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害死狼牙山五壯士的大叛徒趙玉昆,連續潛逃10年,終在1950年落網

在新中國成立後,全國上下都沉浸在歡欣鼓舞的氛圍中。然而在北平城内的一個角落裡,一個滿臉都是“麻子”的男人卻心驚膽戰,草木皆兵,因為他知道,他的好日子要到頭了。

這個男人就是在戰時投靠日軍,并害死了狼牙山五壯士的罪魁禍首——趙玉昆。這個男人曾是八路軍支隊司令員,手底下的部隊最多時有5000多人,當時與他共事的數位部将都在新中國成立後成為了開國将領,如果沒有叛變,他也會是其中之一。那麼從支隊司令到投敵漢奸,趙玉昆的身上發生了什麼呢?本期視訊要講述的就是,大漢奸趙玉昆的叛變之路。

害死狼牙山五壯士的大叛徒趙玉昆,連續潛逃10年,終在1950年落網

從土匪到軍人

出生于河北易縣的趙玉昆早年加入了東北軍。起初身材高大、體型健碩的他在軍中混得可謂是如魚得水,快活得很。然而好景不長,“九·一八事變”開始,東北軍被突如其來的日本關東軍擊潰,膽小怕事的趙玉昆見狀,不敢繼續留在軍隊裡,趕忙逃回老家做起了屠宰生意。

抗日戰争爆發後,已經從屠夫變為了土匪的趙玉昆報國之心未泯,在我黨的感召下,他帶着手下的一幹人馬舉起了抗日大旗,并自封為華北抗日第七路軍司令,定興易縣等地的富商豪紳都對其十分忌憚。

後來,聶榮臻元帥成立了晉察冀軍區,并派楊成武前往易縣一帶發展,随後楊成武便将在易縣活躍的趙玉昆完全收編到了八路軍中,并将他手底下的幾千人改編成了晉察冀軍區一分區第五支隊,趙玉昆任該支隊司令員。

害死狼牙山五壯士的大叛徒趙玉昆,連續潛逃10年,終在1950年落網

雖然被收編進了八路軍中,但趙玉昆的思想境界仍停留在曾經打家劫舍、揮霍無度的土匪生涯階段。從前的他酒足飯飽,吃香的喝辣的,如今卻隻能随八路軍一起吃糠咽菜,巨大的心理落差令他愈發不滿。

而由于趙玉昆的隊伍缺少正規訓練,常常在重要戰鬥中拖後腿。在大龍華殲滅戰中,本來勝券在握的八路軍卻因趙玉昆率領的第五支隊二團的戰士心理素質太差,在日軍未進入伏擊點時就先行開槍,暴露了目标,伏擊戰瞬間變成了阻擊戰,日軍也有了應對的餘裕,回到據點拖回三門大炮對第五支隊陣地開始射擊,一時間傷亡慘重,還好楊成武将軍調了騎兵營前去伏擊日軍側翼,後果将不堪設想。

為了改變第五支隊戰力不強的現狀,楊成武下令将其改編為25、26兩個主力團。經過整編後的趙玉昆雖心有不滿,但并沒有表露出來,直到後來與他出身相似的“七路軍司令”孟閣臣因欺行霸市魚肉鄉裡被槍決,趙玉昆開始懷疑,自己将是下一個被“收拾”的對象。

1938年5月,曾經的八路軍将領趙侗轉投蔣介石旗下。1939年6月,趙侗帶隊傳回晉察冀繼續抗戰。同年12月29日,在趙侗率隊伍途徑河北石家莊孫家莊時遭到八路軍隊伍伏擊,隊伍中所有官兵都被消滅,趙侗本人也被槍殺。

當趙侗身亡的消息傳到了趙玉昆耳朵裡時,他長期以來對于個人生活水準的不滿、自己人身安全的擔憂及權力旁落的不悅終于爆發了,因為堅信自己會在繼孟閣臣、趙侗之後被殺,趙玉昆開始動起了反叛的心思。

狼牙山五壯士

1940年2月的一天,趙玉昆借慶祝改編一周年之名将衆将士灌醉,就在他準備帶着幾個與他沆瀣一氣的部下們離開之時,早已發現他叛變意圖的政委王道邦連忙帶着警衛員跟上了這群人,然而為時已晚,趙玉昆已經到了日軍駐紮的地方

當過支隊司令員的趙玉昆手裡掌握着晉察冀軍區的衆多機密,這不禁令人擔憂,他的叛變必定會對八路軍産生巨大的傷害。很快,這個擔憂果然應驗了。

1941年8月,日軍調集了7萬多日僞軍,在北嶽、平西等地進行大規模掃蕩,意欲找出八路軍主力并對其進行重創。為了躲避日軍的搜查,定興、易縣等地的政府機關人員及群衆都緊急撤退到了狼牙山中。

