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海南今年将在昌江率先開展生态産品調查監測試點

新海南用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1月5日消息(記者 譚琦)近日,中共海南省委辦公廳、海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海南省建立健全生态産品價值實作機制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提出今年将在昌江率先開展生态産品調查監測試點,摸清當地生态産品數量分布、品質等級、功能特點、權益歸屬、保護和開發利用情況等,形成生态産品目錄清單。

海南今年将在昌江率先開展生态産品調查監測試點

昌江的王下村,是海南“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記者 譚琦 攝

海南計劃到2023年,全省自然資源統一确權登記全面完成,生态産品價值核算體系基本建立。到2035年,全面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生态産品價值實作制度體系,廣泛形成綠色生産生活方式,建立面向國際的生态産品交易平台、認證體系和生态品牌,完善政府主導、企業和社會各界參與、市場化運作、可持續的生态産品價值實作路徑,形成一批可複制、可推廣的“海南模式”“海南經驗”,為建設生态環境世界一流的自由貿易港提供有力支撐。

《方案》列出了6大項重點任務和19小項的具體任務。海南計劃今年在萬甯、海口開展試點示範,開展海南島及近岸海域生物多樣性本底調查,建立覆寫陸海的生物多樣性基礎資料庫和監管制度。海南在今年繼續開展熱帶雨林國家公園區域生态産品價值核算,進一步推進近岸海域、典型城市等重點區域、重點資源類型的生态産品價值核算試點,計劃在2023年前出台海南省生态産品價值核算技術規範。

海南還将聚焦熱帶雨林,打造“森呼吸”特色品牌,在最大限度減少人為擾動前提下,積極發展生态遊賞、雨林探險、低碳休閑、森林康養、科普宣教等多元化雨林旅遊。海南計劃在文昌、東方、臨高重點建設一批産業特色鮮明、科技含量較高、生态環境友好、綜合效益顯著的水産養殖産業園區。海南還将重點打造“熱帶雨林國家公園”“海南綠色低碳”生态産品公用品牌,提升國際影響力。

在農業方面,海南将引進全球熱帶珍稀水果品種,推動瓊海農業對外開放合作試驗區建設,建設全球最大的熱帶水果種質資源庫。海南以“白沙良食”為基礎,開展生态産品公用品牌與追溯平台建設,探索建立生态産品品質追溯機制,充分利用數字化、區塊鍊、VR、AR等新技術,實作生态産品資訊可查詢、品質可追溯、責任可追查。

海南将培育交易市場,推動生态産品交易國内國際雙循環精準供需對接。今年海南将實施萬甯小海藍碳增彙工程,開展熱帶雨林“綠碳”碳彙方法學和标準規範研究,并創新綠色信貸、綠色債券、綠色保險、綠色擔保等促進生态産品價值實作的金融産品。此外,海南将建立省“生态文明建設”和“兩山”創新型複合人才培養基地,組織國際研讨會,打造生态産品價值實作的國際合作高地。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