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時期有四大奇案,其中楊乃武、白菜這一樁奇案,最讓我們震驚。
白菜案件的始末,白菜與老公葛品連本是楊乃武家的長工,葛品連因為體弱多病病逝,白菜的婆婆懷疑兒媳婦白菜和楊乃武通奸害死自己兒子,一氣之下白菜婆婆直接将白菜告上法庭。

豈料知府是一個酷吏,屈打成招下白菜簽字畫押承認與楊乃武的關系,這件事原本隻是一件再簡單不過的案件,可是白菜案件牽連官員達到上百位,其中一大部分的官員全部是曾國藩手下的湘軍将領。
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一個白菜竟然可以牽扯出如此多的國之棟梁?
首先,從白菜案的時間分析,事情發生在同治12年,同治我們知道是一位傀儡皇帝,幼年繼位,生性羸弱,朝政大權全部掌握在母親慈禧手上。慈禧是誰相信我們都知道,晚清時期的最高統治者,很多人喜歡将清朝總結為成也女人,敗也女人。
清朝成立最主要的功臣是孝莊太後,而滅亡則是慈禧,從這個方面看,的确說的有道理。同治十二年,并不是一個特殊的年份,不過同治皇帝是鹹豐的兒子,鹹豐年間發生一件非常大的事情,那就是洪秀全太平天國運動,洪秀全的太平軍一時間席卷天下。
當時,鹹豐為了對付太平軍,啟用正在守孝期間的曾國藩,曾國藩一針見血的指出,要對付太平軍,最主要的是要有一支強大的軍隊,此時八旗軍、綠營兵早已經被大煙磨滅的意志薄弱,人不人鬼不鬼。
要靠這樣一群人平定天下自然是不可能,為了對付太平軍,曾國藩公開招募湘軍,鹹豐雖然不願意招募湘軍,可是為了平定太平軍,鹹豐還是答應曾國藩要求。在鹹豐的支援下,曾國藩的湘軍在極為惡劣的劣勢下,攻克太平天國的都城天京。
攻克太平天國後,曾國藩斬草除根,殺掉年幼的太平天國幼主,而太平新秀的李秀成則被千刀萬剮,忠王李秀成是太平軍後起之秀,翼王石達開走後,太平軍的局勢一直都是李秀成在維持。
除掉太平軍後,湘軍的聲望一時間迅速高漲,面對手握大權的曾國藩統治者自然是非常忌憚,然而太平軍被滅後,鹹豐來不及開心,直接去世,鹹豐死後留下肅順等八大輔政大臣,制衡慈禧。在這一段時間,朝廷對于湘軍自然疏于防範,湘軍一時間也逐漸進入朝廷高層。
肅順死後,慈禧真正成為掌權者,對于她來說,漢人把持超綱,便是一種恥辱,她無時不刻的尋找一個機會除掉湘軍,白菜的案件便是這個契機,審理白菜的正是湘軍将領,這給慈禧一個機會,慈禧自然不會放過。是以慈禧将白菜案件無限擴大化,将此事上升到國家層次。
在這個層次上一百多位湘軍将領牽連其中,慈禧趁機将湘軍全部收押,處以死刑。白菜案件後湘軍遭到打壓,曾國藩看到這樣的情況也是束手無策。
總體來說,白菜案件是統治者對湘軍官員的鎮壓,或許說是對他們的屠殺,湘軍被慈禧撤銷後,清廷再也沒有能力立足,任意被各國欺淩。從這裡可以看出,統治者的殘酷無情才是造成慘案的最主要原因。
倘若慈禧沒有對湘軍進行肅清,讓湘軍無限的發展,那麼清廷不會那麼容易被消滅,或許在曾國藩等一衆愛國将領的幫助下,可以做到自給自足和列強抗争,不過曆史永遠沒有如果,誰也不能保證曾國藩能對清廷忠心耿耿,其他的湘軍将領也會對清廷忠心耿耿。隻能說慈禧在當時做了一個對自己最有理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