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唐朝真的以胖為美嗎?為何大家對此深信不疑?北大考古專家辟謠

有不少人就一直很沉迷一句話叫唐朝以胖為美。然後就幻想着回到唐朝以後,要麼成為一代英俊小生,風流倜傥,要麼成為一代絕世佳人,禍國殃民。話說這唐朝真的以胖為美嗎?為何大家對此深信不疑?最有力的出處是北宋蘇轼筆下,形容楊貴妃和趙飛燕的環肥燕瘦一詞。

唐朝真的以胖為美嗎?為何大家對此深信不疑?北大考古專家辟謠

其次就是大家看到的一些唐代的人物畫像和陶俑,其中女性的形象都是比較胖甚至臃腫的,于是這種論調就開始傳出來了。然而就在這個時候,現任北京大學考古院教授博士生導師齊東方教授予以了我們這群沉醉在幻想中的胖子沉重的一擊。

唐朝真的以胖為美嗎?為何大家對此深信不疑?北大考古專家辟謠

齊東方教授辟謠,事實上以瘦為特點的唐俑才是最為普遍的。在包括唐初和唐中晚期的絕大多數時間裡,修長類型幾乎就是那個時候全部唐俑的特色。而相比之後北宋蘇轼的環肥燕瘦,我們來看唐代詩人劉希夷的詩句,“纖腰弄明月,長袖舞春風。”這又一次,将我們胖子的幻想狠狠地踩在了腳下。

唐朝真的以胖為美嗎?為何大家對此深信不疑?北大考古專家辟謠

那麼那些臃腫肥胖的唐代陶俑和畫像裡的胖妹妹難道都是假的嗎?那倒也不至于隻是以胖為美的審美概念,在唐代僅僅持續了短短幾十年。具體也就是從武則天時期到他孫子李隆基的那些日子裡,我們看到的那些畫作,陶俑也基本是那個時候的。

唐朝真的以胖為美嗎?為何大家對此深信不疑?北大考古專家辟謠

究其原因主要有兩個,第一就是武則天自己就是這個身材的,舊唐書裡面寫到太平公主因為體型豐碩,而且是個大方臉,武則天覺得跟自己很像,是以就特别喜歡她。帝王的審美必然會影響權貴階層,而權貴階層的審美又會進一步向下滲透。并且随着女性地位的提高和自信的表現,逐漸形成了一股流行的趨勢。

唐朝真的以胖為美嗎?為何大家對此深信不疑?北大考古專家辟謠

是以唐代的審美也就從唐初的纖腰逐漸向着圓潤大氣的方向開始發展。而另一方面,随着唐太宗李世民和唐高宗李治兩代帝王的努力,唐朝的整體國力和疆域面積都達到了史無前例的高峰,萬國來朝堪稱世界中心。

唐朝真的以胖為美嗎?為何大家對此深信不疑?北大考古專家辟謠

進而東西方文化的交流也愈發頻繁。再加上老李家本來就有一部分的鮮卑血統,那麼西方和遊牧民族對于女性健康強壯的審美也随着文化的交流,開始影響着中原的普通群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