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威、深度、實用的财經資訊都在這裡
備受關注的華為“造車”突生變數。
1月4日晚有消息稱,第一批華為車主遇上了“煩心事”——華為和小康股份聯合推出的賽力斯華為智選SF5新車還沒到手或将面臨停産。
上證報記者實地調研發現該車确已在門店停售。
小康賽力斯有關負責人1月5日獨家回應上證報記者稱,華為智選SF5未停産,但是出于傳遞及時性的考慮暫時停止收訂。
有汽車行業專家指出,這種變化顯示小康和華為的合作正在調整。
新車的華為血統更純正
小康股份1月4日晚公告,2021年12月公司新能源汽車銷量為6150輛,同比增長88.71%;全年累計銷量為41440輛,同比增長104.39%。
小康股份同日還公告,公司投資設立賽力斯電動公司,重慶市相關政府投資平台公司拟投資入股賽力斯電動公司;合資公司的注冊資本為20億元,其中控股子公司金康新能源拟出資9億元。
對此,有業内專家分析,吸引國資進場顯示小康股份要繼續押注和華為合作的智能新能源車品牌。
雖然小康公布的新能源車近期銷量資料呈現增長,但有消費者反映,傳遞中心的從業人員對車主表示賽力斯華為智選SF5已經停産。還有消費者表示,賽力斯門店已經改成AITO品牌了,華為智選SF5已經暫停預訂,展車打折賣,這是變相停産。
上證報記者1月5日上午在有售車業務的上海多家華為門店采訪證明SF5确已在門店停售。
賽力斯SF5是小康股份與華為合作的第一款車型。在2021年4月上海國際車展問世時就有其“訂單爆滿”的消息,根據賽力斯官方當時公布的訂單資料,塞力斯SF5兩天訂單破3000輛、一周訂單突破6000輛。
根據全國乘聯會的資料顯示,2021年4月至11月,賽力斯SF5銷量分别為129輛、204輛、1097輛、507輛、715輛、1117輛、1926輛、1385輛,共計7080輛。這距離華為消費者業務CEO餘承東在賽力斯SF5釋出會上喊出的“500萬輛年銷量”目标尚有差距。
然而,相距華為智選SF5推出僅8個月,另外一款同樣由華為與賽力斯聯合打造的首款華為鴻蒙汽車“AITO問界M5”在2021年12月23日正式推出,新車定位新能源中型智能豪華SUV,續航超1000公裡,提供全場景智慧出行體驗。
值得注意的是,與賽力斯SF5屬于小康股份子公司金康新能源旗下産品,和華為合作主要以産銷關系合作為主不同,雖然名字繞口,AITO問界M5可以說是華為親力親為,華為方面深度參與了新車的研發、設計、制造,一經發售就備受關注,汽車業内人士認為其華為血統更為純正。

1月5日上午,在華為上海中庚漫遊城店,銷售人員表示賽力斯華為智選SF5已經停售,目前銷售的是展廳樣車首款華為鴻蒙汽車“AITO問界M5”,定價28萬元。
幹兒子給親兒子讓道?
賽力斯相關人士此前對上證報記者介紹,AITO問界M5在上海、深圳、杭州和成都四座已有展車的城市,3日訂單就突破了2000輛。位于重慶兩江新區的小康股份工廠正在加速全面排産,以實作規模傳遞。
此消彼長的現象正在發生。消費者登陸賽力斯官網發現,在點選塞力斯SF5立即預訂後,進入車新版本選擇界面後已無法繼續進行下一步操作,釋出不滿一年的新車已經處于無法預訂的狀态。
小康賽力斯有關負責人稱,近期相關傳言不實,賽力斯品牌一直存在,華為智選SF5未停産,但是出于傳遞及時性的考慮華為智選SF5确實暫時停止收訂,在核心零部件采購等條件滿足重新啟動收訂需求會恢複正常。
有業内專家對上證報記者指出,雖然華為此前一再重申不會直接造車。但是華為通過和北汽、長安、小康股份等傳統車企的合作,已經積極布局智能電動車,而在這其中,由于合作更處于強勢主導地位,華為和小康股份的合作是最深入的,甚至可以說賽力斯就是華為造車的代工廠,是以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作為“幹兒子”的華為智選SF5給作為“親兒子”的AITO問界M5讓道也就不奇怪了。
不過,針對“賽力斯是華為造車代工廠”的說法,小康股份2021年12月31日曾回應稱:小康股份旗下賽力斯是華為的長期合作夥伴,并非代工廠。賽力斯與華為是長期合作關系,彼此賦能,雙方将圍繞技術、管道、産品三大産業核心展開合作,未來不排除在新技術、新産品和新領域方面進行合作。
華為消費者業務CEO餘承東親自為首款華為鴻蒙汽車“AITO問界M5”站台宣傳
編輯:邵 好
校對:馮雯君
圖編:張大偉
制作:單淩鶴
責編:邵子怡
監制:浦泓毅
簽發:潘林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