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嘉靖至死没杀海瑞,《治安疏》是求死申请书?怎么看着像封表扬信

嘉靖皇帝朱厚熜为明朝第11位皇帝,1521—1567年在位,庙号世宗。明朝十几位皇帝中,嘉靖和万历爷孙俩在位时间较长,加一起快一百年了,这一点与后来清朝的康乾爷孙俩有些相似。

说到对这个皇帝的印象,首先可能就是昏庸,一个几十年不上朝只管炼丹修道的昏庸皇帝;其次,身为九五之尊的皇帝,正值壮年的嘉靖居然差点被几个纤弱的宫女活活勒死;最后,被海瑞上奏疏一通大骂。

嘉靖至死没杀海瑞,《治安疏》是求死申请书?怎么看着像封表扬信

这些当然是史实,也是在位长达45年的明世宗的“污点”,但不可否认的是,嘉靖帝还是有一定作为的。在其执政前期实行新政,大力整顿朝纲、减轻赋役,重振国政,一度开创了“嘉靖中兴”局面。

在继位之初,这位少年天子就表现出令人惊讶的帝王霸气,在几年的大礼议之争中强势碾压对手,一举确立了皇权的无上威严。也因此,嘉靖在历史上还留下大孝子的好名声。

此外,嘉靖在位期间完善了内阁制,时隔一百多年,太祖留下的体制“问题”终于得到解决。治理大明帝国,皇帝再也不用夜以继日批奏章,亲力亲为一肩挑了。

在用人方面,嘉靖帝更是招致诸多非议,虽然他对权力把握很强,对手下控制也很强,但其忽智忽愚仙道般的“管理方式”往往令下面的人一头雾水。首辅严嵩专国的二十年中,吏治败坏,许多功臣良臣遭贬黜甚至杀害。

直到在位末期,嘉靖起用徐阶为内阁首辅,大明王朝才又回到正轨。晚年的嘉靖深居西苑专心设坛求福,朝中大臣也无人敢言。

没想到,此时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官”挺身而出,给明朝实际执政时间最长的嘉靖皇帝送来一个“催命符”。

嘉靖至死没杀海瑞,《治安疏》是求死申请书?怎么看着像封表扬信

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二月,户部云南司主事海瑞买好棺材,将家人托付给朋友,随后向嘉靖帝呈上《治安疏》。在这篇著名的奏疏中,海瑞大胆直言当时官场的弊端,劝谏皇帝实行改革达到天下大治。

看了这篇《治安疏》,据说嘉靖先是大怒,把奏疏摔在地上对左右侍从喊道:“快把他逮起来,不要让他跑掉!”嘉靖本要杀海瑞,而当他听说这位“愚官”已抱定必死决心上梳时,又被这一刚正忠诚所触动,因此又把海瑞的奏疏仔细看了几遍。

首辅徐阶也在一旁说:海瑞是想当比干,陛下愿成全他忠臣的名声吗?最后,嘉靖来了一句“此人可方比干,第朕非纣耳。”海瑞就这样逃过一死,被从轻发落关进了监狱。

不到一年,世宗驾崩,继位的穆宗奉先帝遗诏赦免了海瑞。出狱后的海瑞官复原职,在隆庆三年更是升任正四品的右佥都御史,外放应天巡抚。万历朝,海瑞继续受到重用,官至南京右都御史。

嘉靖至死没杀海瑞,《治安疏》是求死申请书?怎么看着像封表扬信

再看海瑞的《治安疏》,对嘉靖皇帝迷信巫术和不理朝政,里面当然有批评的言辞,但仔细看来,其实也不乏赞誉之辞。先摘出两段,看看清官海瑞到底如何冒死进谏的?

陛下自视,于汉文帝何如?陛下天资英断,睿识绝人,可为尧、舜,可为禹、汤、文、武,下之如汉宣之厉精,光武之大度,唐太宗之英武无敌,宪宗之志平僭乱,宋仁宗之仁恕,举一节可取者,陛下优为之。

大意:陛下自视和汉文帝比较起来如何呢?陛下天资英断,睿识绝人,具有成为尧、舜、禹、汤、文、武这样的君王的潜力,陛下象汉宣帝一样做事努力认真,象光武帝一样为人大度,象唐太宗一样英武无敌,象唐宪宗一样能够消平各地藩镇叛乱,陛下还有宋仁宗的仁恕之德,总之,这些中无论哪一项,陛下都是优秀的。

二王不相见,人以为薄于父子;乐西苑而不返宫,人以为薄于夫妇。

不与自己儿子相见,人们以为陛下缺乏父子之情;待在西苑不回后宫,人们以为陛下缺乏夫妇之情。

尤其是“批评”嘉靖不回后宫这一点,与当今下属批评领导忘我工作不顾家何其相似。这个海瑞,评论起皇帝家事和后宫之事一套一套的,难怪嘉靖龙颜大怒。

嘉靖至死没杀海瑞,《治安疏》是求死申请书?怎么看着像封表扬信

嘉靖到死也没杀海瑞,海瑞接到出狱通知时,以为皇帝决定杀他了,随后大吃一顿“送行饭”。当他听到嘉靖皇帝驾崩了,顿时痛不欲生,哭天喊地时竟把刚吃的饭全吐了出来。可见,海瑞的《治安疏》并非针对皇帝个人,这位忠臣的确是在用激进的方式为大明王朝进言。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