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1934年老農救下一乞丐,49年後乞丐來報恩,才知對方已成開國少将

俗話說:“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更何況是救命之恩。

在重慶市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縣雅江鎮江西村蘇家坡境内,

有這麼一個“紅軍洞”和一座“紅軍橋”,這兩處文物就見證了一段感人的故事。

故事的獲救者,當年的乞丐段蘇權,後來成為開國少将。

1934年老農救下一乞丐,49年後乞丐來報恩,才知對方已成開國少将

而施救者李木富,在段蘇權前來報恩時,已是89歲的老人。

他們的這段曠世情緣,不僅反映了軍民之間的魚水深情,也把我們帶回了段蘇權等革命前輩為了民族解放和建立新中國而浴血奮戰的烽火歲月。

政委段蘇權,秀山遇險

段蘇權于1916年出生于湖南茶陵縣嚴塘鎮高徑村的一個農民家庭,家裡除了種田維持溫飽以外,種茶是主要的收入來源,雖然家庭貧困,但父母還是盡可能地送他去讀書。

1934年老農救下一乞丐,49年後乞丐來報恩,才知對方已成開國少将

盡管段蘇權天資聰慧,成績優秀,但因為家貧而無力為繼,隻得無奈辍學,在村裡私塾和國小的六年教育,開啟了段蘇權的心智,接觸了先進思想,他小小年紀就認同隻有通過革命才能改變現實的理念。