而日軍卻在這時獲得了趙玉昆提供的精準情報,在這位叛徒的親自帶領下,日僞軍于9月25日派出3500名士兵,兵分多路進入狼牙山,對其進行包圍。

為了掩護被日軍圍困的政府人員和群衆轉移,晉察冀軍區決定派出兩個團的兵力前去攻打管頭及松山一帶的日軍,吸引他們的注意,而晉察冀軍區一分區一團七連的戰士們則負責帶領被困的幹部群衆們突圍。

經過慘烈的激戰後,七連順利完成了突圍任務準備撤離,為了能夠撤離成功,七連六班的五名戰士擔負起了後衛阻擊、掩護全連轉移的重要任務,這五名戰士分别為:馬寶玉、胡德林、胡福才、葛振林和宋學義。

害死狼牙山五壯士的大叛徒趙玉昆,連續潛逃10年,終在1950年落網

這五名戰士果敢英勇,在火力不足的情況下,于山勢險峻的狼牙山上擊退日僞軍數次,擊斃、擊傷90餘人,直到任務完成。第二天,五位戰士開始撤離陣地,然而擺在他們面前的隻有兩條路,一條是轉移群衆的部隊,若此時前去,很有可能讓主力部隊遭到追擊;而另一條路是通往狼牙山的棋盤陀峰頂,峰頂上唯有一個懸崖,再無退路。為了給轉移隊伍争取時間,五名戰士毅然踏上了峰頂絕路,日僞軍見狀,以為峰頂上是八路軍主力, 便緊随其後。

五名戰士邊打邊撤,打到彈盡糧絕後還在用石塊還擊,直到被日僞軍逼至懸崖邊時,五名戰士毀掉槍支,義無反顧地跳了下去,馬寶玉、胡德林、胡福才三名戰士壯烈犧牲,而葛振林、宋學義這兩名戰士因被山腰樹枝攔住,負傷脫險。

事後,馬寶玉、胡德林及胡福才這三位犧牲的戰士被授予了“模範榮譽戰士”的稱号,葛振林、宋學義這兩位負傷的戰士被授予“勇敢頑強”獎章,這五名勇敢無畏、堅貞不屈的愛國戰士被後世譽為“狼牙山五壯士”,他們的偉大與當時仍在日僞軍手底下出賣祖國和同胞的趙玉昆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可以說,狼牙山五壯士的犧牲和負傷的始作俑者就是趙玉昆,如果不是他的出賣,日僞軍也無法那麼快速地掌握八路軍的動向,狼牙山壯士之死,趙玉昆難辭其咎。

叛徒被捕

1945年,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飽受磨難的中國終于迎來了春天,與此同時,曾經背棄祖國、投靠日軍的叛徒們也應該受到懲罰,其中當然包括趙玉昆。

不過貪生怕死的趙玉昆也早早為自己想了對策,用自己在東北軍的老關系偷偷藏在了北平。彼時時局動蕩,國共兩黨仍在對峙,無暇分心處置叛徒,于是趙玉昆也心安理得地潛藏了好幾年。時間過得很快,1949年國民黨敗走台灣,新中國成立,解放軍們紛紛進駐北平,并成立了北平市人民政府警察局,開始着手徹查國民黨的散兵遊勇及曾經的日本漢奸。

1950年,一個自稱曾做過晉察冀一分區基層幹部的人被捕。起初他并不承認自己當過漢奸,堅稱自己是在戰時負傷與隊伍走失才流落到北平的。但經過調查後,他的身份終于水落石出。原來,這個人的确是當時的晉察冀一分區連級幹部,于1942年投奔了正在日僞軍手下當漢奸的趙玉昆。為了立功,他連忙供出了當時身在北平的趙玉昆。

而此時的趙玉昆為了躲避追查,先是改掉了自己的名字,再用炒熱的黃豆在臉上燙滿水泡充作麻子,徹底改頭換面了。

然而法網恢恢,疏而不漏,在趙玉昆往返于北京和東北之間做藥材生意的時候,因為吆喝聲被在鐵路工作的表叔認了出來,愛國心切的表叔立即向公安機關指認趙玉昆,随後趙玉昆認罪伏法,被判槍決,當場執行。

害死狼牙山五壯士的大叛徒趙玉昆,連續潛逃10年,終在1950年落網

諷刺的是,在趙玉昆被捕後,當時身在北京的一分區上司都被通知前去認人。而趙玉昆面對曾經的舊部,還大言不慚地對公安人員道:“這些人當年都是我的部下,十年前我就是師級幹部了,手底下有三個團,五千多人。”

其實趙玉昆說得也沒錯。在他叛逃之後,他的很多部下都留了下來繼續抗日,其中他的同鄉宋學飛還曾與他私交甚好。然時過境遷,在趙玉昆被捕之時,宋學飛已經擔任中國人民志願軍軍參謀長了。

如果當時的趙玉昆沒有選擇叛變,他也會和宋學飛一樣成為開國将領,然而這世上并沒有如果,是他自身的貪婪和奸詐葬送了他的前途,從他抛棄對國家的忠誠,轉而投靠日軍,甚至間接導緻了狼牙山壯士的慘死的那一刻起,他的悲慘結局就已經注定。

覺得文章不錯的朋友,不妨點個免費的關注,您的支援是我最大的動力!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