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朱元璋殺了那麼多功臣,他們都是罪有應得嗎?

朱元璋殺了那麼多功臣,他們都是罪有應得嗎?

清末曆史學家孟森曾在《明史講義》中說道“自始皇以來,得國正者,唯漢與明”,這是為何呢?他解釋道是因為漢朝的開國皇帝劉邦和明朝的開國皇帝朱元璋都是“匹夫起事,無憑借威炳之嫌,為民除暴,無預窺神器之意”,就是說這二人出身卑微,沒有政治身世、門閥之威,卻能取得天下,他們的本意隻是為民除害,并非謀權篡位,實屬不易。然而這得國最正的二人卻也是中國曆史上誅殺開國功臣最多的開國之君。原因還是因為他們出身卑微,害怕有能力謀反的人,為了保住自己的江山,隻能将跟随自己征戰的昔日好友殺伐殆盡。

朱元璋殺了那麼多功臣,他們都是罪有應得嗎?

其中又以朱元璋最為殘暴,他誅殺的開國功臣中最出名的就是南韓公李善長和涼國公藍玉了。至于丞相胡惟庸,雖并未封爵,但他也确實為明朝建立做出了貢獻,也算作是開國功臣吧。但這些開國功臣真的就不該殺嗎?恐怕未必。

首先藍玉在多次立功後被朱元璋大加贊賞,優禮有加,這讓藍玉漸漸驕橫起來,甚至還學起了登基前的朱元璋收許多義子,蓄養了許多莊奴。藍玉曾強占東昌民田被禦史查問,結果禦史被藍玉直接趕走。而朱元璋窮苦出身,最看不得這樣的官員,不過殺不殺還不是皇帝說了算。結果由于太子朱标早逝,朱元璋有意扶持年幼的太孫朱允炆繼位,那麼悍将藍玉就不得不殺了。不過藍玉這也是罪有應得。

朱元璋殺了那麼多功臣,他們都是罪有應得嗎?

而作為中國曆史上最後一任中書省丞相的胡惟庸則更是該死了。在楊憲死後胡惟庸得到了朱元璋的重用,是以當了多年丞相,這讓他慢慢驕縱跋扈起來。很多生殺廢黜的大事都敢不報告朱元璋自己決定。各部門上報的奏章都由他先看,然後将陷害自己的扣下不上呈。此外他還收受賄賂。吉安侯陸仲亨和平涼侯費聚都因一些小事被朱元璋責罵,兩人非常害怕,胡惟庸就趁機籠絡兩人,意圖謀反。由于李善長的弟弟李存義是自己女婿李佑之父,這與李善長又有了一層親戚關系,于是他便令李存義去遊說李善長加入自己,可年老的李善長不想趟這潭渾水,就不同意卻也不告發。洪武十二年九月因胡惟庸不報朱元璋占城國來進貢之事,禮部和中書省又互相推脫責任,惹怒了朱元璋,直接将汪廣洋和胡惟庸一起拿下。次年胡惟庸的陰謀就被告發,中國最後一任丞相就這麼死了。朱元璋還下令廢除了中書省,從此以後再無丞相。

朱元璋殺了那麼多功臣,他們都是罪有應得嗎?

再來說說李善長,他在胡惟庸被誅殺後還在朝擔任要職長達十年,直到洪武二十三年才因為當年不告發胡惟庸謀反之事被殺。但這也說不上是冤枉,古時候謀反本就是死罪,你李善長知道了卻不告訴朱元璋,這不明擺着默許了嗎,不殺你殺誰。

那麼朱元璋就沒有冤殺的功臣了嗎?還是有的,馮勝和傅友德兩人死的确實冤枉。馮勝是因為和女婿朱橚(朱元璋第五子)曾私自會見,被朱元璋疏斥,最後朱元璋疑心太重,認為皇子與将軍的軍事聯盟太過危險,就将馮勝賜死了。

傅友德則更是無故賜死了。在洪武二十七年十一月朱元璋宴請文武大臣。但是當傅友有德走到宴會門口發現守衛者是自己的兒子後十分生氣,可不好發作隻得隐忍。在宴會上朱元璋突然提出對傅友德之子傅讓的不滿,傅友德起身告罪後又遭朱元璋責備其不敬,讓他提取二子首級。最終傅友德帶着自己兩個兒子的頭顱到朱元璋面前自盡了。

朱元璋殺了那麼多功臣,他們都是罪有應得嗎?

朱元璋雖然十分殘暴,但那也僅僅是對貪官污吏和違法犯紀之人罷了,對于百姓他還是愛民如子的。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