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943年9月9日下午,殺人魔窟“76号”的創始人李士群,在家中身亡,死時全身水分脫盡,身形幹枯,如同紙片一般,大漢奸李士群死時年僅38歲。
1942年至1943年時的李士群可謂春風得意,一身兼有4個握有實權的僞職:江蘇省省長、清鄉委員會秘書長、警政部部長、特工總部(即“76号”)主任。再加上數不清的官銜,可謂東南半壁盡在手中,是個無人不知,望而生畏的人物。
關于他的死因,是被日本人下毒殺死的,這一點是确定的。但是具體是在哪種食物中下的毒,還是具有争議的。主流的觀點有兩個,一種是在咖啡裡下的毒,第二種是在牛肉餅裡下的毒,但更為可信的是第一種。
李士群被毒死的原因極為複雜,因其權重勢大,四面樹敵,與日本人、軍統的戴笠以及大漢奸周佛海等人結仇極深,種種原因疊加在一起導緻這幾方勢力聯手除掉了李士群。
李士群與周佛海交惡
李士群在國民黨内,地位本來很低,隻是個中統小小的情報員。投敵以後,自知資曆不夠,根本不認識周佛海和汪精衛,李士群就派人到昆明将失意落魄的丁默邨拉來上海,作為大旗。
丁默邨在國民黨内特工地位很高,一直和戴笠平起平坐。後戴笠不斷打壓他,被蔣介石撤職,才在昆明落難。李士群就通過丁默邨,認識了周佛海,再通過周佛海認識了汪精衛。在破獲了戴笠多次刺殺汪精衛的大案後,李士群一躍成為汪精衛“公館派”的重要人物,從此李士群就居功自傲,漸漸和周佛海産生摩擦。

汪僞政權剛開始時,李士群本是周佛海的人,但後來權勢膨脹,就引起了沖突和沖突。此處列舉三件事,說明周、李交惡的過程,也最終使他被殺埋下了伏筆。
第一件是稅警團的事。1940年汪僞政府成立時,周、李關系很好。李士群為了獲得實權,就力勸周佛海效仿國民黨财政部長宋子文,成立稅警團武裝。
周是僞财政部長,一聽正中下懷,就經汪僞政府最高顧問影佐祯昭少将的同意,預備成立有2萬人左右的稅警團。最初決定由李士群去創辦,李十分高興,就派“76 号”的行動大隊長林之江去主持。林雖是特務,但卻是黃埔軍校五期出身,這塊招牌擡得出去。位址也已經選好,在上海南京的“清心女中”。
不料周佛海身邊的羅君強,認為此事不妥,稅警團必須掌握在周自己手裡才對。周佛海一聽也對,于是就收回自辦。為了應付李士群,周佛海把僞警政部長一職, 讓李擔任。
李明升暗降,心中憤憤不平,心中對周佛海産生了積怨。周佛海也不去管他,就自兼團長,派羅君強、熊劍東為副團長。這是周、李交惡的第一件事。
第二件是“清鄉”的事。1941年,日汪計劃在江蘇省實行清鄉計劃。江精衛準備成立“清鄉督辦公署”,由羅君強督辦。
周佛海、羅君強十分高興,連慶祝會也已開過。不料日本方面的影佐少将,要李士群上台,理由是各地均有李的特工站,清鄉容易見效。周佛海、羅君強得悉,氣得渾身發抖,就和李士群結下了深仇。
當時,因為李士群的資曆太低,做“清鄉督辦”,恐難服衆,故成立“清鄉委員會”,和僞行政院平級,由汪精衛任委員長,李士群任秘書長。李從此大權在握,一年不到,更兼上僞江蘇省省長。這是周、李交惡的第二件事,也是最嚴重的一件事,李士群從此不再把周佛海放在眼裡。
第三件是清鄉地區僞儲備券調換法币的事。周佛海是僞财政部長兼“中央儲備銀行”行長,自然要在清鄉地區推行僞鈔。按照規定,兩元法币兌換一進制儲備券。但李士群裝出一副為民請命的救世主面孔,在清鄉地區隻同意一比一兌換。
官司打到汪精衛那裡,汪支援李,周佛海隻得照辦。但李士群一轉身,就仍以二比一的價格兌換,一下就撈得了近400萬元的好處,把周佛海氣得雙眼發黑。二人的冤仇,又加深一步。
單從以上三件事來看,就知周、李交惡事出有因。李士群與周佛海硬碰硬,很大部分原因上注定了他的死因。
李士群與日本人交惡
日本方面,在太平洋戰争爆發之前,一直存在着“擴大派”與“非擴大派”的鬥争,擴大派的主要代表為東條英機,主張武力征服中國。非擴大派的代表為影佐祯昭、石原莞爾等人,主張施行“以華治華”的政策。
