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盤點我國不同朝代的常服和婚服,誰的DNA又動了?

如果說衣服是人類文明的進步,那麼不同時期的服裝風格變化,就反映了不同時期的曆史發展特點。

我國前後曆經了四十二個朝代,幾乎每一個朝代的代表性服裝都有所差異,有的差異甚至是同一個朝代前後期的差别。那麼在這在這四十二個朝代的更替中,這些傳統的漢服該有多驚豔?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盤點一下,在我國古代曆史上不同朝代的常服和婚服,看看是誰的DNA又動了?

盤點我國不同朝代的常服和婚服,誰的DNA又動了?

古代常服

按照我國有無曆史可考記錄的标準,我們從夏商周時期往後開說起。

夏、商、周

在我國第一個封建王朝“夏”和後續緊接着的商周時期,其服裝至今都沒有找到實物存留。

盤點我國不同朝代的常服和婚服,誰的DNA又動了?

但是,在考古活動中,一些少量的玉石和人像,還有典型的婦好墓中展示的人物形象,我們可以大緻觀看出在商代的時候,貴族的着裝基本都是交領,腰商束有一條紳帶,下身着裳,在腹前還會系上蔽膝(也叫作“市”,有點像是到膝蓋的短的裙子)。

盤點我國不同朝代的常服和婚服,誰的DNA又動了?

商代服裝上還沒有特别明顯的男女和尊卑之分,普遍采用上衣下裳的兩段制式,腰身和袖口都是緊窄的制樣,長度及膝,便于勞作。

但是,這當中還是會用布料、顔色和細節(領口袖口包邊等)來突出階層之分,同時對于佩戴的玉佩和衣物上的花紋也有嚴格的劃分,都是為了突出其等級。

盤點我國不同朝代的常服和婚服,誰的DNA又動了?

至周時,服裝大緻風格差不多,隻是這個時候會講究“衣(正色)”和“裳(間色)”的顔色區分,還會特别注意蔽膝,系上玉佩之類的裝飾物,主要是為了承托色彩、展示身份。

如西周銘文《毛公鼎》的記載中,就有“朱市、蔥黃(‘黃’指玉之類的所有配飾)”的說法。

盤點我國不同朝代的常服和婚服,誰的DNA又動了?

這時衣服的袖口慢慢變大,衣裳整體也在漸漸加寬,增加了一條裳前的大帶,束發也成為全國統一的标準。同時開始有了根據場合的不同選擇不同的衣物着裝的現象,比如婚服、喪服、祭祀、朝服、戎裝等。

盤點我國不同朝代的常服和婚服,誰的DNA又動了?

春秋戰國

在這一時期,漢服出現了“深衣”也就是衣和裳連在一起,不開衩、向後掩,胡服還有長褲。友善騎馬運動。

盤點我國不同朝代的常服和婚服,誰的DNA又動了?

秦漢

到了千古一帝秦朝時期,除了我們熟悉的統一度量衡,服飾上也有專門的推崇,比如這一時期以“黑色”為最尊貴的顔色。從出土的兵馬俑中我們也能看出一些服裝上的特點。

盤點我國不同朝代的常服和婚服,誰的DNA又動了?

漢朝的穿衣規矩就多了起來,裡衣要是白色底、衣物袖寬一尺二、皮毛衣物的裘毛要朝向外面、腰帶做工講究精細、男子佩刀(無刃)。

盤點我國不同朝代的常服和婚服,誰的DNA又動了?

魏晉南北朝

這是我國古代曆史上服裝大動蕩的時期。因為戰亂紛争不斷,社會生活不穩定,人們的禮法觀念漸漸淡薄,開始“個性解放”,“褒衣博帶”成為一種流行。總的來說,這一時期的男子領口大開、講究自在随意;女子則是大袖翩翩的曳地長裙,各種裝飾品運用非常複雜,以示自己優雅。

同時,此時的朝服就是紅色和紫色,白色是平民的裝扮,女性開始佩戴金銀戒指和繞腕等。“裘”開始成為一種珍貴的貴族裝束的一種。

盤點我國不同朝代的常服和婚服,誰的DNA又動了?

