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一笑三語:精氣、清氣、神氣——形與氣相任則壽

作者:範雲峰

一笑三語:精氣、清氣、神氣——形與氣相任則壽

這幾天三語連續聊了人與萬物以及書畫和“氣”的關系,同時也聊到《黃帝内經》講的:“氣勝形者壽,形勝氣者夭”的養生與書畫有着内在的同理關聯。然就形體與神氣的關系而言,《黃帝内經靈樞》說“形與氣相任則壽,不相任則夭。”這裡的所謂相任,即互相協調、适應。也就是說人體的形體與精氣相協調,人體就會健康長壽;形體與精氣不相協調,人體就會出現疾病,影響健康。是以,中醫通過望病人的形态、面色、舌體、舌苔,據形色的變化确定病位、病性。?《周易》有雲:“雲行雨施,品物流形。”也就是說神韻與氣最後都要融于形之中并通過形來表現,形既是神、氣變化的階段性終結,又是其新的變化的基礎與開始,人們隻有通過形才能更好的感覺氣和神。神凝為氣,氣賦為形。是以,書畫創作時的氣息狀态同樣會表現于筆形之中,從線條粗細、濃淡、幹濕的變化之中,可以看到創作者氣息是否平和舒暢,狀态是否沉穩安靜,這就是氣之形。是以才有“氣”是書畫的生命,因為從一幅書畫作品筆墨的氣息中,可斷考出作者的壽命的資訊。如齊白石先生的作品,可以看出他書畫用筆很慢,積點成線,線條給人的感覺,力能扛鼎。從另個方面說明老先生神凝氣足,筆筆力透紙背,是高壽之相。再看滿幅畫給人以雅俗共賞的清氣,顯現了老先生是清高倔強的秉性。這就是字如其人,畫如其人的道理。北宋蘇東坡把神氣叫“蕭散簡遠”的意境,黃庭堅叫“韻緻”,而王羲之叫它“書意”,王獻之叫“妙有餘姿”。不管怎麼叫,也就是說形必須有内在的氣息。至此,古人最愛說的就是“筆斷意連,氣韻貫通”。它會在字劃和字與字之間形成一種時間性特征和整體感。這種連續性和整體感會使得作品的内在形成一種隐性的氣息,這就是維系一件作品整體關系的重要元素。

範雲峰辛醜臘月初三(小寒)北京早安!

一笑三語:精氣、清氣、神氣——形與氣相任則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