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騰訊減持東南亞電商套現32億美元,難道馬化騰與馬斯克想法一緻?

中國有句老話說得好,甯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

2022年一開局,馬斯克在一條推特下發表了對2022年經濟形勢相對悲觀的看法:“預測宏觀經濟是具有挑戰性的,我的直覺是大衰退會在2022年春季或夏季左右,但不遲于2023年”。

需要說明的是,金融危機和經濟危機其實有很大差别。金融危機一般是殺資産價格,如投資者手裡的房産股票等資産貶值,而經濟危機則是殺所有經濟活動。

怎麼說呢?我們平常人沒有馬斯克的洞察力,如果說真的有金融危機,那必然繞不開美國。為何?美國是全球唯一的金融霸主,同時掌握着世界貨币的發行權。過往全球出現的多次金融危機,實際上都與美國金融有關系。

騰訊減持東南亞電商套現32億美元,難道馬化騰與馬斯克想法一緻?

近日,騰訊大手筆減持東南亞電商Sea的14,492,751股A類股份,使騰訊于Sea的股權從21.3%減少至18.7%,且失去了投票權。

“東南亞小騰訊”Sea公開資料顯示,Sea Limited由李小冬于2009年創辦,旗下擁有電商平台蝦皮(Shopee)、電子遊戲平台Garena、數字金融業務SeaMoney等三大業務闆塊。李小冬出生于天津,畢業于上海交通大學工程系,2021年8月曾以198億美元的身家登頂。

截至目前,Sea股價為223.31美元,市值為1238億美元;若以目前股價計算,騰訊可套現超過32億美元。

巧合的是,前段時間騰訊也是大手筆減持了京東股份,除了京東之外,騰訊連同搜狗退出了知乎股東,有專家認為騰訊此舉或與目前國家反壟斷大背景有關,“可以算是主動合規的做法。”

那麼問題來了,除了網際網路反壟斷影響之外,騰訊近期減持自家投資的公司,還有出于怎樣的考慮呢?我們不妨來簡單地分析一下!

騰訊減持東南亞電商套現32億美元,難道馬化騰與馬斯克想法一緻?

先說京東,騰訊大手筆減持京東,還有一個原因就是不看好國内電商行業。

網友們都清楚,目前國内電商行業可謂“空前内卷”,以前電商是京東和阿裡的雙人争霸,但随着拼多多、抖音快手等新電商的崛起,目前國内電商再度成了紅海市場。

國内幾家電商平台未來還将持續競争,說得不好聽的,未來3到5年内或有一家電商平台倒下。是以騰訊減持京東,其實更多的是保住投資收益。

再說騰訊減持東南亞電商Sea,有部分網友認為騰訊之是以減持Sea也是為了擷取投資收益,畢竟Sea股價過去幾年的漲幅很猛,騰訊這筆投資是大賺的。

但還有一種說法,那就是靠騰訊把投票權降低到10以内,更好進入印度市場,以免說Sea是中國公司。

騰訊減持東南亞電商套現32億美元,難道馬化騰與馬斯克想法一緻?

當然了,我們從壞的方面想,馬化騰可能和馬斯克想的一緻,2022年或真有金融危機出現,加之現在是網際網路冰河時期,騰訊不差錢,卻在囤積現金,馬化騰和他的團隊肯定是嗅到了不同的信号。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