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崇祯能毫不留情的殺袁崇煥,為何對摳門捐款的大臣們無可奈何呢?

崇祯能毫不猶豫地殺袁崇煥,而對于摳門的大臣無可奈何的原因是什麼呢?這個原因說白了就是兩件事情發生的時間點上的差別。

崇祯能毫不留情的殺袁崇煥,為何對摳門捐款的大臣們無可奈何呢?

崇祯殺袁崇煥的事情發生在崇祯二年,當時的崇祯剛剛繼位為帝,就遭遇到了滿清兵圍北京城的大事件。北京一度危急,雖然後來在各路勤王大軍的支援之下,滿清退兵。但此事無疑是狠狠的扇了大明一個耳光,大大地打了崇祯的臉。

滿清雖然退兵了,但其劫掠京畿重地,兵圍北京城的事情,總得有人來承擔責任。當時剛剛坐上皇位的崇祯皇帝,無疑是不願意背上這個責任的。這裡不得不說,沒有擔當是崇祯皇帝的一個緻命傷,而滿朝的大臣當然也不願意承擔責任,需要有一個可以甩鍋的對象。而負責遼東軍事的袁崇煥,雖然在回援北京的時候立了功,但誰叫其負責這塊了,正是最好的背鍋對象。而且當時崇祯才剛剛繼位,也需要豎立威望,是以拿袁崇煥開刀可以說是一個不錯的選擇。袁崇煥并不是崇祯一個人殺了的,而是滿朝急于甩鍋的大臣與需要立威的皇帝一道将其殺死的。

崇祯能毫不留情的殺袁崇煥,為何對摳門捐款的大臣們無可奈何呢?

崇祯當時才剛剛繼位,大明的天下還沒有到日暮途窮的境地,崇祯也正準備大展抱負中興大明。當時的崇祯怎麼也不會想到十幾年後大明将最終的覆滅,而十幾年後當李自成兵逼北京的時候,崇祯号令勤王,卻再也沒有人像袁崇煥那樣率領關甯鐵騎回師京城了。

崇祯對摳門的大臣無可奈何,這是到了大明最後的餘晖時期,這個時期和崇祯殺袁崇煥時不同,幾乎所有人都已經看出來大明是日暮途窮了。這個時候,明朝的那些大臣選擇了明哲保身,已經沒有什麼人願意和大明這艘破船同沉了。崇祯雖然是皇帝,但如果所有的大臣有志一同的對皇帝不合作的話,那麼皇帝也不過是一個泥塑木偶,其指令根本就出不了紫禁城。

崇祯能毫不留情的殺袁崇煥,為何對摳門捐款的大臣們無可奈何呢?

李自成兵逼北京,大明危在旦夕,崇祯号召捐獻軍費,然而哪怕是皇後的父親都不願意出錢。因為誰都怕,怕這個時候出錢多,被看成是大明的死忠,李自成進北京之後,被拿來祭旗。此時的崇祯已經失去了威望,也沒了控制朝堂的能力。崇祯當皇帝的一生,就是在不斷地把聽他話的大臣弄死,來顯示他還能控制朝廷,還能殺人,當聽他話的都雷射了,控制不了朝堂的情況下,大明也差不多亡了。袁崇煥聽命回師北京,袁崇煥死了;孫傳庭聽命出潼關,孫傳庭死了;洪承疇聽命于滿清速戰,結果崩盤,洪承疇投降了。而對于不聽指令的,崇祯一點辦法都沒有。

崇祯殺袁崇煥是在其繼位之初,大明威勢還在,而且滿朝大臣也是想要找一個背鍋的,可以說大部分大臣與皇帝一起殺了袁崇煥。但大臣摳門不捐軍費,是在明朝末尾,當時的大家已經不願意再待在大明這條破船上了,崇祯已經把聽話的大臣都弄死了,剩下的一起不聽話,失去了對朝廷掌控的崇祯,自然也就是無可奈何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