段蘇權10歲就參與農民運動,14歲入團,15歲就加入了中國共産黨。

有志不在年高,因為表現積極,組織能力突出,段蘇權擔任過茶陵縣組織部長、縣委書記,湘贛省團委宣傳部長等職務,積累了豐富的基層革命經驗。

1932年8月,段蘇權帶領一批青年赤衛隊員參加了湘贛蘇區的工農紅軍,任紅八軍政治部青年科長。他的文化水準還不錯,後擔任了湘贛軍區政治部宣傳部部長。

1934年老農救下一乞丐,49年後乞丐來報恩,才知對方已成開國少将

在“反圍剿”戰鬥中,段蘇權随部隊西征,挺進貴州,他擔任黔東特委書記兼紅軍黔東獨立師政治委員。段蘇權首次擔當重任,上司建立了黔東革命根據地。

第五次“反圍剿”失敗後,賀龍、任弼時率領的紅二軍團決定重返湘西,留下獨立師掩護主力部隊轉移,

獨立師師長是王光澤,18歲的段蘇權被任命為獨立師政委。

雖說是獨立師的番号,但實際上隻有八百來号人,四百來條槍,彈藥還嚴重不足,有近一半戰士的武器是大刀和長矛。

段蘇權深感任務艱巨、責任重大,但他還是義無反顧地接受了任務,和師長制定出了詳細的作戰計劃,并進行了戰前動員。

1934年老農救下一乞丐,49年後乞丐來報恩,才知對方已成開國少将

1934年10月底,紅二、六軍團主力離開根據地東進開始長征。

獨立師則佯裝成紅軍主力向西行動,進入了秀山縣境内。

秀山縣位于武陵山脈中段,東臨湖南省的龍山縣,西接貴州省的松桃縣,為川渝東南重要門戶。

段蘇權的計劃是完成掩護任務後,經秀山進入湖南與紅軍主力會師,敵人果然上當了,四川軍閥劉湘和貴州軍閥王家烈聯手調集十多個團的兵力前來堵截、圍剿。

在經過20餘次大大小小的遊擊戰後,獨立師的行動成功地迷惑了敵人,掩護了大部隊轉移,但自身卻已處于敵軍的重重包圍之中。

1934年老農救下一乞丐,49年後乞丐來報恩,才知對方已成開國少将

1934年11月25日,獨立師在邑梅遭到敵人先頭部隊伏擊,一時間槍聲大作,

段蘇權身先士卒,沖在隊伍前面,突然一顆子彈擊中了他的右腳踝,段蘇權頓時倒地。

戰士們奮勇還擊,打退了敵人,可段蘇權再也無法行走,王光澤安排戰士用擔架擡着他行軍。

秀山縣山路崎岖,陡峭,加之缺少食物和藥品,段蘇權的傷勢無法處理,這樣就拖累了整個隊伍的行軍速度。

面對蜂擁而至的敵軍,王光澤與段蘇權商議後,決定将段蘇權留下來。

通信員将段蘇權擡到雅江鄉的一個小山村裡面,找了一戶人家安頓下來,就匆忙告别離開了。

1934年老農救下一乞丐,49年後乞丐來報恩,才知對方已成開國少将

11月27日,王光澤帶領獨立師走偏僻的山路跳出了包圍圈,來到川河蓋高地,

眼看就要進入湖南境内,不料在大霧中遭遇到了民團,紅軍隻得倉促應戰。

聽到槍聲,附近的團防和土匪等人也趕來攔截,紅軍剛經曆了長時間的戰鬥、跋涉,得不到休整和補充,已經是人困馬乏、疲憊不堪,子彈也所剩無幾,無法抵擋敵人瘋狂地進攻。

紅軍隻得且戰且退,分頭突圍。

王光澤沖出來後,扮成賣辣椒的農民,在路過敵人關卡時不幸被俘,受盡折磨後,于12月21日,被敵人殘酷殺害。

川河蓋一戰後,整個獨立師僅有幾十個人沖出敵人的包圍圈找到隊伍,其餘的基本上壯烈犧牲。

1934年老農救下一乞丐,49年後乞丐來報恩,才知對方已成開國少将

後來,

紅二軍團的上司們以為段蘇權也已經犧牲,還為他舉行了追悼會。

裁縫李木富,冒險施救

段蘇權并沒有犧牲,他能得以生還,是因為遇到了好心人李木富。

當時戰士們把段蘇權送到的地方,就是李木富家。

李木富是當地有名的裁縫,但長年勞作卻連溫飽都無法維持,他知道紅軍是為窮人打天下的,當他看見傷勢嚴重的段蘇權時,十分同情。

盡管面臨“通匪”被連累的風險,李木富還是咬牙收留了段蘇權。

1934年老農救下一乞丐,49年後乞丐來報恩,才知對方已成開國少将

沒想到,第二天民團進村搜捕紅軍時,發現了段蘇權,正當民團頭子拿起大刀準備殺害段蘇權時,李木富壯着膽上前攔住了他:“他還是個娃娃,你們就放過他吧!”

