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48年濰縣戰役,許世友率26個團攻城未果,一名班長的建議扭轉戰局

引言

一談論起許世友将軍,大多數人都會想起他的酒量、豪邁和軍事才能。但是,英雄也會有缺點,總有自己不足的地方。許世友一生打了無數仗,攻克無數。他為新中國的建立作出了傑出的貢獻,但有一次,許世友率領部隊攻打一座縣城,花了16天竟然都沒有攻破。正焦急、沒有辦法的時候,一個小班長竟然給許世友出了一個好主意。結果,攻城便取得了迅速的成功,最終打赢了這場攻城戰。事後,許世友對此贊歎不已。

48年濰縣戰役,許世友率26個團攻城未果,一名班長的建議扭轉戰局

許世友将軍自幼家庭貧窮。據了解,他8歲的時,便開始對國術頗有興趣,立志要練就一身武藝。在請人教他拳擊和一些腿腳功夫以後,許世友來到了嵩山少林寺,在這裡,他開啟了新的人生,也在這裡,開啟了他的青少年時光。

後來,許世友不想作為僧人,便離開了少林寺。離開少林寺的原因,是因為他是一個非常孝順的人,他在少林寺時刻想着老家的母親,他希望能夠回家孝順母親。他雖離開了少林寺,但仍然是少林弟子。

此外,許世友更是一位有能力、有信念的革命戰士。他一生為國為民,立下了許多戰功。他喜歡金錢和奢侈享受的生活,他做人非常有骨氣,敢怒敢言,決不向強權低頭。他的精神讓太多人贊歎,也讓太多的人記住了這位英雄。但是,這樣的英雄往往也有為難的時候,這是怎麼回事呢?

48年濰縣戰役,許世友率26個團攻城未果,一名班長的建議扭轉戰局

圖|許世友

1948年,解放戰争進入中後期,國民黨軍處于劣勢,全國許多地區都得到了解放。當時,山東省除了濟南、青島、濰縣等一些城市,大部分地區都被人民解放軍占領。對此,我軍制定了攻克山東省剩餘城市的作戰計劃。

如果我軍解放濰縣,蔣介石集團在青島和濟南的聯系不僅被切斷,我軍還将連接配接交通、渤海、魯中三個戰略要地,是以,攻克濰縣從這一方面講具有重要意義。

時任山東兵團司令員的許世友,開始做出進攻濰縣的準備,他決心發起“濰縣戰役”,切斷濟南和青島的“後路”,為我軍争取時機。然而,一開始所有的事情都沒那麼順利,對濰縣的進攻并不像預想的那麼容易,雙方都陷入了焦灼、緊張的狀态。其實,這也與濰縣的地理位置有關。

48年濰縣戰役,許世友率26個團攻城未果,一名班長的建議扭轉戰局

圖|我軍戰士

所謂“濰縣”,即現在的山東省濰坊市,這裡自古以來就是經濟發展的中心地帶。濰縣不僅交通發達,地理位置也非常重要,交通網遍布四周,是重要的軍事要地。是以,濰縣從漢朝開始就建構了堅固的城牆。

從古代開始,濰縣城牆不斷地被強化,逐漸地形成了銅牆鐵壁,可以說,這座城池簡直就是易守難攻。據說,沒有軍隊能用武力強行打開濰縣的大門。

當國民黨軍占據這樣有利的位置時,自然是要充分發揮其作用。

彼時,濰縣的國民黨守軍總兵力4萬7000多人,并在在城外設定了3條防線,埋下了地雷,以及各種陷阱,他們在這裡構築了長達20英裡以上的防衛設施。

另外,濰縣城牆外側還有一條長和寬都達5米以上的護城河,旁邊還設定了許多掩護物。這些都形成了濰縣堅固穩定的防衛系統,令解放軍戰士們頭疼。

48年濰縣戰役,許世友率26個團攻城未果,一名班長的建議扭轉戰局

圖|濰縣戰役圖

1948年4月2日,濰縣戰役正式打響,許世友擔任了這次戰役的指揮官。

考慮到攻打這座城市的難度,解放軍共派出54個團和近12萬人的部隊參加了這次作戰。

許世友為了阻止國民黨增援濟南和青島,又計劃用22個團來攻擊國民黨增援部隊。

另外,許世友又留下6個團作為預備隊,剩下的26個團全部投入攻城戰鬥中。

可以這麼說,國民黨的防衛體系非常完善,我軍的攻擊體系也更是深謀遠慮。兩軍都做了充分的準備,戰鬥進行得異常激烈。可惜的是,我軍的攻擊進展得十分緩慢。

許世友指令部隊攻打城外的國民黨軍隊,同時,他也讓戰士們需要進一步注意觀察這些陷阱的分布。在有這些陷阱的情況下,解放軍的優勢并不大。

48年濰縣戰役,許世友率26個團攻城未果,一名班長的建議扭轉戰局

最終,雙方經過半個月的激戰,我軍終于完全殲滅了城外的敵人,但是,由于失去了許多兵力和物資,整體上并沒什麼勝利。随後,我軍計劃下一場進行攻城戰鬥,如果城牆不破的話,接下來很難繼續下去。