南京淪陷後,非擴大派積極扶持汪精衛,建立日僞政權,希望通過溫和手段早日征服中國。而“76号”就是由日本軍部準許成立的武裝特工機關。
但汪僞政權成立後,貪贓橫行,并且受到全民抵制,根本無法解決中日問題。
到了1941年東條英機上台組閣,擔任首相,決定發動太平洋戰争。
東條英機一向反對成立汪僞政權,太平洋戰争爆發後,日本物資極度匮乏,東條英機決定把汪僞政權當成一個替日本搜刮财物的機構。
東條英機在1942年親自通路南京,了解了汪僞政權的腐敗,決定實施強化政策,使其成為有效地搜刮利器,于是他派來了在日軍中十分有名的辻政信大佐,專門對付日軍軍官、浪人和中國漢奸中重大A錢腐敗人員。
辻政信首先整頓日本軍方的A錢腐化的軍官。當時日本駐華很多軍官和漢奸勾結,成了堕落分子,辻政信稱他們在中國搞的是“妓藝政治”。他将大批查有實據的日軍軍官和浪人,遣返日本受審。像有名的僞政府軍事顧問矢崎勘竹中将,就因和交際花混在一起,被遣返日本。他如此一弄,就引得日本人和漢奸膽顫心驚,惴惴不安。
辻政信在調查戰略物資糧食時,就查到了李士群頭上。當時,日軍嚴禁米糧和棉紗、食糖等自由流動,但李士群自以為權大通天,就勾結僞糧食部部長顧葆衡、次長周乃文,将大批軍糧,武裝押送至國民黨第三戰區,進行物資交換。
此案被辻政信查出,當即下令逮捕了糧食部長顧葆衡、次長周乃文、江蘇糧食局局長石大椿、糧食專員胡政,要求立即槍決。汪精衛再三力保,保下了部長和次長的性命,但石胡2人則在南京執行死刑。
辻政信對此很滿意,因石大椿和胡政是李士群的心腹,以此可以警告李士群。但李自以為羽毛已豐,又有汪精衛做背景,竟不顧過辻政信的“強化”政策,照幹不誤,這就埋下了日本人對李的殺機。
辻政信請示東條英機後,決定伺機除掉李士群。但因李的武裝已遍及淪陷區,又有汪精衛作靠山,辻政信就沒有馬上動手,但殺李士群已是闆上釘釘的事,隻是時間問題而已。
戴笠下令毒殺李士群
戴笠與李士群結下深仇的最主要的原因,是李士群破獲了戴笠在上海苦心經營多年的地下情報組織,區長陳恭澍被捕投敵,使得戴笠在甯滬杭一帶的基地,全軍覆沒。
自1942年起,戴笠就徹底放棄拉攏李士群的幻想,轉而和大漢奸周佛海、羅君強、熊劍東相勾結。戴笠知道李士群和這三個人沖突極深,這也就埋下了此後毒殺李士群的伏筆。
此時的李士群實際上已經危機四伏,但他仍不看形勢,一意孤行。
1943年初,日本方面将一手策劃成立汪僞政權的最高軍事顧問影佐祯昭少将,調往太平洋作戰。影佐一走,李士群頓時失去了最大的靠山。同時,日本軍部為了對付李士群,又将“76号”最大的背景晴氣慶胤中佐,調往華北工作。
他臨行前苦口婆心勸李士群,停止一切不當的商業活動,不要再給日本方面留下任何把柄,以免惹來大禍。但李士群并沒有聽進去,認為自己的力量已大,日本人一時奈何他不得。
此時的周佛海,暗中早已投靠戴笠,成為軍統在東南淪陷區的主要依靠。1943年時,日本在太平洋已遭慘敗,重慶和美英方面,準備在中國東南沿海登陸作戰。
重慶方面認為,東南一帶的李士群,是登陸的一個障礙,必須除掉。但李士群出門至少身邊有一個排的兵力保衛,可謂武裝到了牙齒,戴笠無法用武力消滅李士群。
于是在1943年夏天,戴笠密電周佛海:“處死李士群,電到立即執行。”戴笠此舉,公私兩方,均所報仇。
李士群被毒殺過程
周佛海、羅君強、熊劍東三人,多次密商,曾研究過包括兵變在内的謀刺李士群的辦法,但都無十分把握,最後還是熊劍東的夫人唐逸君想出了利用日本人毒死李士群的辦法,最為周詳。
當時,岡村中佐正在上海日軍憲兵司令部任特高課課長。熊劍東和岡村私交極深,凡熊劍東有事求助于岡村,他都欣然幫辦。
周佛海等人經過數次商議,并和岡村密談,才确定了毒死李士群的方案。岡村将此事層層上報直至東京,恰恰符合辻政信大佐的願望,自然準許。