民團頭子平時也認識李木富,聽他求情,就放下了砍刀,搜走了段蘇權身上僅有的三塊大洋,揚長而去。

因為擔心其他的民團再找上門來,李木富就背着段蘇權來到了後山的一個小山洞。

山洞裡面寬敞,洞口比較低矮,前面是一片竹林,便于隐蔽。

李木富把地面打掃幹淨,抱來厚厚的稻草鋪在地上,蓋上一床棉被,每天早晚,李木富送兩頓吃得過來,就這樣把段蘇權安頓了下來。

1934年老農救下一乞丐,49年後乞丐來報恩,才知對方已成開國少将

段蘇權腳上的傷口沒有得到醫治,開始惡化、化膿,李木富悄悄地找到附近的中醫蘇玉求助。

蘇玉精心配制了十餘幅中草藥,并告訴李木富如何清理傷口、使用草藥。

李木富每天早上将竹片用開水消完毒,用竹片清理掉上面的膿汁,再用溫鹽水沖洗傷口,再敷上中草藥。

換好藥後,

李木富白天出去給别人做衣服,晚上回來後,帶幾顆烤蕃薯和一些鹹菜上來,順便檢視傷口的情況。

在李木富夫婦的精心照料下,段蘇權的傷口有所好轉,開始慢慢地愈合。

1934年老農救下一乞丐,49年後乞丐來報恩,才知對方已成開國少将

當地村民漸漸知道了段蘇權的事情,但他們都守口如瓶,沒有去告發,還盡可能提供一些幫助。

就這樣,段蘇權在山洞裡呆了一個多月,李木富家裡憑空多了一個吃飯的人,負擔實在是太重了,再者,時間長了,也容易出危險。

段蘇權不想再給李木富添麻煩,于是提出來離開這裡,傳回茶陵老家。

李木富見段蘇權去意已決,就找到木匠師傅雷子順幫忙做了兩支拐杖。

李木富拄着拐杖,拿了一隻飯碗,裝扮成乞丐,與李木富揮淚而别,踏上了乞讨回家之路。

1934年老農救下一乞丐,49年後乞丐來報恩,才知對方已成開國少将

一個月後,李木富去花垣縣城做活,恰巧又碰上了正在要飯的段蘇權,兩人抱頭痛哭。

李木富擔心段蘇權的安全,打聽到當地有船走水路去茶陵,于是趕緊把段蘇權送上了船,并把剛掙到的一百個銅闆工錢送給了段蘇權。

段蘇權感動不已,心裡暗暗發誓,以後要回來好好報答恩人。

善良的李木富沒有想到,他當年盡力救助的“紅小鬼”,以後會成為國家的開國少将。

段蘇權歸隊,繼續革命

經過長途跋涉,段蘇權一路乞讨,終于回到了家鄉,父母看着衣衫褴褛、胡子拉喳的段蘇權,當時都驚呆了。

1934年老農救下一乞丐,49年後乞丐來報恩,才知對方已成開國少将

他們以為兒子早已犧牲了,沒想到還能出現在眼前。

當地國民黨政府聽說了段蘇權回鄉一事,但以為他隻是一名紅軍被打散的逃兵而已,并沒有做過多追究,

包括家人都沒有想到這個不到20歲的小夥子竟然是紅軍的師政委。

父親托人給段蘇權在鄉公所找了一個文書的差使,一年後,在媒人的介紹下,段蘇權和一個叫譚秋英的姑娘結了婚。

在旁人看來,段蘇權過着平靜安穩的日子。

但是,段蘇權的内心一直懷念着戰友,夢想着重返部隊。

1934年老農救下一乞丐,49年後乞丐來報恩,才知對方已成開國少将

1936年12月,随着“西安事變”的爆發,國共開始了第二次合作,紅軍也改名為八路軍。

段蘇權看到了一絲曙光,他盼望着能回到前線與日本侵略者拼殺。

1937年9月,附近一位傷退回鄉的老紅軍戰士譚毛苟帶來了好消息。

他告訴段蘇權:“以前的老上級任弼時,如今是山西太原八路軍辦事處的負責人。”

段蘇權欣喜若狂,當晚就和家人說出了自己的真實身份和尋找隊伍的打算,經過短暫的準備,段蘇權告别親人,沉寂三年後,再次離開家鄉,踏上了征途。

1934年老農救下一乞丐,49年後乞丐來報恩,才知對方已成開國少将

段蘇權輾轉來到了太原,

當任弼時見到突然出現在眼前的段蘇權時,驚訝不已,沒想到追悼會開過了的段蘇權竟然還活着!

簡直不能置信。

段蘇權重回部隊,如猛虎放歸山林,渾身充滿了幹勁。

因為當時國内形勢已發生重大變化,組織上安排段蘇權去抗日軍政大學和中央馬列學院進修,學習政治理論。

1940年開始,段蘇權重回一線部隊,在晉察冀軍分區從事政治工作,上司建立了平北抗日根據地,在敵後堅持反"掃蕩"抗日鬥争,日本投降後,段蘇權率隊伍進駐塞北重鎮張家口,擔任軍區司令員。

1934年老農救下一乞丐,49年後乞丐來報恩,才知對方已成開國少将

1948年3月,段蘇權出任八縱司令員,9月12日,遼沈戰役打響。

段蘇權指揮八縱在錦州外圍殲滅了敵軍的兩個團後,配合南北方向的主攻部隊,從東面攻打錦州。

攻占錦州後,段蘇權沒有停歇,率部揮師向東參加遼西會戰。

10月24日,戰鬥開始,八縱負責阻擊敵軍的退路,在趙家窩棚、六間房等地與敵軍展開了激烈的戰鬥,殲敵萬餘人,成功挫敗了敵人南逃營口、東撤沈陽的企圖,為全殲敵軍精銳部隊廖耀湘兵團做出了重大貢獻。

1934年老農救下一乞丐,49年後乞丐來報恩,才知對方已成開國少将

段蘇權臨時受命,帶領八縱奔波于遼沈戰場,基本上完成了作戰任務,然而,戰役剛結束,段蘇權就被調離八縱,降職為東北軍區作戰處處長。

沒有論功行賞,反而被貶職,許多人不太了解。

據推測,攻打錦州總攻前,劉亞樓指令八縱封鎖機場,為了不出錯,

段蘇權當時問道:“錦州有兩個機場,我該封鎖哪一個?”是以事,被上級認為腦子太死闆。

其次在戰鬥中,八縱丢掉了牛郎山陣地,盡管段蘇權組織敢死隊奪回了陣地,但總指揮已得知了這個消息,大為震怒。

再就是,由于炮火不夠,八縱的東路是最晚攻進錦州城的,盡管戰果不錯,但耽誤了總指揮向中央軍委彙報的時間。

1934年老農救下一乞丐,49年後乞丐來報恩,才知對方已成開國少将

是以,在18日的總結會上,八縱受到了總指揮的嚴厲批評,盡管受了些委屈,但段蘇權沒有埋怨,多年後提及此事,他隻是認為不應忘記全體八縱将士的功績。

新中國成立後,段蘇權出任東北軍區空軍司令員,參與組建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36歲的段蘇權親自學習駕駛轟炸機,半年後,他成為最早一批能單飛的将領。

