若沒有了您,我們娘兒倆怎麼活?

民國時代的吳三桂,因女人守城,又因女人棄城,淪為人盡皆知笑談

張勳夫人

一想到未出世的孩子,張勳的心軟了,不能讓孩子出生在單親家庭。張勳做出了艱難的抉擇,他選擇了家庭,選擇了柔情,但他并沒有放棄自己的性情。

20世紀雖然并不拒絕陳圓圓這樣的絕世紅顔,但不需要吳三桂。是以張勳注定成不了吳三桂,他隻能孤零零地頂着一根麻花辮,黯然地離開南京。回望着煙雨迷蒙中的石頭城,張勳歎息一聲,丢下了一句灰太狼似的狠話:我一定還會回來的!

參考資料:《北洋軍閥》;《革命逸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