至于具體的毒殺經過,據唐逸君後來回憶說是這樣的:“1943年9月6日下午,上海愚園路749弄68号李士群家中,響起了電話聲。電話是日本憲兵司令部的特高課長岡村中佐打來的,由李土群的貼身翻譯夏仲明接聽。岡村在電話裡非常誠懇地說:‘現在日本的處境很不好,但聽說李士群君和周佛海君、熊劍東君的沖突很深,帝國陸軍對此十分不安。在此危難時刻,大家應該精誠團結,應付未來的時局。故陸軍委托我出面,約李君、周君、熊君見面,開誠布公,互相和好。我是熊君的老同學,交情很深,已經談好。周君和熊君方面,絕無問題。故請李士群君無論如何,到百老彙大廈舍間一談。’話說得十分謙虛,也很符合事實,李士群就決定和夏仲明一起去了。”
臨走時李士群的夫人葉吉卿再三關照:“什麼東西都不要吃。”
為什麼會有這個電話呢?就是上述唐逸君想出來的計謀。電話中沒有說請客吃飯,隻說調解糾紛,這個理由最能讓李士群上鈎。
李士群和夏仲明到了岡村家,見周佛海、熊劍東已在。岡村穿着和服,雙方非常客氣地打了招呼,坐下談話。
岡村首先說:“現在時局對日本十分不利,海空軍已處在敗局,日本最後的命運,看來要用中國大陸為作戰基地了。戰争要打下去,3位怎麼能不和睦呢。今天請3位來,握手言和,共圖大計。”
話說得誠懇至極,讓李士群信以為真。同時周佛海和熊劍東也表示,過去限制部下不嚴,多有得罪,希望李士群原諒。這樣一談,就談了近2個小時,而且談得非常投機,李士群認為合情合理,就放松了警惕。
此時的廚房裡,有兩個女人,一個是岡村夫人,另一個就是唐逸君。她們在做下毒工作,其他下女一概不知。用的是日軍731部隊研制的敗血性細菌,吃下去無藥可救,但要食後3至6天,才發病斃命。
菜一道道端上來,雙方的氛圍更加融洽,李士群雖然放松了警戒,但仍說腸胃不好,什麼東西也不吃。
這可急壞了岡村夫人和唐逸君,眼看就要散席,下毒計劃即将失敗。最後,由岡村夫人穿着和服盛裝,端着一個盤子,上有5隻空杯,一壺咖啡。岡村夫人跪倒在地上,一一斟上咖啡, 端到每個人面前。這是日本人最高的禮節,如果一口不吃,就是對主人的嚴重失禮。
李士群一看,咖啡是從同一個壺内倒出的,應該不會有毒。但他萬萬沒有想到,問題恰恰出在那個空杯子上,唐逸君早已在李士群的那個杯子上抹了細菌。在這樣隆重的禮節下,李士群沒法拒絕,就小小呷了一口。這時躲在廚房裡的唐逸君,一顆懸着的心才算落地。
李士群回到家中。葉吉卿知道李喝過一口咖啡,就立即找來李的随身醫生儲麟荪,替李洗胃。事後一切正常,李士群就喝酒吃晚飯,第二天李去了蘇州,一切都很好。
不料到第二天深夜,李士群就開始發病,上吐下瀉, 渾身大汗,儲麟荪醫生束手無策。
此時,上海各大醫院,早已得到指令,不準派人到蘇州看病。
是以,蘇州李家打電話給各醫院,回答幾乎是一緻的:“院長不在。”
挨到第三天,李士群已處于脫水半昏迷狀态,他想開槍自殺,但連拉槍栓的力氣也沒有了。他知道問題出在那一口咖啡上, 斷斷續續對葉吉卿說:“我死後,告訴汪先生和汪夫人,是日本人下的毒。”
到9月9日下午,李士群七孔淌血,終于氣絕身亡。
李死後,汪精衛明知是日本人下的毒,卻敢怒而不敢言。隻派僞行政院秘書長陳春圃為特使,到蘇州祭奠。汪送了一顆足赤圖章,作為陪葬品。而且破例寫了親筆祭文,說什麼,“才足以濟世,而天不永其年。嗚呼哀哉,伏維上飨!”全文不敢提到一個“毒”字。
李士群的部下知道李是被日本人毒死的後,群情激憤,組織了“靈堂複仇團”,要替李報仇。日軍蘇州小林部隊包圍了靈堂,繳了這批特工的武裝。同時,上海“76号”和各地特工站,也都被日軍控制。至此李士群被毒斃一事,也就隻得不了了之。
結語
這個曾猖狂一時的殺人魔頭李士群,就這樣結束了自己的一生。即使他僥幸存活下來,在抗戰勝利後,這個害人無數的漢奸,也最終逃脫不了人民對他的審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