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嘉靖至死沒殺海瑞,《治安疏》是求死申請書?怎麼看着像封表揚信

嘉靖皇帝朱厚熜為明朝第11位皇帝,1521—1567年在位,廟号世宗。明朝十幾位皇帝中,嘉靖和萬曆爺孫倆在位時間較長,加一起快一百年了,這一點與後來清朝的康乾爺孫倆有些相似。

說到對這個皇帝的印象,首先可能就是昏庸,一個幾十年不上朝隻管煉丹修道的昏庸皇帝;其次,身為九五之尊的皇帝,正值壯年的嘉靖居然差點被幾個纖弱的宮女活活勒死;最後,被海瑞上奏疏一通大罵。

嘉靖至死沒殺海瑞,《治安疏》是求死申請書?怎麼看着像封表揚信

這些當然是史實,也是在位長達45年的明世宗的“污點”,但不可否認的是,嘉靖帝還是有一定作為的。在其執政前期實行新政,大力整頓朝綱、減輕賦役,重振國政,一度開創了“嘉靖中興”局面。

在繼位之初,這位少年天子就表現出令人驚訝的帝王霸氣,在幾年的大禮議之争中強勢碾壓對手,一舉确立了皇權的無上威嚴。也是以,嘉靖在曆史上還留下大孝子的好名聲。

此外,嘉靖在位期間完善了内閣制,時隔一百多年,太祖留下的體制“問題”終于得到解決。治理大明帝國,皇帝再也不用夜以繼日批奏章,親力親為一肩挑了。

在用人方面,嘉靖帝更是招緻諸多非議,雖然他對權力把握很強,對手下控制也很強,但其忽智忽愚仙道般的“管理方式”往往令下面的人一頭霧水。首輔嚴嵩專國的二十年中,吏治敗壞,許多功臣良臣遭貶黜甚至殺害。

直到在位末期,嘉靖起用徐階為内閣首輔,大明王朝才又回到正軌。晚年的嘉靖深居西苑專心設壇求福,朝中大臣也無人敢言。

沒想到,此時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官”挺身而出,給明朝實際執政時間最長的嘉靖皇帝送來一個“催命符”。

嘉靖至死沒殺海瑞,《治安疏》是求死申請書?怎麼看着像封表揚信

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二月,戶部雲南司主事海瑞買好棺材,将家人托付給朋友,随後向嘉靖帝呈上《治安疏》。在這篇著名的奏疏中,海瑞大膽直言當時官場的弊端,勸谏皇帝實行改革達到天下大治。

看了這篇《治安疏》,據說嘉靖先是大怒,把奏疏摔在地上對左右侍從喊道:“快把他逮起來,不要讓他跑掉!”嘉靖本要殺海瑞,而當他聽說這位“愚官”已抱定必死決心上梳時,又被這一剛正忠誠所觸動,是以又把海瑞的奏疏仔細看了幾遍。

首輔徐階也在一旁說:海瑞是想當比幹,陛下願成全他忠臣的名聲嗎?最後,嘉靖來了一句“此人可方比幹,第朕非纣耳。”海瑞就這樣逃過一死,被從輕發落關進了監獄。

不到一年,世宗駕崩,繼位的穆宗奉先帝遺诏赦免了海瑞。出獄後的海瑞官複原職,在隆慶三年更是升任正四品的右佥都禦史,外放應天巡撫。萬曆朝,海瑞繼續受到重用,官至南京右都禦史。

嘉靖至死沒殺海瑞,《治安疏》是求死申請書?怎麼看着像封表揚信

再看海瑞的《治安疏》,對嘉靖皇帝迷信巫術和不理朝政,裡面當然有批評的言辭,但仔細看來,其實也不乏贊譽之辭。先摘出兩段,看看清官海瑞到底如何冒死進谏的?

陛下自視,于漢文帝何如?陛下天資英斷,睿識絕人,可為堯、舜,可為禹、湯、文、武,下之如漢宣之厲精,光武之大度,唐太宗之英武無敵,憲宗之志平僭亂,宋仁宗之仁恕,舉一節可取者,陛下優為之。

大意:陛下自視和漢文帝比較起來如何呢?陛下天資英斷,睿識絕人,具有成為堯、舜、禹、湯、文、武這樣的君王的潛力,陛下象漢宣帝一樣做事努力認真,象光武帝一樣為人大度,象唐太宗一樣英武無敵,象唐憲宗一樣能夠消平各地藩鎮叛亂,陛下還有宋仁宗的仁恕之德,總之,這些中無論哪一項,陛下都是優秀的。

二王不相見,人以為薄于父子;樂西苑而不返宮,人以為薄于夫婦。

不與自己兒子相見,人們以為陛下缺乏父子之情;待在西苑不回後宮,人們以為陛下缺乏夫婦之情。

尤其是“批評”嘉靖不回後宮這一點,與當今下屬批評上司忘我工作不顧家何其相似。這個海瑞,評論起皇帝家事和後宮之事一套一套的,難怪嘉靖龍顔大怒。

嘉靖至死沒殺海瑞,《治安疏》是求死申請書?怎麼看着像封表揚信

嘉靖到死也沒殺海瑞,海瑞接到出獄通知時,以為皇帝決定殺他了,随後大吃一頓“送行飯”。當他聽到嘉靖皇帝駕崩了,頓時痛不欲生,哭天喊地時竟把剛吃的飯全吐了出來。可見,海瑞的《治安疏》并非針對皇帝個人,這位忠臣的确是在用激進的方式為大明王朝進言。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