隋唐

這時有“法服”和“常服”的區分。“法服”時比較正式的着裝,冠、冕、衣、裳都有相應的規定,虛的嚴格按制着裝。

“常服”則是所有人(上至帝王、下至小厮)的日常着裝,圓領開衫長袍、革帶(腰帶)、幞頭(頭巾)和長靴是标配,官員的衣着有了品階之分,黃色成為庶民的主要服裝顔色。

盤點我國不同朝代的常服和婚服,誰的DNA又動了?

這時候的女子的裝束也大膽起來,服裝整體越來越寬大,衣料柔軟飄逸,腰帶也不再是一種必需品,風格相對開放,并且開始有了一條長長的帔帛(這個佛教傳入有關)。

總體風格富麗堂皇、樣式多變,也影響了日本的服裝發展(和服)。

盤點我國不同朝代的常服和婚服,誰的DNA又動了?

此時的風格大體上還是沿用了唐朝的制式,但是頭巾内加上了木骨,外面也罩上了漆紗,可以随意穿戴,且高官的帽子上還有了兩個展腳,可以長達數尺,低階官員則無。

比較值得注意的是,這時候官員常服也有了顔色的規定,還有按季節發放的“時服”。庶人百姓依舊着白袍,還有襦、襖、短褐等制式。女子的裝束相對收斂,對襟窄裙,裙内着褲。北宋晚期還漸漸流行起纏足。

盤點我國不同朝代的常服和婚服,誰的DNA又動了?

這一時期又是我國古代曆史上的一次民族大融合期,包括服飾在内。早先的服裝基本沿用宋制,後期漸漸出現“質孫服”,也就是上衣和下裳相連、上緊下短、背面還要挂上大珠。比較誇張的是,這個時候的衣服都有了季節的等級,講究整體性,衣物和帽子的顔色要一緻,相當規範。

女子的服飾多是寬大的曳地長袍,袖口窄而袖筒肥,肩上批雲肩,相當華美。漢裝基本都是在宮中的舞者身上出現,講求飄逸柔美。

盤點我國不同朝代的常服和婚服,誰的DNA又動了?

這是中國曆史上最後一個由漢族人建立的封建統一王朝,該朝代重新拾起了漢服的主要統治地位,多方位借鑒周漢時期到唐宋之際的禮儀風格,制定了新的服裝制度,整體端莊宏美,藝術價值相當高。

盤點我國不同朝代的常服和婚服,誰的DNA又動了?

明主要參考唐制,服飾玉唐朝相當接近,皇帝的常服是明黃色的龍袍配金冠,禮服則是上衣下裳的古制,繡樣上相當講究。而“烏紗帽”成為官員的标配,平民不得佩戴使用。還有飛魚服、蟒袍等,尤其象征權力和身份。

此時的女子多以百褶裙、馬面裙和長袍等服裝為主,整體風格大氣端莊,相對唐朝來說也保守了很多。這一時期的着裝風格影響了很多地區,北韓、日本、琉球等國家都有相關的借鑒。

盤點我國不同朝代的常服和婚服,誰的DNA又動了?

我們比較常見的清宮戲中,基本都已經反應了這一時期的服飾裝扮特點,為滿族旗裝。但也并沒有影視劇中表現得那樣統一,民間也有滿、漢服飾共存的情況,并且漢族的服飾一直都有所保留。

盤點我國不同朝代的常服和婚服,誰的DNA又動了?

傳統服裝

删删減減,不知不覺還是寫了這麼多,為了友善閱讀,我們下一期内容中再來讨論一下傳統的婚服吧!這裡有個小點,就是西方的白色婚服,其實在我國古代早就已經出現了哦!隻是後來慢慢被淘汰了,可以說是我們玩剩下的了。

盤點我國不同朝代的常服和婚服,誰的DNA又動了?

近些年來,我國的文化發展似乎又一次到達了一個大繁榮期。一些傳統的、優秀的、驚豔衆人的文化被重新展現在大衆面前,各個朝代性質特色鮮明的傳統服裝,以現代的方式走進大衆視野,展現着它們的曆史故事和文化内涵。

不知道各位讀者,最喜歡哪一個朝代的傳統服飾呢?

盤點我國不同朝代的常服和婚服,誰的DNA又動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