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為解決父母帶孩子問題,國家鼓勵2歲幼兒讀幼稚園,這可行嗎?

有多少人記得自己是幾歲上的幼稚園?

可能大多數人都是3歲以後上的幼稚園吧?但我卻不是,當年我是以僅6個月的“抄底”年齡進入的當時還稱為“事先串通的人所”的幼稚園。

大家可能會問為什麼這麼小幼稚園會接收?難不成我是什麼神童,6個月就具有溝通能力,能超常表達自己的思想了?

我也想,但可惜的是卻不是這樣。我之是以能在半歲就能讀幼稚園,是因為我是“廠礦子弟”。

在八十年代,在“廠礦”上班,就相當于現在華為這些名企工作一樣,是可以炫耀的。雖然工資不一定高,但是後勤卻是數一數二的厲害,醫院、事先串通的人所、K12教育的學校……一應俱全。

而幼兒入托甚至沒有年齡限制,隻要你想就可以送過去。

為解決父母帶孩子問題,國家鼓勵2歲幼兒讀幼稚園,這可行嗎?

我父母當然是不願意送我進去,因為我年齡太小,他們也擔心我在幼稚園無法被妥善照顧,因為也是資源有限,幼稚園的環境并不見得有多麼地好,教師(那時還叫“阿姨”)也有限。

但是又有什麼辦法呢?家裡沒有人帶我呀,是以那時年幼的我幾為是“被迫”入園。

而在今年,《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優化生育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的決定》公布,其中,在大力發展多種形式的普惠服務中,有一條:

鼓勵國企、社群、家政企業發揮自身優勢做好普惠服務,鼓勵和支援有條件的幼稚園招收2至3歲幼兒。

可從以下兩方面來看,實作起來應該還是有不小的難度的。

學位、教師和配套差異

因為“幼稚園”一直不屬于“義務教育”階段,是以單從投入上而言,資源有限。

以成都市的成華區為例,目前,成華區3歲以上的在園幼兒共3萬多名,其中50%就讀公辦幼稚園。而未來區内公辦幼稚園需求将持續緊張。

成都其它區的情況與成華區也差不多,對于“2歲幼兒是否可以入園”的這一問題,有一位從業人員提醒,如果孩子未滿3歲建議不用再咨詢公辦幼稚園了,因為“公辦園連滿3歲的幼兒都裝不下,要開放年齡,那肯定更不夠用。”

為解決父母帶孩子問題,國家鼓勵2歲幼兒讀幼稚園,這可行嗎?

這是大環境的情況,而以我家附近的情況來看也是如此,我家附近三個樓盤,幾千戶人家,對應地有一所公立幼稚園,每年招收100個幼兒,但是這遠遠滿足不了使用者的需求,是以每年都是以“搖号”的方式來決定入園的“幸運兒”。

并且該幼稚園規定必須年滿三歲才有資格搖号。是以正如那個從業人員所言,連3歲幼兒入園都滿足不了,更罔論2歲就想入園的幼兒了。

是以要想解決2歲幼兒入園問題,首先就要滿足學位的不足。

其次,教師隊伍的專業性以及相應的配套設施也需要解決,雖然從單純的數學上來看,“2”和“3”僅有1的差距,但是從人的生長發育而言,卻有着天壤之别,且年齡越小差異性則越明顯。

為解決父母帶孩子問題,國家鼓勵2歲幼兒讀幼稚園,這可行嗎?

目前,因為我國是将3歲作為入園的門檻,是以從課程設計到教具玩具都是圍繞這個年齡段來設定的,是以一旦招收2歲的幼兒,那麼從課程到配套都必須做相應的改變,才能有條件招收。

由此,因為軟硬體在短時間内都無法滿足2歲入園的需求,是以若是想解決多家庭子女的育兒問題,減輕他們的負擔,恐怕還是需要假以時日才能實作。

為解決父母帶孩子問題,國家鼓勵2歲幼兒讀幼稚園,這可行嗎?

家長未必願意

就像我的父母一樣,送我入園是他們的無奈之舉,那麼對于現在的年輕父母而言,送幼兒去幼稚園難道會欣喜若狂嗎?

想來也是不會的吧,畢竟作為父母,對于子女特别是連話都還說不清楚的幼兒,有着無盡的擔憂:有沒有好好吃飯?大小便正常嗎?會不會拉褲子而老師不知道?有沒有被欺負?……

是以如果家裡有老人願意幫忙帶孩子,年輕的父母基本上都還是樂意的,而家庭條件好的家庭也會聘請保姆在家,可是如果家裡既沒有老人幫忙,也沒有優渥的條件,那麼送孩子去幼稚園就是必須的選擇了。

但是如果孩子身體健康,語言表達沒有問題,可能多數家長還是樂意讓孩子更早地融入集體生活,開始社交以及進行系統的課程教育訓練,這樣也有利于他們今後的發展。

為解決父母帶孩子問題,國家鼓勵2歲幼兒讀幼稚園,這可行嗎?

結語

孩子不是物品,是個活生生的人,每個孩子都是父母的寶貝,如果說因為要照顧更小的孩子而把大孩子“丢”給幼稚園,這一定也不是父母的本意。

低齡幼兒的入園問題是家庭和社會關注的問題,但是如果幼稚園軟硬體條件都無法滿足的話,那麼晚一點入園也無妨,一切為了孩子着想才是根本。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