1951年,北韓戰争爆發,段蘇權調任志願軍空軍,擔任第一副司令員。

他總結出從搜尋到退出的“五步法”作戰經驗,在戰鬥中發揮了重大作用,得到了飛行員的肯定。

1934年老農救下一乞丐,49年後乞丐來報恩,才知對方已成開國少将

在一次空戰後,參謀部上報戰績時,有誇大其詞的地方,段蘇權知道後,堅持實事求是,并向中央進行了舉報。

中央嚴厲處分了虛報軍情的人員,段蘇權卻是以得罪了不少人,受到了排擠。

抗美援朝結束後,段蘇權在軍事學院任副教育長。1964年,受周總理指派,出任支援寮國工作組組長,1983年5月,他從軍事學院政委職務上離休。

在将星雲集的解放軍将領中,段蘇權的個性低調、随和,并不引人注目,有一次他去昆明出差,入住招待所時,段蘇權說行政級别是六級,服務員見其貌不揚,沒有派頭,以為他說錯了,把他登記為十六級,安排在了三人房間。

1934年老農救下一乞丐,49年後乞丐來報恩,才知對方已成開國少将

幾天後,老戰友陳康副司令員前來拜訪,這件烏龍事件才真相大白,一時成為趣談。

重回秀山縣,前來報恩

段蘇權能夠起死回生,繼續革命,與當年的裁縫李木富的冒死救助是分不開的,

解放後,他就打算回到秀山尋找救命恩人,以了結多年埋藏在心裡的夙願。

1983年,秀山召開自治縣成立大會,段蘇權應邀前來參加。

他終于有機會尋找恩人了,然而,因為時隔49年,很多的記憶已經模糊了,段蘇權走訪了好幾處有山洞的村子,但都沒有找到李木富,回京前,他委托當地政府代為尋找。

1934年老農救下一乞丐,49年後乞丐來報恩,才知對方已成開國少将

李木富得知消息後,十分激動,在兒子的陪同下,他找到了秀山黨史辦說明了情況。

段蘇權收到秀山寄來的李木富照片時,頓時淚流滿面,他立即回信:“得知老人的消息,我非常高興!他是紅軍的親人,應受到尊敬。”

段蘇權随信給李木富老人寄來了一千元錢,秀山政府也給他家送來了一塊刻有“紅軍的親人”字樣的大紅匾,

以表彰他當年的義舉。

當地還将李木富屋後的山洞命名為“紅軍洞”,如今,“紅軍洞”已成為縣級文物保護機關,是當地著名的紅色旅遊景點。

1934年老農救下一乞丐,49年後乞丐來報恩,才知對方已成開國少将

後來,段蘇權多次給李木富寄錢、寄書和物資,

在一次問李木富還有什麼地方需要幫助時,李木富回複說:“鄉親們趟水過河很不友善,希望能在河上修一座橋。”

段蘇權很快寄來了建橋所需的資金,

村民們踴躍出工、出力,不久,一座寬敞、結實的水泥橋就建好了,大大友善了兩岸村民的往、來交流,鄉親們親切地稱之為“紅軍橋”。

如今,段蘇權将軍和李木富老人都已不在人世,當年戰鬥過的江西村通過發展種植業和旅遊業,正在逐漸脫貧走上緻富的道路。兩位老人九泉之下,應感到欣慰了。

段蘇權戎馬一生,出生入死,經曆了新中國革命和建設的所有時期,為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1934年老農救下一乞丐,49年後乞丐來報恩,才知對方已成開國少将

一枚枚勳章見證了他輝煌的一生,他終将載入史冊,為我們所懷念,而善良、仗義的李木富老人同樣值得後人尊敬,将軍和裁縫之間的傳奇故事和深厚友誼,也将流傳下去,為後人所稱贊。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