戰鬥持續了16天,26個團的大部分攻城部隊已經精疲力竭,炮彈等軍事物資也明顯地減少,無法繼續進行強攻。起初,攻城部隊采用了挖隧道突破城牆的作戰方式,但是,先頭部隊受到敵人的炮彈攻擊後而不得不作罷。後來,将戰士們将爆炸物綁在木棒上送往城牆,炸向城頭。

然而,濰縣的城牆高度接近13米,戰士們的木柱無法達到其高度,不得不放棄。

而且,在這個高度,爆炸時間肯定會變長,在空中爆炸的可能性很高,是以爆炸的效果并不好。經過多次的嘗試和失敗,戰士們更加疲憊。再這樣盲目地攻擊下去,結果隻是徒勞。

是以,許世友考慮到部隊的整體情況,索性下令中斷攻城戰役,讓隊伍休息,利用一段時間摸索攻城作戰的方法,最後,再發動攻城戰役。

48年濰縣戰役,許世友率26個團攻城未果,一名班長的建議扭轉戰局

圖|我軍正在作戰

在隊伍休整的時間段裡,許世友不僅向士兵們尋求攻城之法,還向周邊村民們也詢問着作戰方面,摸索着攻城方式。全軍和人民群衆此時團結一緻,共同探求着攻城之道。

當然,雖然提出了很多意見,可很多都是不現實的,要麼沒有考慮到城牆的特殊防禦系統,要麼效果顯著,實作的可能性很高。這些,都被許世友一一拒絕。

最後,26個團的一個小班長提出了他的一個巧妙的想法。

此人名叫叫宋文章,在攻城部隊中不太為人所知。除了少數部隊的士兵以外,幾乎沒有人知道他。

48年濰縣戰役,許世友率26個團攻城未果,一名班長的建議扭轉戰局

圖|我軍攻城

令人意外的是,這樣“微不足道”的一個小班長卻提出了一個攻城方式,大大地促進了濰縣戰役的程序。

宋文章建議,在捆着爆炸物的木棍上安裝滑輪,借助滑輪的速度将爆炸物迅速送到城頭,最終将其炸毀。

可以這麼說,

此舉不僅巧妙地解決了炸藥包提前爆炸的問題,而且,用滑輪這種方式也實作了低成本、高效率。

這種方法很快就得到許世友的贊賞,并立即下令攻城部隊采用這一方式。

随後,許世友指令部隊制造“滑輪炸藥”,在正式攻城作戰前部隊官兵進行了多次演練,都取得了成功,許世友對此給予了贊賞。

48年濰縣戰役,許世友率26個團攻城未果,一名班長的建議扭轉戰局

圖|濰縣

沒多久,許世友下令進行攻城作戰,在滑輪與木杆的雙重作用下,炸藥包很快就到達了城牆之上,給予敵人緻命一擊。

在這種情況下,國民黨軍還沒有做好準備,在沒有來得及應付的時候就發生爆發。在此後的攻城戰中,在木杆和滑輪的作用下,炸藥包一個一個地炸向了城牆,瞬時間,天地之間響起了“最美”的音樂。約1小時後,國民黨軍隊的城牆防禦系統基本被破壞,徹底喪失了抵抗我軍的能力。

國民黨軍隊的大規模火力被我軍戰士壓制住,失去反擊能力,隻能被動防禦。解放軍戰士在炮火的支援下,開始對城牆進行爆破,最後,大量的泥土把護城河填埋,整條河就變成了平地。在沙坑裡的敵軍軍隊,立馬失去了抵抗力,紛紛投降,放下了武器。

48年濰縣戰役,許世友率26個團攻城未果,一名班長的建議扭轉戰局

圖|濰縣戰役烈士墓

解放軍戰士趁勢攻打了城牆下的地堡、暗堡等,将敵人打得潰不成軍。國民黨守軍見到這種情況也不得不落荒而逃。我軍繼續發起進攻,不久就到了城門口。之後,解放軍開始進入城内,登上了城樓,向世人宣告這次戰役的完全勝利。解放軍戰士向世人證明,人民群衆是打不倒的,國民黨反動派必将為自己的行為付出代價!

宋文章在這次戰役中成為了一個英雄,他出的主意非常好,在戰場上靈活運用這個方法,既減少了我軍的損失,也讓敵人敗的一塌糊塗。

48年濰縣戰役,許世友率26個團攻城未果,一名班長的建議扭轉戰局

圖|許世友及其夫人

結語

當第一支紅旗插上濰縣城樓的時候,許世友喜極而泣,畢竟這場戰役的勝利來之不易,濰縣的解放,也表示着山東的完全解放即将到來。在這場戰役以後,為戰役做出巨大貢獻的第79團,被中央華東局授予榮譽稱号。

而宋文章本人,也受到了許世友的表揚和稱贊。時至今日,人們要感謝這些為新中國的建立而犧牲、奉獻的将士們,沒有他們的努力,就沒有今天美好幸福的生活!

我們要努力學習,不斷地積累經驗,以革命先烈為榜樣,将我們的偉大祖國建設得更加繁榮富強,隻有這樣,革命先烈的鮮血才沒有白流,他們的每一次進攻才具有意義!

繼續閱讀